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凡  吕景美 《学理论》2012,(21):95-97
2011年药家鑫故意杀人案曾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舆论对司法的影响、舆论与司法的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将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从舆论和司法的特征和性质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舆论监督法制化和司法活动公开化两种措施来实现舆论与司法的统一,进而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为民粹主义提供了强大基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对于网络舆论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舆论引导中,特别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依法进行科学、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8)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阶层分化的敏感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贫富差距日渐扩大,广大民众对于现状的不满情绪日益升级,其诉求得不到呼应,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司法审判的民粹化倾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民意与司法之间的较量所产生的司法民粹化现象,找出其成因,并为其治理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也为我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的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份支持。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搭建了公众与国家互动的平台,成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新型批判力量,但是并不能就此说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相互对立,它们都是朝着政治民主化的总目标前进的。网络舆论管理要遵循"重视潜舆论——导引显舆论——善后尾舆论"的原则,掌握舆论管理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网络舆论跟踪监管回应机制;提防舆论监督外衣下的"多数暴政"。  相似文献   

5.
张欣 《学理论》2011,(2):329-330
禅宗是我国最有教学艺术的佛教宗派,它留下的禅学公案主要采用问答体的方式。公案的这种问答教学对我们现代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有很多启示意义,比如在提问的时机性、问题设置的障碍性、对回答评价的非功利性和启发性等。  相似文献   

6.
李磊 《理论探索》2011,(5):130-133
传媒对司法具有积极作用:正确的传媒报道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有助于遏制司法权力的滥用,有助于弘扬法治精神。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偏差表现为:传媒的不当报道和评论影响司法独立,传媒对司法裁判的不当抨击影响司法权威,司法和传媒所采取的不当措施能引发和加剧双方的冲突。传媒与司法存在消极关系的原因是:传媒和司法的追求不同,传媒和司法的要求不同,传媒渗透力和司法反应能力的不匹配。重构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需要做到:传媒报道要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传媒报道要坚持真实、客观、善意原则,司法应当尊重、宽容传媒。  相似文献   

7.
李晨昱 《学理论》2012,(14):159-160
网络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第四媒体,已悄然成为市民社会的自然延伸,其出现不仅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且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参与政治、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活动空间。作为一种强大的公共舆论力量,当具有公共性、非常规性、冲突性法律事件发生之时,网民们以其特有的方式实践着群体性的观点和思想,对案件审理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共舆论引导工作对铁路公安是一个新的课题。当前公安宣传工作中存在着轻视媒体、放任媒体、畏惧媒体等现状。在认识、处置、宣传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要加强舆论引导,首先要重视舆论引导,掌握媒体话语权;其次要善待媒体记者,增强舆论引导力;再次要整合多方资源,增强舆论控制力;最后要注重"问题管理",减少负面炒作源。  相似文献   

9.
张燕  罗云 《理论导刊》2006,(6):62-63
现代司法理念是现代社会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内容不仅应当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法治的特点,而且还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司法为民。以司法为民理念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对传统进行批判的继承、对中外法律文化进行选择与嫁接,才能走出司法改革的误区与困境,构建符合本土特点的能真正担负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维护公平与正义的独立的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薛茗文 《学理论》2013,(21):26-27
马戎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不恰当的民族教育所形成的民族意识,即强调56个民族,而非统一的"中华民族"。他提出将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即"文化化",强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而非各个民族政治认同。通过阅读马戎教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谈一下我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众舆论是公众对于政府行为和公共事务所表达的意见或主张的集合。政府公众舆论引导是增强公众舆论正向功能,抑制其消极化、极端化的必要手段。政府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而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律是政府科学、有效、合理地开展公众舆论引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能动司法本质上是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立法权的侵蚀。宪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位阶最高的法,体现了法律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应作为能动司法的边界。依据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释宪法,司法机关没有宪法解释权。但通过人大常委会督宪权与司法机关司宪权之不同层级的分工,司法机关应享有默示的授权以对普通法律做合宪性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即在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之间构筑了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三段论适用于司法判决的难处在于,"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与三段论大小前提的属性不同,"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之间不具备三段论大小前提之间的确定关系。三段论的大小前提是超语境的,具有普遍必然性;而"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是语境化的,具有或然性,大前提是针对特定语境的,小前提存在于特定语境中,特定语境勾连了"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司法三段论"的中心并非在三段论的推理形式上,而是在大小前提共同语境的判断上。  相似文献   

14.
典型的民粹主义产生于俄国,其实质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许多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如列宁等都是从对民粹主义的斗争中转变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与新左派与俄国民粹主义有共同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有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公民道德与网络舆论二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公民道德中的价值方向性与道德公民性保证了网络舆论宣传方向的正确性与舆论主体的道德素质;网络舆论的大众性、普遍性、及时性为公民道德创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确保公民道德在网络舆论中的核心地位,是网络舆论建设的重要前提。而公民道德建设只有充分尊重舆论在网络中宣传的规律,才能确保网络舆论影响力的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6.
狄瑛 《学理论》2012,(19):125-126
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在法律人的法律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无论是适用法律种类的选择还是量刑的轻重,往往都和司法者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司法克制又像法制潜规则一样约束着司法能动性的过度发挥,司法能动性也辨析着克制的弊端,共同在司法活动中发挥作用。但是,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毕竟还未发展到轻车熟路的程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律人需要适度把持二者,提高法律的实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健康运行依赖于体系中各种要素的相互调适与共生,冲突中包含着统一,变化中体现着秩序,差异中实现多样性,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它要求全社会公共舆论的争鸣与对话,而不是一种声音。公共舆论的适度自由、相对独立等精神品格,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公共舆论引导、监督、批判、警示等功能的发挥,对现阶段良好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阁 《理论探索》2011,(2):126-130
影响性诉讼是呈现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集中场景。传媒与司法在影响性诉讼中的协作关系表现为:传媒助推司法对影响性诉讼的解决,司法规范并便利传媒对影响性诉讼的报道。传媒与司法在影响性诉讼中的冲突关系表现为:传媒越位干预司法导致对影响性诉讼的审判背离法律,司法对传媒的不当限制导致媒体监督权和公众知情权无法正常行使。在影响性诉讼中构建传媒与司法的合理关系,应注意在司法中遵从信息披露限制,增强传媒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使命,完善传媒行使正当权利受阻时的应急救济机制,遵循合法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濮端华 《党政论坛》2011,(14):25-25
最近几个月,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相继宣布减少或暂停中文广播,对华广播的削减是否意味着西方媒体对华宣传攻势的削弱?针对诸多西方广播巨头削减中文广播的计划,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的一位学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媒体过度强调政治功能,忽略了国外听众对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国家机关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不能允许私权利的介入等是现代法治下的权力运行规律,而我国铁路司法机关行使的司法权力来源于铁路运输企业,其合法性值得商榷。我国铁路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国家权力分配原则存在冲突,铁路公安司法体制与现代法治理念也存在矛盾。应该改革现行的铁路司法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