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本文就如何认识和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东西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水平滞后于发达地区。其二,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其三,欠发达地区的观念更新迟缓,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烈。最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区域经济产业化的战略与对策刘茂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已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差异性非常明显,特别是湖南作为内陆不发达地区,目前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已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湖南的区位特点,全面推进湖南区域经济产业化,便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加快,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明显地越拉越大的趋势。这种差距的拉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不利于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快不发达地这的发展。而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关键是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缩小东西差距重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毛惠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  相似文献   

5.
张亨明  朱剑峰 《求索》2011,(7):86-88
如何探索符合中部地区特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本文从东部发达地区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向分析及提高城镇化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广东山区经济发展与珠三角发达地区比较存在着明显差距。当前,在区域协调备件下,必须创新思路,采取树立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整合整体区域优势、构建山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改善和优化山区发展环境、形成区域经济合作互动发展新机制等举措,加快推进广东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形成功能布局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区域发展思路,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和工作载体加以推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资料表明,在沿海发达省份中,浙江是区域发展差距相对较小、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之一。2005年,人均G D P最低的丽水市与最高的杭州市差距倍数为3.7倍,低于沿海其他发达省份的地…  相似文献   

8.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是工业的差异。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引领了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步伐,拉大了与欠发达地区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全篇统领:机遇与挑战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谓机遇,就是中央重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必将对欠发达地区带来一次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所谓挑战,就是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比起发达地区来说难度更大,主要是发展不充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生产要素集聚与资源配置难度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差距努力缩小差距王有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现阶段,客观存在着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着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这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各族人...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析李玉清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滞后于发达地区,而且这种差距近来年还在拉大。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发展上的差距,深刻分析其原因,并寻找缩小差距的途径,以尽快...  相似文献   

12.
邹璇  ;安虎森 《求索》2008,(5):1-4
区际资本流动是一把“双刃剑”,经常形成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在良性循环下,能促进区际经济良性互动发展,促使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加快缩小区际发展不平衡差距;然而,在恶性循环下,会使得本来资本就严重缺乏的欠发达地区资本大量流失,从而引起欠发达地区在资本流动的开放情况下比封闭情况下资本更为紧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发达地区倒吸了欠发达地区的资本,产生大量游离于生产领域的富余资本,从而加剧区际发展不平衡。本文意在分析地区资本流动风险,找出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把区际资本引向良性循环轨道,达到缩小区际差距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的一条社会主义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共同富裕为目的,通过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帮助支援,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缩短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个战略构想,高瞻远瞩,气魄宏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中哈边界漫长,毗邻地区加强合作和交往的意愿很强烈,应当共同发展繁荣。"在乌兹别克斯坦,他提出:"农业发达地区可和中国产粮大省合作,要多建立友好省州(市),多互相走动,寻找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5.
地区差距扩大原因分析及缩小途径杨兆文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上指出:"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根据这一精神,全面地分析地区差距的原因,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其土壤、雨水等自然...  相似文献   

16.
论新世纪湖南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5,18(5):50-52
工业化是进步的象征、发展的杠杆,湖南如何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超越式发展。其主要途径就是推进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战略。具体来说,一要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二要引导集聚经济发展,发挥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刘善林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繁荣,缩小同发达地区经济上的差距是党和国家一贯的主张,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它同国家实施的科技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全篇统领:机遇与挑战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谓机遇,就是中央重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必将对欠发达地区带来一次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所谓挑战,就是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比起发达地区来说难度更大,主要是发展不充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生产要素集聚与资源配置难度大,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不合理等.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出发.  相似文献   

19.
正视差距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格桑顿珠编者按:.能不能根据云南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找出自己的差距,同时也看清自己的特点,恐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键。本栏目介绍的几篇笔谈,作者分别为我省贫困地区或较发达地区的领导同志,他们对于自己的差距与特...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都来不得丝毫懈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