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马鹿发生狂犬病较罕见。1984年绥棱农场马鹿群爆发此病。我们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1个月内使马鹿狂犬病的流行得到控制。 (一)发病情况 绥棱农场养鹿场饲养马鹿600多只。于1984年5月26日至7月4日,在承包一组同一栋的2个不同圈舍先后有5只马鹿发生以神经兴奋性增高,意识障碍及发生麻痹,并以死亡为转归的急性经过的疫病。首先在马鹿承包组的3号公鹿圈的1头成年公鹿发病,继而8号产仔母鹿圈的3只成年母鹿和1只当年公鹿,亦随之发病,经急救无效2~3天后均死亡。  相似文献   

2.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称蜱性螺旋体病、蜱性红斑、移行性红斑和环形红斑。1974年夏天,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莱姆镇(Lyme)的一群儿童患有一种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在对12000人的检查中发现39例儿童和12例成人患有此病。自此,以发病地镇名命名为莱姆病,由当时耶鲁大学医学院的A.C.Steere作了首次描述。1982年Brugdofer博士从达敏硬碑(Ix-odes dammini)中分离到一种疏螺旋体并进一步证实其为莱姆病的病原体。1984年将此病原体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相似文献   

3.
1985年,东盟各国一起陷入经济衰退之中。1985年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分别为:新加坡-1.8%(1984年为8.2%)、马来西亚2.8%(1984年为7.6%)、印度尼西亚2.9%(1984年为5.8%)、泰国4.0%(1984年为6.2%);菲律宾由于有债务危机,经济持续衰退,1985年它的经济增长率为-3.7%(1984年为—4.5%,是自东盟成立(约20年前)以来经济情况最坏的一年(参看亚洲开发银行1985年年度报告书)。  相似文献   

4.
文莱于1984年1月1日获得完全独立,1984年1月7日参加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了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作者于1984年文莱独立的前后,曾先后撰写了一些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与论述了:(1)文莱的高度依赖石油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特点、(2)文莱第三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1975—79年)与第四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1980—84年)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与计划的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LT)在鸡群中爆发往往造成很大损失,由于在雏鸡群中、症状并不典型,易与呼吸型的新城疫和支气管炎相混淆。1990年6月,我县南岭养鸡场爆发此病,造成5%的死亡。我们采取综合性诊断,最后确诊了此病。(一)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该鸡场1990年6月从外地先后引进1.5月龄肉鸡4000只,随着引进,鸡群陆续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6.
猪的蓝耳病(Blue EarDisease)是由一种病毒(L-elystad Virus)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1987年美国农业部首次报道了此病,并定名为“猪生殖道及呼吸道症(SRRS)。此病传入欧洲后,又称为“蓝色流产病(BAD)”或“神秘生殖道症候群”(MRS)或“母猪神秘疾病(MSD)”等病名。此病最早由北美洲流行,后来传入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目前正在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流行,造成母猪流产和死亡增加7%~10%,断奶前后的仔猪死亡率高达60%~80%的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1985年8~9月,我们采取全身蠕虫学剖检法对果洛地区个别牧场的高原兔(Lepusoiostlus)10只,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bobak)4只,斑翅山鹑(Perdix dauricaprzewalskii)4只,土种和来亨鸡14只,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rum)3只,黄羊(Procapra gutturose)2只、野猪(Sus scrofa)1头,沙狐(Vulpes corsac)1只,达呼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3只,狗1条,大鵟(Buteo hemilasius)1只,马1匹(1984)等体内寄生虫进行了调查,所收集虫体经鉴定有如下虫种。  相似文献   

8.
对本县6个点(5个乡1个交易市场)进行了调查,本病的感染率为36.95%,致病率为40.2%,致死率为53.3%。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季和秋季,发病率与气候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某猪场有种猪5群,其中种母猪4群60头,种公猪1群13头,每年春秋两季产仔,1984年8月,留作育肥猪的200头(甲群100头,乙群100头)中,发生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痢疾。 (一)流行病学 该场于1984年8月26日位于双列式猪舍的甲群育肥猪(体重大约75公斤)连续发病4头;于同年9月9日该群猪全部迁入清洁的单列式猪舍,7天内又发病5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病、传染性腔上囊炎、甘博罗病,由病毒所引起,主要侵害幼雏和中雏。目前,此病已广泛传播于世界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日本从1965年开始发生,现已蔓延到全国。我国亦有不少地区发现此病。近两年来,已引起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和养禽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秋季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靠近Angara的肉鸡生产区首次发生了一起肉用仔鸡大量死亡的烈性传染病。病症特征为心包积液,肺水肿和高度死亡率(高达75%)。1988年1~7月在费萨拉巴德亦有20群肉用鸡发生此病。随后逐渐蔓延至巴基斯坦全国。该病以其首次发病的地名命名为安哥拉病(Angara disea-se),亦有按其病症特征称为积水性心包炎综合症(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或心包积液综合症。  相似文献   

