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91年12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博士致电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组长宋健同志,对他上月在京访问期间受到友好热情的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鲍格胥说,中国的知识产  相似文献   

2.
1991年11月29日上午,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称WIPO)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博士在数百人的热烈掌声中从北京大学校长手中接过北大名誉教授的证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和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分别在仪式上发言,代表我国知识产权界表示热烈祝贺。北京大学是我国闻名海内外的最高学府之一,获得此项褒奖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些知名人士,如墨西哥总统、意大利总理、巴西总统和著名学者李正道等。鲍格胥博士之所以能获此殊荣,除了他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外,很重要的是基于他在世界领域里把保护知识产权的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相似文献   

3.
刘杲 《知识产权》2004,14(6):62-64
2004年9月21日夜间,我收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工作的裘安曼发来的电子邮件:"鲍格胥于前天(9月19日)去世.此前一段时间他因中风身体一直垂危.今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将在大楼集合为他致哀.虽然他退休已多年,但是仿佛灵魂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萦绕.现在,不免有一个时代终于结束的感觉."是的,只有像鲍格胥博士这样功勋卓著、影响深远的人物,才会在辞世时给人以一个时代终结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中国专利局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于九月十五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颁布中国专利法修正案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博士、德国专利局长豪依塞尔博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顾明、中顾委委员袁宝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胡克实、以及国内知识产权界的有关专家、学者。会上,国际人士对我国修改专利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知识产权组织鲍格胥总干事赞扬我国专利制度运行十分出色,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了世界五大专利国的行列。豪依塞尔博士对我国能在短时期内制定出一部现代化的、在各方面堪称典范的专利法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5.
主席先生: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巴基斯坦高级法院脘官以及亚洲及西太平洋律师协会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赞助下,联合举办的司法和知识产权制度地区讨论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对促进亚太地区各国法院及知识产权界之间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加强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我能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博士和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穆罕默得·哈里姆阁下的邀请参  相似文献   

6.
美章 《知识产权》1999,9(6):39-40
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北京大学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台湾亚太智慧财产权发展基金会和台湾政治大学科技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研讨会,于199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数字化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和二十一世纪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的展望,共有四个议题:一是因特网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二是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技术评估与技术转让,四是海峡两岸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保护的展望。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有40多人次分别在大会、分组会上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出席本届研…  相似文献   

7.
初次见到齐相潼是在去年的圣诞节前后,在北京大学逸夫楼,他会同超星数字图书馆的总经理史超在作一场关于版权问题的讲演.  相似文献   

8.
《法学杂志》2018,(5):F0002-F0002
刘银良,1966年生,山东菏泽人,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及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刘银良教授曾在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图卢兹第一大学、日本知识产权研究所(IiP)、台北中研院法律学所、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大学、研究机构或国际组织从事学术研究和访问交流。  相似文献   

9.
由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版权局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版权审判培训班,于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任建新院长、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肯先生分别致了开幕词。任建新院长在开幕词中指出,我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创建于2008年12月,是隶属于北京大学的专业教学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优势,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以组建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学术团队,服务于政府、国际组织及企业,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2.
陈亦权 《政府法制》2013,(15):41-41
今年32岁的鲍格·安希拉是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大学的一位图书管理员,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他在这里总是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取各种知识。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教育、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及管理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要求人们从理论源头上探讨知识产权的制度理性与价值标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尝试从基础理论层面探索知识产权制度。例如,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在世纪之交开始积极从事知识产权哲学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开设相关理论前沿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研人员和在校博士、博士后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探索,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年轻学者冯晓青教授近些年从价值基础、制…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2010,(1):59-59
2009年11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磐安智慧财产教育基金会与亚太法学研究院协办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约二百名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者汇聚一堂,就“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2009,(1):44-44
200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IIPP)由北京大学与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APLI)共同组建,旨在采取跨学科、跨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寻求与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区域机构、政府部门、学术团体与产业的合作,培养国家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为己任。研究中心的日常业务包括进行学术研究、开展学术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及专业咨询等。  相似文献   

16.
薄勇  王永 《中外法学》1999,(4):118-119
<正> 张国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曾为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和法学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三载有余,为了更好的继承先生的学术成果、发扬先生的治学风范,由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中外法学》编辑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律史教研室、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律思想分会联合召开的“张国华先生学术思想暨21世纪中国法学展望研讨会”于1999年5月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相关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吴志攀教授、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学珍、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韩延龙教授等到会并讲话,会上并宣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教授,中山大学刘恒焕教授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法律》2008,(6):24-24
“第七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3日-14日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是深圳市第十届“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的重点内容,由深圳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国际技术授权主管总会中华台北分会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8.
赵莉 《知识产权》2004,14(3):64-64
2004年4月23~24日,在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和多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学者以及实务界的知识产权工作者近350名代表,汇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由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9.
11月27—28日,“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约200名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汇聚一堂,围绕“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孙璐 《知识产权》2004,14(6):37-37
知识产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既要适应国际形势,又要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2004年10月9-11日,“21世纪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德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5大议题,与参会的100多名代表共同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和南京中德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围绕全球化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亟需进一步研究的专利前沿问题,版权和邻接权的理论基础,商标、外观设计的保护和实践运用,知识产权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