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青 《今日广西》2010,(11):41-41
攀岩运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登山运动。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欧洲盛行,70年代成为国际性比赛项目。如今.许多地方每年都举行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1990年,亚洲攀岩委员会成立,统筹安排亚洲地区的赛事。由登山运动派生而来的攀岩近年在中国开始火爆起来.逐渐成为都市青年的时尚运动。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原本是一个贫瘠荒芜的小岛,曾经是马来亚的一部分,1819年租借给英国,182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改名为昭南岛,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地自治,1963年与马来亚合并,重新回归,1965年与马来西亚分开,成为独立国家。新加坡的现有人口几乎都是由中国、马来半岛、印度和欧洲各地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现有种族比重是华族占绝大多数,为74.1%;其次是马来族,占13.4%;再次是印度族,占9.2‰欧洲及其他族占3.3%。  相似文献   

3.
有那么两位中国人,一位是来自东北的薛晓平,一位是来自苏州的刘中杰,虽然都不是义乌人,但却联手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尝试创建一套“英国义乌”模式。 他们俩的共同信念,就是一定要把“中国制造”的品牌做好,让英国人知道,中国商品并不是廉价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佚名 《思想工作》2006,(9):42-42
英国人是富还是穷? 英国满大街看上去似乎遍地都是穷人——他们表着简朴,不少人的表着到了寒酸的地步,让我们开始富起来的中国人看不下眼去。满校园看上去都是穷学生.根本看不到中国校园里那些衣着华贵的阔少爷阔小姐。他们的靴子裤子外套全旧得一塌糊涂,估计中国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都不会那样打扮.  相似文献   

5.
<正>在英国伦敦吉尔斯东大街9号的墙上有一块蓝色的牌子,上面镌刻着这样的字句:植物学家福钧1880年逝世于此。在英国,很少有人知道此人的冒险经历。154年前,就是这位名叫福钧的英国绅士来到中国并窃取了中国茶叶的秘密。茶叶具有消暑、降温、防癌、健身的功效。在英国,70%的居民都养成了每天下午喝一杯茶的习惯,下午茶几乎同绅士风度一样成为英国的某种符号。中国的茶叶产量不仅多而且质量好,于是,福钧(又译"罗伯特·福琼")于19世纪中叶潜入中国,开始窃取中国的茶叶机密。他的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财政大臣布朗2月22日称,英国将允许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英国工作1年。同日,英国教育部副部长金·豪厄尔斯表示,2002至2003年,4万多名中国学生赴英国留学。英国也在2004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中  相似文献   

7.
最近,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畅销全球的新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中预言,到2050年,中国将主宰世界,人民币将替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上海将替代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这尽管只是预言,但中国崛起,已经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中国的确富裕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一些人群中存在物质攀比、精神缺失的文明误读。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很多人开始有钱了,“不差钱”。你现在到巴黎、去伦敦、去日本,到处都是中国人一掷千金甚至万金,这个叫扫货,让英国人、法国人看得目瞪口呆。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相当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他们是用一种外在的身价,以拥有什么样的物质上的东西来体现出他们所谓的身份。什么样的人属于成功人士,不是看你有没有德性、有没有知识、是否精神高尚,而是看你拥有的外在象征:你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开不开车、开什么牌子的车?有没有房、住什么档次的房?这些都是你在社会上是否被尊重、被看得起的身份象征。你消费得越多,过的生活越是高档,便越有身份、令人羡慕,活得越有尊严。这样的逻辑让人越来越担心。  相似文献   

