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计 《人大建设》2007,(5):30-32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六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刘雅 《民主与法制》2007,(1X):36-36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悄然走近,春运火车票价又将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自2002年就铁路春运调价首次召开价格听证会以来,尽管公众质疑涨价、吁请听证的声音逐年高涨,但“铁老大”春运票价年年照涨不误,而听证会却再无动静。几乎可以肯定,这种单方涨价、拒绝听证的“惯例”,仍将在2007年春运期间重演。因为就在不久前,就2006年春运涨价未听证而起诉铁道部的公益诉讼人士郝劲松,已经一审被判败诉。而铁道部胜诉的说辞是,在2002年经过听证的春运涨价方案,已将调价决定权授予铁路局和铁道部,该方案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长期有效。换言之,听证一次足矣,多听证,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相似文献   

3.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自2001年起持续六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叫停,直接缘于民意的长期抗议,而知名公益人士郝劲松发出的呼吁春运停止涨价的公开信,则成为推倒“春运涨价”的最后一击。公民上书、发表公开信等,并非新生事物,但这类特别的公民表达由  相似文献   

4.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6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今日广西》2007,(2):48-51
今年年初,铁道部曾透露,2007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出台,予页测2007年春运客流高峰将超往年,但火车票价如何浮动将在1月中旬揭晓,因此有人预言:“方案出台了,涨价不会远了”1月10日中午,来自铁道部的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2007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春运也将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宣布:从2007年起,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不再上浮。这一好消息,令亿万受益民众为之欢呼。舆论普遍认为:自2001年起持续六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停下脚步,与民意长期的反对有关。而不久前状告“春运涨价”违法一审败诉的知名公  相似文献   

7.
春运中的临客列车(多为运载民工而开)在春运前就曾引起争论,因为铁路部门声称,为体现对民工的关怀,在春运其他列车票价上浮的情况下,“临客不涨价”。这种“关怀”当时曾引来不少质疑。我想,不管怎么说,“临客不涨价”对民工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惠政,何必吹毛求疵?然而,读了《中国青年报》上《民工专列上的尴尬与幸福》的报道之后,我终于释然了。  相似文献   

8.
又到一年春运时。“买到票了吗?”成为春节前大家打招呼的问候语。尽管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运输能力每年不断增长,2015年想在春运的大潮中买到两张回家和返程的火车票仍然不容易,现实中春运“一票难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事件     
铁道部称春运不涨价铁路需多承担近3亿元成本。1月10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2007年春运铁路火车票票价将不上浮,铁路因此需要多承担近3亿元的成本。王勇平表示,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主动承担因为不涨价而带来的所有成本,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更大的实惠。铁路运输专家说,“在春运期间实  相似文献   

10.
城事     
《公民导刊》2005,(4):4-4
春运涨价被指双重违法;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个人房贷利率调高  相似文献   

11.
潘建桥 《小康》2009,(2):10-10
春节到.春运忙,一票难求心发慌。“一车难求”、“一票难求”,“难”了已经很多年了。为什么“难”?铁道部部长前几天已经解释过了,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刘志军也表示,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春运紧张的状况将大大缓解.届时将不再“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12.
“东西涨价了怎么办?团购:蔬菜涨价怎么办?自己种;牛奶涨价怎么办?喝豆浆:油价上涨了怎么办?少开车。”在飞涨的物价前,人们对于纸币购买力的信任逐渐下降.相对于暗含风险的股市、楼市、基金、债券.另类投资被逐渐看好,人们不惜为一幅画、一瓶酒、一张邮票.甚至一块茶砖一掷万金。跑赢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成为不少中国人理财的第一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刀 《人民公安》2006,(19):5-5
曾经状告铁道部乱涨价的郝劲松,再次以在春运涨价程序上存在违法行为为由起诉铁道部,并索赔0.5元。(据《京华时报》)郝劲松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他曾经告过铁路涨价,还告过北京地铁公司并索要5毛钱的如厕费,确实像个“刁民”不过,谁也不能否认他“刁”得不无道理。就拿此次来  相似文献   

14.
一场春运,即是一场全民大迁徙。 2008年的春运也一样,然而不同的是,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使数千万人遭遇罕见的交通大堵塞。归途之中的人们被迫滞留车站、机场、公路和铁轨上。在团聚的春节到来之前,被海外媒体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的春运盛况,以一种格外令人焦虑的形象被放大。 从1月26日至2月5日,经过10个不眠的昼夜,春节到来之前,中国铁路组织了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中运输,再次打破了世界铁路运输史上的记录。 惊叹,后怕,庆幸,——再多感慨的词,似乎都难以描述这一场特殊的事件。 随着春天的来临,雪灾悄然过去。但我们依然要问,春运还要再“难”多少年?  相似文献   

15.
<正>翻阅新中国春运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954年。当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有关方面也确定了“以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请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的原则。春运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焦点,还得从改革开放开始时算起。改革的春潮让中国人口得以大规模流动,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开始在春运汇聚。1979年,我国春运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2,(8):38-38
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状何时能改观?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铁路局局长杨绍清建议,高速公路在春节、国庆、五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及春运高峰时段免收通行费,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状当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春运的集结号角已经吹响,在人流汹涌的铁路上海站售票处一楼火厅,一块写有“程薇服务台”五个字的标示牌格外显眼。美丽的笑容,热情的解答,那些南来北往、匆匆出行的游子存这里感受到了阵阵温暖。作为申城的“第一门户”,这里被许多人称为申城陆路的“第一笑脸”。那么,“第一笑脸”何以在熙熙攘攘的售票大厅灿烂绽放?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来剑了春运期间的铁路上海站。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9,(5):51-52
水、电、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在人们对水、电、油涨价的热议中,国家发改委8月初发布了《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指出:今年上半年,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资源价格改革是否只有“涨价”一条途径?其取向究竟如何?本刊搜集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春运客流,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在城乡之间不断轮回。 虎年春运期间,全国预计将有超过25亿人次的客流通过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工具往返于各城市和乡村,而进出上海的旅客运输量加起来,将达2565万人次,同比增长5.5%。 面对如此巨大的春运压力,承担着大部分旅客运输任务的铁路部门,春运工作进行得如何?返乡的旅客票都买好了吗?对破解春运难题,专家、网友有怎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1月30日,2010年春运如期启动,前一段时间刚经受了大范围寒潮冰雪考验的铁轨,比往常更显得“忙碌”。而今年的铁路春运,因为高速铁路的开通、实行实名制试点等,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