12.
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是危害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McIntosh(1939),孔繁瑶、殷佩云(1958),赖从龙等(1983),邬捷等(1984)对熊猫蛔虫卵均有描述,但对虫卵各阶段的发育尚缺少研究报道。1983~1984年,我们在熊猫蛔虫研究中,对熊猫蛔虫  相似文献   

13.
绵羊水肿病是一种以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初步鉴定其血清型为O_(157)、O_(120)、O_(36)、O_8等4种。本病发生于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成年绵羊,山羊未见患此病。绵羊长期在盐碱地草场放牧、喝盐碱水、污水、圈舍潮湿通风不良、饲草突然改变等应激因素是促进本病发生的诱因。病程一般1~4天,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达95%以上。笔者为了摸清此病在病理形态学上的规律,进行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研究,为丰富本病内容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
经济指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土地面积(平方公里)190.注万33.4万618 51.4万2饥。万人口(1983年数字,万人)经济增长率(%)15,8081,4532504,9466,1062︸US :,’8叮..合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55年 1匀56年(暂定数字)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进口贸易额(亿美元) 195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3。82.6O甘价口3︸U尸5.一4.内西29 ZhU .百…6通﹃,O必︷左一9,.20甘几0 OkJ 28月才O口八︺OU6咋‘QU,上,里一 1l氏︺,.no司1八0 Qd内O八O6. 8.7.7.5.5.7.2. ,0 SCOtaOJ﹄匕OkJ…  相似文献   

15.
(一)疫情 至1984年11月止,发生口蹄疫的国家有: 1.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委内瑞拉。 2.亚洲、太平洋地区:沙特阿拉伯、香港、印度、以色列、老挝、黎巴嫩、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也门。 3.非洲:埃塞俄比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 4.欧洲:联邦德国、希腊、荷兰、土耳其。 (二)部分国家控制情况 1.联邦德国已解除对口蹄疫疫区的封锁:1984年10月1日给国际兽医局再次报告发生口蹄疫后,再无新发病例。最后的一次发病地点是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病毒为O_1型。目前已解除了对该病的封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蓝冠病 (Bluecomb)又称冠状病毒性肠炎(Coronaviralenteritis)、泥淖热 (Mudfever)、传播性肠炎 (Transmissibleenteritis)或传染性肠炎(Infectiousenteritis) ,是一种对各种年龄火鸡均可感染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断鸣叫、体重减轻、精神沉郁和腹泻。1 发病历史195 1年美国的Peterson等[1] 首次报道了火鸡的一种新病 ,并称之为“泥淖热” ,此病和 7年前发生于华盛顿州的一种雏火鸡病具有共同的特征 ,后因其具有特征性的蓝冠变化 ,改称蓝冠病。 195 1年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雏火鸡暴发了蓝冠病 ,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念珠菌病(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亦称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和碘霉菌病等,常发于鸡、鹅、火鸡和人,但不见于鸭。1984年6月丽水地区雏鸭发病,经笔者诊断为念珠菌病。 (一)发病情况 养鸭专业户张某于1984年5月初购入3000羽雏鸭,圈养在旧榨油坊内,场地阴暗潮湿,一周龄时就见鸭群中有个别雏鸭出现气喘症状,20余天龄时,病情加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于人类青少年,畜禽是否也患有此病,经查阅近年来的资料仅见有禽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记载,未见有大家畜和猪患此病的报告。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1982年2月,我们对一窝患病仔猪进行了调查,初步认为是仔猪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仔猪系哈白与长白的杂种。母猪四岁龄,体重200公斤,营养中下等,既往健康。于1982年2月20日足  相似文献   

19.
新生羔羊大肠杆菌病为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简称EEC)引起的1~7日龄羔羊的传染病。此病在世界很多国家中流行,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引起各国兽医界的重视。EEC具  相似文献   

20.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地位 1984年1月9日,苏哈托总统向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了第四个五年计划草案(1984/85年度—1988/89年度)和第一年度(1984/85年度)的财政预算草案。他在当时的演说中说明了新五年计划的地位,他指出,新的五年计划“将为下一阶段的国家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