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室盗窃案与农村群众的安全感指数息息相关。尽管入室盗窃案的社会影响远远比不上重特大刑事案件,但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可低估。目前,农村地区整体治安状况不容乐观,民警现场保护意识差,勘查质量不高,痕迹物证利用率较低。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入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机制,侦查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增强证据意识,强化现场勘查质量,狠抓侦技结合,重视外围现场,从多渠道提升案件现场勘查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入室盗窃案出现了以下特点。一、作案的方式和手段有所改变。以往的入室盗窃案往往采用工具破坏方法,弄破门锁进入屋内。现在高层住宅楼的设计和结构都有所改变,多数家门外都安装了防盗门,并配有多个暗锁。人们常以为  相似文献   

3.
犯罪证据在刑事审判的舞台上越来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前扰乱社会治安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入室盗窃案的发案率居高不下。在入室盗窃案件的侦破中,可靠的现场指印成了提供侦查方向和审判时定罪最有力的武器,同时它也是破获入室盗窃案的一张王牌,因此它被誉为证据之首。寻找该类案件现场的指印,通常应一是从来往的路径去找。二是在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去找。三是在现场遗留物上寻找。四是从照明设备(如开关、灯泡、灯架)上去寻找。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起入室盗窃案,对在暗锁旁的钻孔分析,推断出一种特殊的开暗锁工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分处辖区居民区入室盗窃犯罪活动日益突出,并且呈大幅上升态势。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入室盗窃案件发案83起,1997年上升到101起,1998年增加到133起,每年以20%—30%的比例递增。进入1999年以来,居民区入室盗窃案件有增无减,仅1~4月份就发案70余起,特别是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半个多月时间内,发案就高达38起,有时一天发案多达12起。由于居民区入室盗窃犯罪对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直接威胁,广大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热点问题。近年来,分处始终把打击居民区入室盗窃犯罪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严打斗争、集中统一行动和治安专项治理活动,共抓获42名居民区入  相似文献   

6.
一、刑事犯罪的特点(一)从案件结构类型分析,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型案件比较突出。1995年以来以上三类案件均占全部案件的80%以上。盗窃案件主要集中在城区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乡镇。入室盗窃所占比例最大,约占盗窃案件总数的50%,高发部位是城区、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犯罪嫌疑人通过厨房窗户入室盗窃的案件逐渐突出,有效发现、提取遗留在厨房内的油脂指纹在刑事现场勘查工作中越发重要。显现、提取遗留在客体上的油脂类指纹可采用荧光、激光显现法、磁性粉末显现法和直接粘取法。  相似文献   

8.
本来是一起毫无争议的入室盗窃案,却因一人加入而新生变故。王某和蒋某共同入室盗窃一保险柜,因暂时未打开保险柜,遂邀请刘某一同撬开保险柜,得手后三人共同分赃并销毁保险柜及各种证件。那么,对于新加入的刘某来说,是构成盗窃罪还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亦或是帮助毁灭证据罪?针对该疑问,本文结合刘某的具体犯罪行为以及相关刑法理论,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林玥姜华)4月17日,澄迈县检察院派驻老城检察室协助该院侦查监督科成功督促一起故意伤害案的犯罪嫌疑人姜某到澄迈县老城派出所投案自首。这是今年以来老城检察室成功督促其投案自首中的第三个犯罪嫌疑人。"90后"在逃犯投案自首2011年1月20日晚,犯罪嫌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1988年《犯罪白皮》有关资料呈示,1987年被查获的女性盗窃犯共计64,908人,其中,入室盗窃占3.2%,非入室盗窃占96.8%。在非入室盗窃罪的62,821人中,扒窃占79.3%,偷自行车占10%,偷摩托车占2.8%,盗窃店铺占2%。由此可见,日本的女性犯罪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
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是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53条规定的案管部门受理案件应当审查的内容之一。对于审查起诉阶段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再次归案后如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及到对该犯罪嫌疑人适用何种强制措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是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53条规定的案管部门受理案件应当审查的内容之一。对于审查起诉阶段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再次归案后如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及到对该犯罪嫌疑人适用何种强制措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于今年5月初成功打掉了一特大系列翻窗入室盗窃犯罪团伙。从这一犯罪团伙来看,当前入室盗窃犯罪出现了一些新规律、新特点: 一、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特点 其一,作案时间的集中性。周某某犯罪团伙选择的作案时间非常集中,主要在午夜12点之后、凌晨4点之前人们熟睡的时候,白天从不作案。 其二,作案手法的单一性。作案时只携带刀片或剪刀之类的作案工具,从不撬门入室作案,而是顺着水暖管道或天然气管道爬上去后,用刀片划破纱窗或直接拉开窗户,进入房间。 其三,作案的连续性。一旦瞄准某家属院,则在同一天连续盗窃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入室盗窃犯罪一直呈现高发低破的状态,严重危害了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把握入室盗窃犯罪的新规律、新特点,不断推进打击入室盗窃犯罪新机制建设,拓宽预防和控制入室盗窃犯罪的社会途径,着力构建起打击、预防和控制入室盗窃犯罪的三位一体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DNA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疑人体脱落细胞的检测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案件的侦破中。这对于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大量的入室盗窃案件,,给传统的利用掌、指纹破案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正确利用DNA检验技术对盗窃案件现场的各种微量人体生物物证进行检验比对,能为该类案件的侦破提供新的强力支持,为成功侦破案件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场分析是现场勘验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全部现场勘查过程的一个总结。现场分析中对作案人特点、特征的分析又是全部分析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案件现场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看似具有或然性的"异象"需从另一角度来观察并分析此情形出现的原因。由于聋哑人盗窃在全部的入室盗窃案中数量较少,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从而影响破案进度。据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聋哑人约二千零二十五万人,近年来聋哑人犯罪屡有增加且发案绝对数呈跳跃上升之势。作案形式也趋向多样,本文试从聋哑人入室盗窃现场的表现分析其特点及成因。  相似文献   

17.
绑架案件是一种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呈现出案前多有预谋、案中留有相关线索和证据、时空跨度大、结伙作案多、犯罪嫌疑人讯问中畏罪心理比较突出等特点。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要遵循熟悉研究案情、采取恰当的突破方式、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挖犯罪的基本思路。同时,还应从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两个方面宏观把握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朝着更加文明方向发展的同时,犯罪现象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影响党和政府声誉的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在全部犯罪活动中,又以盗窃犯罪活动最为突出。1993年我区全年共接报刑事案件913起,立案805起。其中接报入室盗窃案件339起,立案281起,分别占全年接报、立案总数的37.1%和34.9%。在立案的281起入室盗窃案件中,一般案件173起,占全年入室盗窃立案的61.5%;重大案件104起,占全年入室盗窃立案的37%;特大案件4起,占全年入室  相似文献   

19.
在入室盗窃案件现场中,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已经变得常态化。技术人员在勘查现场中通常会发现手套印,如何对手套印加以利用,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提供帮助,成为现阶段现场勘查的目标。现阶段的现场勘查,不仅要对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传统痕迹物证进行发现与提取,还要对生物物证,特别是微量的生物物证进行发现和提取,用新手段、新思路应对刑事现场勘查,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公共安全"例外,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84年纽约州诉夸尔斯一案的判决中认可的.根据该判例,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提问如果是基于对公共安全的关心而合理作出的,那么即使警察在拘押讯问前没有向其发出"米兰达警告",由此所获得的犯罪嫌疑人的归罪陈述也可以被采纳为证据,并且,该例外的适用不依赖于个别警察的主观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