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念是行为主体(特别是青少年越轨者或犯罪人)在一段稳定的时期内对犯罪偏好明显与确定的拒绝。现阶段犯罪预防措施主要通过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来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增长趋势,绩效前景颇为黯淡。从聚焦于犯罪原因分析到致力于犯罪断念研究的战略性转向,将成为当代社会犯罪预防的重要突破。作为人生状态与行为过程的犯罪断念,在静态结构与动态运行的结合中发挥着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犯罪断念是抛却未成年阶段暂时性偏离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模式变化。成功塑造犯罪断念的首要依据是处于转型时期的越轨青少年的内部条件改适,外部因素激励犯罪断念的渐次展开。规律的作息、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正常的就业,能够减少与沾染不良习气同龄人的非正当接触。政策控制是塑成犯罪断念的第三层次的影响因素。聚焦于心理帮助、道德规范指引、技术培养、能力训练等项目的政策控制相对更能引导青少年与反社会行为决裂。  相似文献   

3.
犯罪断念是抛却未成年阶段暂时性偏离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模式变化。成功塑造犯罪断念的首要根据是处于转型时期的越轨青少年的内部条件的变化,外部因素激励犯罪断念的渐次展开;规律的作息、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正常的就业能够减少与沾染不良习气同龄人的非正当接触;政策控制是塑成犯罪断念的第三层次的影响因素;聚焦于心理帮助、道德规范指引、技术培养、能力训练等项目的政策控制,更能引导青少年与反社会行为决裂。  相似文献   

4.
犯罪断念是抛却未成年阶段暂时性偏离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模式变化。成功塑造犯罪断念的首要根据是处于转型时期的越轨青少年的内部条件改适。外部因素激励犯罪断念的渐次展开。规律的作息、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正常的就业能够减少与沾染不良习气同龄人的非正当接触。政策控制是塑成犯罪断念的第三层次的影响因素。聚焦于心理帮助、道德规范指引、技术培养、能力训练等项目的政策控制相对更能引导青少年与反社会行为决裂。  相似文献   

5.
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改进家庭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帮扶弱势群体、加强对小群体的指导和干预及控制负面信息无疑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改进家庭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帮扶弱势群体、加强对小群体的指导和干预及控制负面信息无疑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日渐凸显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中,因心理因素、法制意识淡薄导致犯罪的占有相当比例,若不对已走在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开展心理援助等有效的挽救措施,就不能降低失足青少年的重新犯罪率,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应当围绕青少年犯罪预防心理援助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合理性与制度框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尝试,以便更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比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采取综合治理原则,取得一定效果。但同时存在种种不足,体现在法律体系、法制教育、预防体系的工作机制以及忽略被害人对犯罪预防的作用的研究等方面。据此,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应在预防体系、预防措施、预防的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的矫正机构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作为共存于家庭和社会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多维的视角,揭示了家庭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在干预家庭暴力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采取综合治理原则,取得一定效果。但同时存在种种不足,体现在法律体系、法制教育、预防体系的工作机制以及忽略被害人对犯罪预防的作用的研究等方面。据此,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应在预防体系、预防措施、预防的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的矫正机构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