8.
▲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00年年底,全球留学生总数达到160多万,其中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有108个,中国的38万留学生分布在世界103个国家。在日本和美国,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生源国;在英国,中国留学生在3年内增长了近4倍,总数突破了1万人。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排名前几位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层次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其中自费生占绝大多数。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的…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来自中国的传统中草药日益风行,个断丰富着医药的种类。据估计,全英国有大约100万成年人接受过针灸治疗,同时每年要开出100万张左右的中药处方。而在10年前,中国传统医药在英国还被视为“歪门邪道”的医疗方式。谁要想在伦敦以外的地方找到一家中医诊所,大概要跑断腿。今天,中医药却正在悄悄地扮演西医的补充者和替代者的角色,全英国到处都在开设中医诊所。中医从业者自我协调利益的中医药联合会(RCHM)惊喜地发现其会员数目平均每年增加30%,如今已达到了350名。另一个中医药行业组织是代表针灸从业者的英国针灸协会(B…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15)
正英国教育部引进中国数学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中式教育的成功,也不是中式教育"打败"了英国教育,而是中国的数学教学方式成为英国教育体系的一个有力补充近日,英国教育部决定斥资4100万英镑在全国一半的小学推行中式数学教育,以提高英国小学生的数学水  相似文献   

11.
英国割占香港——旧中国屈辱的象征·张海鹏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进入近代,香港首先面临外国侵略的厄运。鸦片战争前夕,香港地区海域成为英国鸦片贩子对华走私鸦片的基地。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先想割占舟山,后来提出割占香港岛。1841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财政本无预算一说,更不存在预算公开的思想和实践。预算这个词语及预算制度都是舶来品,起源于英国,通过日本人进入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王震副总理访问英国。王震听说英国大部分工人、职员、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约占全国人口70名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  相似文献   

14.
何斌 《今日广西》2007,(18):39-40
5月22日,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办的“2007年中国商务峰会”上,刚到任一个多月的中国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在首次公开演讲中,便积极鼓动英国企业到中国来找机遇,还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发展是机遇》的主题演讲。 正如她当天在会上介绍的那样,中英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或许人们会认为,傅莹的运气不错,眼下良好的中英关系对于她开展工作一定很方便。然而,从上任后的一系列活动看,仍然会感受到她工作中所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期,俄国构建了打通中亚地区直到印度洋的扩张战略,而英国构建了"拱卫印度安全"的扩张战略。英俄各自构建的印度周边扩张战略,加剧了两国在印度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争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加紧了对中国新疆、西藏的侵略,造成了中国与印度边界地区的领土争议问题,成为了当今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源头。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给中印两国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的边疆安全、政局稳定都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田波澜:今年是一战100周年,在欧洲的公共舆论和社会生活中,有无对此比较重要的讨论和纪念活动?公众都有哪些感兴趣的主题?方德万:在欧洲开展了很多纪念活动,所有参加了一战的国家都在铭记本国作出的牺牲,但每个国家的纪念形式不一样。我不大清楚在法国、荷兰或比利时如何,但英国几乎每天在报纸、杂志上都有相关报道,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网页上,有“一战最重要的100个事件”的回顾;我所在的剑桥大学也举办了不少相关会议,可见英国人是非常重视这个事情的,这当然跟协约国阵营的最终获胜有很大关系(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和中国则属协约国阵营—编者注),英国人值得为此骄傲。但剑桥大学的历史系是比较保守的,他们主要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本土,而没有放眼整个欧洲——英国人历来认为他们是独立于欧洲而存在的。而德国的纪念活动不多,主要是在历史博物馆举办展览。  相似文献   

17.
陈波 《现代领导》2009,(9):46-46
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之所以会成为中国人热议的一位领导人,是与他身上浓厚的中国色彩分不开的。在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中,有“中国缘”的不乏其人,像英国前首相希思、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以及美国前总统布什父子。不过,陆克文却是第一位能讲流利汉语的西方领导人。  相似文献   

18.
马丁·雅克 《台声》2014,(11):43-43
<正>此次香港发生针对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发生的"占中"事件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在此需要提及的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被迫成为英国殖民地,直至1997年回归中国。英国统治香港的155年中,28名港督均由英国政府任命。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殖民地的香港享有了一定程度的法制和抗议权利。但在英国统治期间,香港甚至连形式上的民主都从未享有。政府官员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等民主观念,事实上是  相似文献   

19.
2016年,英国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研论文产出国家.我国虽然在全球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年申请的专利数量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却迟迟难以变成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20.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披露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根据对人类航天计划的考量,决定在2035年派遣宇航员登陆火星。但报道称,NASA无法蚀立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全球各国的航天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中国就成为了NASA合作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