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导着祖国统一的实践.这些重大决策是:武力解放台湾的决策;和平解放台湾的决策;与美国开展大使级谈判的决策;中国与外国建交中处理台湾问题的决策;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等等.这些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为改革开放后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1949年初,毛泽东对台湾问题就作了深入思考.确立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他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决心与信念的必然.此间毛泽东对和平统一,就有所考虑有所安排.朝鲜停战后,台湾问题再次凸现.在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紧密配合下,中国对沿海蒋占岛屿的有限军事行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的结果.1958年,金门炮战后,毛泽东进一步思考了台湾问题,对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重要原则."一纲四目"成为了"一国两制"理论逻辑发展的原始点.  相似文献   

3.
尹博 《党史纵览》2003,(12):36-39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曾被日本强行霸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台湾属于中国"在国际间再次得到重申.1943年美英中发表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表示了日本投降后,将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给中国.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也据此接收了台湾,并一直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相似文献   

4.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一般认为,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关注台湾问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际上,早在"文革"后期,邓小平就情注海峡两岸,心系祖国统一,为恢复因"文革"中断的对台工作特别是对外交往中台湾问题的处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初步形成了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主要成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根据党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的战略决策,对台湾和中美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他精辟的战略见解,高超的外文艺术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是我党外交工作的珍贵遗产.1 解放台湾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允许他国干涉.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的国内问题,只是由于美国的干涉和侵略,才成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国际争端,并严重影响着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开展,从而成了新中国长期面临的重要外交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就着手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回归祖  相似文献   

6.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从1949年提出到1971年最终解决,历时22年之久.尼克松政府和台湾为保住联大及安理会席位作最后的挣扎.美国推出了在确保台湾席位的同时,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即带有"两个中国"意味的"双重代表权方案",并就此展开了外交斡旋.事实证明,无论台湾怎样挣扎,终是难逃被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早在"文革"后期就情注海峡两岸,心系祖国统一,为恢复因"文革"中断的对台工作特别是对外交往中台湾问题的处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初步形成了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9.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一般认为,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关注台湾问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际上,早在"文革"后期,邓小平就情注海峡两岸,心系祖国统一,为恢复因"文革"而被迫中断的对台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初步形成了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10.
台湾曾被称为"米糖之乡",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的农业受到极大破坏,光复后直到1951年才恢复到战前水平.国民党入驻台湾后,为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在1949至1953年间,采取"三七五减租"(所有土地的地租强制规定为实际收成的37.5%)、"耕者有其田"以及"公地放领"(国民党当局从日本政府和日本公司手中接受了大量土地,后又以优惠的价格和一定的条件,出售给符合规定的农民)等措施,在农村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1.
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谈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就包括台湾在内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而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美方在先军事后政治的“两步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遭到中方否决后,又试图以“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相威胁,实现延长在台驻军、维持美台军事防御关系的目的.但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以高超的外交智慧,最终迫使美方进一步作出反对日本军事实力进驻台湾、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不仅对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95年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后,中国人民一直梦想两岸统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提出了统一台湾的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收入毛泽东重要文献821篇,其中91篇系首次公开发表。本刊今年第2期从中选载了毛泽东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组文献,受到读者欢迎。这一期再从这部文稿中选登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论述台湾问题的重要文献7篇(其中6篇为首次公开发表)。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不懈探索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美国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反对"两个中国"和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是一贯的。  相似文献   

14.
略论1949—1953年的台湾土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当局就开始制定土地法规,准备土地改革.从1927-1937年,先后出台的土地法令和各省地政府单行章则约有240余种.然而,国民政府始终未认真执行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主张.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土地问题已比先前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入台后为稳固政权,蒋介石集团被迫分三个阶段,在台湾重新进行土地改革.这次改革,对台湾的经济、社会诸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当今我们认识台湾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1988年2月25日,蒋经国去世后的一个多月,台湾<自立晚报>独家发表了一篇震惊岛内外的消息,披露20世纪50年代被蒋介石以"兵变"的"莫须有"罪名囚禁起来的台湾前"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将军还活着,就生活在台中市.30多年了,台湾民众似乎早已相信"孙立人已经仙逝"的传闻.当孙立人将军还健康地在台中市生活的消息披露后,立刻在台湾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坚持了我党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原则,同时又结合新的实际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体现了高度的原则性与灵活的务实性,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对实现中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报告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是指导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为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再三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岛内统独各派也纷纷打着民意牌。那么,台湾人民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意识是台湾社会意识的主流,这就是统一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今年2月对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1993年8月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系统论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之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阐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政策的又一份重要文告,也是中国人民决心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宣示。白皮书发表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全体中国人纷纷表示衷心拥护中国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两年徘徊期间邓小平有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实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而从新近披露的一些材料来看,此期间,再次复出政坛的邓小平对台湾问题是高度重视的.他不但直接参与主持了中美建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问题上台湾问题的处理,而且形成的一系列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主张,为此后他提出的"一国两制"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20.
<正>海峡两岸陷入分离状态后,国共两党共同抵制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维护了一个中国的框架,形成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默契。中国共产党更加注意非武力方式,积极推动两岸和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美台在台湾海峡首次举行联合军演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