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被俘虏那年,父亲44岁。他与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一起被关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开始.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处处与管教人员对立,还吟诵于谦的《石灰吟》“自勉”。不少战犯回忆说,黄维即便到了战犯管理所也一直挺着腰杆走路,不失“将军”的威风。当时监狱规定,每个战犯凄被指定的书后,要结合自己的罪行谈读书体会。父亲却不讲话也不表态。  相似文献   

2.
王永钦 《党史博览》2002,(11):37-42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为此,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来沟通两岸关系,以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为进一步缓和同台湾的关系,中共中央从1959年起开始特郝国民党战犯,到1975年,先后分7批,总计特赦国民党战犯554名,其中国民党高级将领200余名。中共中央的这一重大举措是史无前例的。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对缓  相似文献   

3.
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杜聿明集团30万大军彼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部歼灭,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活捉.第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邱清泉被击毙。但是,查遍所有的俘虏.却不见第十三兵团中将司令官李睁的身影,真所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相似文献   

4.
吴石,是台湾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6月10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宽大为怀,对国民党战犯“一个不杀”、关押改造。周恩来第一个提出了战犯特赦问题;毛泽东充分定并作了政策性说明;1959年10月,首批特赦战犯33人;至1975年4月,在押战犯先后分批全部释放。改造释放全部战犯,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统战乎?人道乎?留与世人评说。  相似文献   

6.
中共决定特赦全部前国民党战犯 中共中央决定最后一次特赦前国民党战犯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之前,周恩来同王洪文一起到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期间,毛主席提到要清理仍然在押的一批国民党战犯,包括解放后被我俘获的美蒋派遣特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34年11月24日,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过高级将领的吉鸿昌、任应岐二人,因所谓“扰乱治安”“加入共党”“危害民国”等罪名.经蒋介石批准.被国民党北平军分会判处死刑,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8.
《求贤》2013,(2):61-62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白崇禧能征善战、机敏过人,被称为蒋介石的谋士,有“小诸葛”之美誉。晚年白崇禧到达台湾后,于1966年暴亡,是死于急病,还是被人暗害?  相似文献   

9.
1975年,中国政府特赦第7批国内在押战犯,至此,国内在押战犯被全部释放。在这批特赦战犯中,有十人申请去台湾。当时中国政府本着来去自由的原则予以批准,并资助路费,给予方便。但始料未及的是,台湾国民党当局闻此消息却如临大敌,先是封锁消息,继而想方设法予以阻挠,最终以拖延之计对此事不了了之。大陆的宽容善意与台湾的绝情寡意形成鲜明对照,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这次“十人回台”虽然受阻,但仍不失为冲破尖冰、开创台海两岸直接公开交往的先声。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役接近尾声,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向被包围在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敌军阵地一片混乱。准备接杜聿明突围的敌军战车独立团一营的15辆坦克,在混乱中搜寻杜聿明未果后,就在副营长吴秀章的带领下,向西南驻马店方向突围。沿途被解放军击毁9辆,其余6辆仍继续逃跑。  相似文献   

11.
近日,偶读《杜聿明为何怀疑郭汝瑰》一文,再一次引起我对清贫与共产党员的思考。文中讲到,杜聿明怀疑郭汝瑰,起因于杜到郭家的一次探访。在郭家,杜聿明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中将厅长,客厅里的沙发竟然打着好几个补丁。杜聿明自揣:"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够‘清廉’  相似文献   

12.
正1948年11月30日,被围困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团除以一部分兵力对华东野战军发动佯攻以迷惑解放军外,其主力第二兵团、第十三兵团、第十六兵团和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党政机关以及被裹胁的群众约30万人,开始撤离徐州。12月1日,杜聿明率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撤离徐州,向涡阳、蒙城方向退却。在徐州周围监视杜聿明集团的华野部队立即实施追击。对此,蒋介石1949年元旦检讨战局时说:"我军撤出徐州后,前进途中,迭遭×军以人海战术猛袭,并依  相似文献   

13.
赵镝 《新长征》2011,(7):26-26
1947年春,随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的胜利结束,东北国民党军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调整部署,重点守备各战略要点和主要铁路干线,企图巩固已占地区,待关内援军到达后再相机发动局部进攻。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将罪恶累累的国民党战犯改造成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公民,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战犯改造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胜利,是广大管教干部辛勤工作的结果。对国民党战犯家庭问题的妥善处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造工作的成功,从而在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回顾这段历史,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组织实施和平统一祖国大业的“一国两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日,偶然读到《杜聿明为何怀疑郭汝瑰》这篇文章,文中记述之事,再一次引起我对清贫与共产党员的思考。文中讲到,杜聿明怀疑郭汝瑰,起因于杜到郭家的一次探访。在郭家,杜聿明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中将厅长,客厅里的沙发竟然打着好几个补丁。杜聿明想: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清廉"的了,郭汝瑰的家竟然比我家还寒酸,他不是共产党谁是?为什么杜聿明仅凭郭汝瑰客  相似文献   

16.
成一 《党员文摘》2008,(5):10-11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6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5篇,分别为《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和《南京政府向何处?》。另外一篇未被收录的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长眠着我军一位年仅37岁的高级将领。他曾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和薄一波并肩战斗,铮铮铁骨让敌人胆寒;他曾在“晋西事变”中与阎锡山斗智斗勇,屡挫其奸谋;他曾在陈谢兵团挺进豫西中,与陈赓一道运筹帷幄,笑歼国民党武庭麟的十五军……他,就是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娃娃将军”。  相似文献   

18.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曾五度统兵,但都避免了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成为从未参与过反共战争的国民党上将。然而其中第四次统兵却令他后悔不已。那就是1933年镇压十九路军反蒋的“征闽”之战。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0-20
1949年解放时,据估计,福建境内约有土匪5万余人。随着福建各地的陆续解放,又有大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和地方反革命分子上山加入土匪的队伍。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把福建境内的土匪统一组织,番号为“福建游击军区”。由驻金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琏兼任司令,黄炳炎为副司令;沿海“海上保安”系统改为“海上突击军”.  相似文献   

20.
陈赓在黄埔军校中属“老资格”了,他的名字为国民党军队中的黄埔系将领所熟悉,他那传奇式的战斗经历也曾在黄埔军校军人中广为流传。解放后,陈赓定居北京,虽然工作异常繁忙,且身患重病,但他念念不忘旧日的同窗旧友,经常与他们谈心叙旧。 1959年10月,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邱行湘等10名蒋介石集团战犯获特赦,他们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