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5月1日英国大选揭晓,工党在英下议院的659议席中赢得419席,以压倒多数击败连续执政18年的保守党,取得自1931年以来最大胜利。5月2日,年仅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正式就任英国新首相,同时,22名新内阁成员也宣布到位,工党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英国新首相托尼·布莱尔王利平5月1日,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第二天正式出任首相,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年少立志从政布莱尔于1953年5月6日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中产阶...  相似文献   

3.
1975年2月,英国保守党史无前例地推出一名妇女担任党的领袖,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1974年4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撒切尔夫人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再奏凯歌,撒切尔夫人得以蝉联首相执政迄今,成为自邱吉尔以来执政最久、权力最大的人物。她还宣称准备继续竞选第三任首相。这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为什么能够连续执政?其内外政策主张又是如何?本文拟结合其党派背景及国内外形势予以简介与剖析。  相似文献   

4.
英国保守党大选获胜的原因:1.社会基础更加广阔和稳定;2.经济政策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减税计划争取了选票;3.梅杰个人的魅力;4.保守党内部团结一致;5.国际大气候有利. 梅杰政府的今后政策趋向:经济上,当务之急是使英国尽快走出衰退,实现90年代经济繁荣;政治上将维护国家政局稳定和联合王国的统一;外交上,力争在国际上保持英国的大国地位和发挥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5.
柬埔寨第二次大选在国际社会热切期待和关注的气氛中于1998年7月26日举行。据柬埔寨全国选举委员会在这一年8月5日公布的结果,谢辛、洪森领导的人民党获得了203万张选票,占全国选票总数490多万张的41.2%,成为这次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其对手拉那烈王子领导的奉辛比克党(亦称:民族统一阵线,简称“民阵”)获得155万张选票,占全国总票数的31.5%,屈居第二;桑兰西党得票69万张,得票率为14.2%,排列第三。根据各参选政党得票情况和议席分配方案,新一届国民议会的122个议席将由上述三个政党分…  相似文献   

6.
4月9日英国大选揭晓,保守党在下院以336席多数获胜组阁,梅杰再次出任首相,创造了自1822年以来英国一党“四连冠”组阁的纪录。这次大选是在英国经济出现自3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衰退、对保守党相当不利的情况下举行的,但由于保守党对外调整政策,对内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提出减税政策和福利政策,得到金融企业界的支持,终于击败与其竞争激烈、一度旗鼓相当的工党,获得大选的胜利。一梅杰1990年11月执政以来,在国内积极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和促进工商企业发展的政策。 (一)增加公共开支,重视福利事业。为改变保守党前任政府不关心人民福利的形象,梅杰上台后大力强调保守党旨在建立“无阶级的”、“富于同情心的”社会,使人人“有选择的能力,有拥有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22日,默克尔率领的联盟党在德国第十八届联邦议会大选中大获全胜,赢得了41.8%的选票,斩获311个议席,距离议会绝对多数仅仅数席之遥,取得了联盟党在德国统一后选举中的最大一次胜利,默克尔第三度受命组阁。默克尔的胜利此次大选结果改变了德国联邦议会长期保持的“五党制”格局,由于自民党的出局,议会仅剩四个政党,联盟党一家独大。  相似文献   

8.
1997年3月17日,英国首相梅杰宣布大选将于5月1日举行,并从宣布之日起的3周后解散议会。目前,英执政的保守党和在野的工党两大政党已进入了大选前最后冲刺阶段。舆论认为,保守党已无回天之力,而工党则信心十足,大选获胜似乎已是“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9.
1997年5月1日,英国举行大选,反对党工党以压倒多数票击败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重新上台执政。5月2日,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出任首相,从而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同日,他组建了由22名成员参加的新内阁,其中有5名女性,创下了英国内阁女大臣最多的纪录,内阁成员中只有4名担任过政府职务,且都未超过副大臣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和9月,巴基斯坦先后举行了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巴基斯坦人民党不仅在大选中成为获得议席最多的第一大党,联合其他党组成了联合政府,而且该党领导人扎尔达里又以明显多数  相似文献   

