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世勇 《公民导刊》2008,(11):I0002-I0002
石柱林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库周绿化、外资林业项目、城周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以建设“两翼”地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动力,  相似文献   

2.
杨峰 《江西政报》2008,(7):44-45
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县,因其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外界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如何立足生态优势,走出一条婺源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该县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县”、“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牛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和“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  相似文献   

3.
《山西政报》2006,(9):5-1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根据我省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继续加快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用10年时间在全省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等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简称六大工程,下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山西。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以“建设新世纪的绿色浙江”为主题,以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绿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新世纪浙江的绿化工作开了好头。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去年,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计划花5年时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4]64号(一九九四年五月十六日)近几年,各地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林业管理,建设绿色屏障,发展森工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林业生产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但是...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山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抓住全省启动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机遇,全面整合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2007、2008两年,全县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成片造林17.8万亩,四旁植树250万株,通道绿化285公里,环城绿化0.8万亩,城市绿化20万株,育苗0.4万亩。全县造林绿化步入“快车道”,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为建设绿色山阴、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1 建始县是一个山场面积大、耕地少、人口多的贫困山区县。全县林业用地25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国家长防林建设工程”、“世界银行贷款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绿色致富工程”,大力培植森林资源,加速造林绿化步伐,实现了“绿化达标”、“基本灭荒”。全县有林地面积由“六五”清查的102万亩增加到17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0.17%增加到44.7%。全县  相似文献   

8.
郭世和 《山西政报》2010,(17):23-23
2010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精心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围绕建设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的县域为目标,按照“林业绿化率每年增长两个百分点”的总体要求.以构建“生态旅游、文明和谐林业”为重点,以规模造林、综合治理为手段,以政府主导、社会造林为形式。以增加投入、强化管理为保证,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山上治本”和“生态富民”工程。全力加速森林资源扩张,努力推动我县造林绿化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对咸丰县而言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机遇,它将在一定时期内从根本上改变咸丰的社会经济结构。依托绿色生态,营造绿色环境,培植绿色产业,构筑绿色经济结构,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魅力塑造“绿色咸丰”形象,就是咸丰县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一、建设一流的绿色生态恩施州是鄂西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咸丰的林业在恩施州首屈一指。咸丰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森林覆盖率远远超过全州、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达到73%,还是国家首批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要建设一流的绿色生态,我们的措施一是退耕还林,坚决地退,科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林县通过实施绿化造林、改造稀疏林和低产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591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2%,去年林业总产值达9.5亿元,昔日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1.
延庆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理念,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等荣誉称号,但是产业发展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如何发挥生态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是摆在延庆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发展绿色产业新思路。几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于延庆发展建设,延庆政协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落实推进绿色发展大事,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和美丽延庆的新要求,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延庆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新洲区抓住武汉“两型社会”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机遇,利用本地优势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取得明显实效。本文总结介绍了新洲区林业生态建设中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为主要载体、政府管理为主、在林权改革的同时逐渐引入市场机制等主要经验,并针对该区存在的林业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新时期林业资源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公共绿化区域的管护主体不明晰、管护经费缺乏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管护责任,创新管护模式;分类管理森林资源,优化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武汉教育科研力量,进一步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经验;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建设生态文明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和突破口,浙江省林业已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06,(8):63-63
长兴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与苏、皖两省接壤,东临太湖,西倚天目,全县面积143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6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共有林业用地102.6万亩,森林覆盖率46.20%,立木蓄积量210万立万米,绿化程度95%,曾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等称号。近年来,长兴县林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生态县建设和创建“山水园林型城市”的目标,确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着重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打造“五大基地”,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培育绿色产业,走出…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上海》2014,(5):61-61
目前上海建设用地占48%,耕地占30%,再算上河流、宅基地和基础设施,绿化和林业的空间有限;中心城区建筑容量大,绿化建设的难度更大,因而将发展立体绿化作为解决新增绿化的主要方式。据市绿化市容局调查,上海发展立体绿化的空间资源较大,仅屋顶绿化空间就有20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罗旭生 《江西政报》2008,(18):40-41
高安是一个典型的半丘陵、半平原县市。全市土地总面积2439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21万亩。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战略,按照“生态立市、产业富民”的理念,不断创新平原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实现平原林业发展的新跨越。目前,全市共建成以杨树为主的农田林网速生林30万亩,以油茶为主的高标准示范林1.1万亩,以湿地松为主的退耕还林10.7万亩,完成通道绿化1000多公里,建设生态型新农村示范点232个。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8,(2):28-30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快我省绿色通道建设步伐,提高国土绿化整体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战略要求和深化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09,(12):58-58
近年来,壶关县委、县政府党政一班人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将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绿色大县。经过实施以通道绿化增色、荒山绿化增绿、沟坡绿化增效、村庄绿化提档、县城绿化添景、市县出口扮靓等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发展战略,共完成有规模、有品位的精品绿化工程100多个,共新植各种树木200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0万余亩。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06,(14):8-1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晋发[2005]9号)精神,有效保护全省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山西”建设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加强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6,(2):43-43
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松江人多年的夙愿。历届区委,区府为打造绿色松江,构建和谐家园,近几年平均每年扩大绿地面积300多公顷,投入3亿多元资金搞绿色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创绿”格局已在松江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