11.
马尔罗尼是加拿大三大政党之一进步保守党的领袖。在1984年9月的大选中以压倒优势获胜,就任加拿大第十八任总理。今年5月马尔罗尼偕夫人曾来我国进行访问。以加深和发展加中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莱概况     
政府文莱是在英国保护下的一个独立苏丹国。1959年文莱苏丹颁布文莱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宪法规定设立一个枢密院,一个行政委员会,一个立法会议。文莱政府的首席部长由苏丹任命。英国代表是最高专员,该专员在十五名成员的行政委员会中占有一个席位。1962年8月举行过大选(竞选四个行政区议会的二十三个议席),文莱人民党  相似文献   

13.
试析印度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刘学成印度五年一度的大选今年初拉开序幕,投票从4月底到5月底分6批进行,约14274名候选人参与角逐,6亿选民中的一半参加投票,选举产生拥有545个议席(其中两名由总统任命)的第11届人民院。在已经揭晓的537个议席中,印度人...  相似文献   

14.
近期日本政局变化引人瞩目。战后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在今年7月29日国会参院大选中遭遇惨败,仅仅获得本次改选额121议席中的37席,而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赢得60席。日本国会参议院共设242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即121席。经过这次改选后,自民党在参院的议席由110席减少至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执政党大选全胜组成新内阁 新加坡国会大选结果于1月3日揭晓:自1968年以来一直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赢得83个议席中的81席,以绝对优势继续执政。1月18日,新加坡组成新内阁,新内阁成员与上届相比变动不大,只有4名阁员的职务有变动。  相似文献   

16.
4月26~29日,南非举行了首次多种族全民大选,一个统一、民主和种族平等的新南非随之诞生。大选中,以曼德拉为首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获胜,共获62.65%的选票,曼德拉本人当选为新南非的首任总统,非国大全国主席姆贝基当选为第一副总统;以德克勒克为首的国民党获得了20.39%的选票,德克勒克当选为第二副总统。南非新政府已由以非国大为主联合国民党和因卡塔自由党组成。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印度举行第11届人民院选举。印度人民党获161个议席,为第一大党;国大党次之,获140个议席;全国阵线一左翼阵线联盟(大选后更名为联合阵线)排名第三,获128个议席;其余议席为地区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分获。虽然国大党从执政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但是没有一个政党获得单独组阁所需的半数以上席位。  相似文献   

18.
在2011年国会大选中,新加坡工人党在保住后港单选区的基础上,在阿裕尼集选区击败外交部长杨荣文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共取得了6个议席。这是自新加坡1988年集选区制度实行以来,反对党第一次战胜人民行动党拿下集选区,也是1966年以来反对党取得议席最多的一次大选。这届大选被认为是新加坡的政治分水岭。工人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绩,是由于它采取了正确的竞选策略:工人党整合人才资源,物色到了可媲美人民行动党的候选人;抓住转战时机,刘程强适时走出后港;提出了“第一世界国会”“副司机”等全国性课题;不为反对而反对,打造理智的建设性反对党形象;挟上届大选余威,综合考量历史、地理因素;准确把握竞选过程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9月27日,在四年一度的德国联邦议会大选中,在野的社会民主党战绩骄人,获得了41.8%的选票,执政的联盟党损失惨重,仅获选票的34.6%。社民党以较大优势战胜了联盟党,继1972年之后第二次成为联邦议会最大的党团。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格哈德·施罗德也如愿...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0月16日,德国联邦议院举行统一后第2届选举,也是战后第13届选举。执政党——基民盟/基社盟(简称联盟党)和自民党——与反对党社民党、绿党、民社党经过50多天的艰苦角逐,17日分出胜负。联盟党获41.5%的选票,比上届选举减少2.3个百分点,在联邦议院672个总议席中获得294个议席,是1949年以来最差的竞选成绩。自民党得票占6.9%,比上届减少4.1个百分点,获47个议席,是1969年以来最差的竞选成果。社民党得票占36.4%,比上届增加2.9个百分点,获252个议席。绿党得票占7.3%,比上届增加2.2个百分点,获49个议席。民社党得票占4.4%,比上届增加2个百分点,未过德国选举法规定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