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股票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将这一工具借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形成一种对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被称为“股票期权计划”。它是指企业通过与其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约定在将来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以达到企业管理层的收入与其业绩挂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0,(6):59-60
期股,即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简称ESO),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标准的股票期权指经营者享有在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如3—5年内)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源于美国,自80年代至今,美国大多数公司都实行了这种制度。我国率先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国有企业是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1997年)。目前,上海、武汉、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制订了对企业经营者实行期股制度的办法,本文不想对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优劣作评价,仅拟从法律适用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司授予股票期权是一种选择权要约行为 ,作为该要约客体的股票期权是民法上的“期待权”。股票期权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涉及到公司、证券、税收和会计等主要经济法领域。除了合同法之外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为股票期权留下任何空间。现行股票期权是一种经营担保合同 ,“南橘北枳”的首要原因是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邓小毛 《河北法学》2002,20(Z1):106-109
经营者股票期权是公司经营者享有的在未来某特定的时间按预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普通股的权利。西方国家已形成经营者股票期权法律制度。我国也已开始进行经营者股票期权方面的尝试,但全面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存在法律障碍,需改革现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股票期权(ESO)是指公司授予经理人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一个约定的行权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不能转让。但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决定何时购买公司股票,购买股票的行权价格与股票售出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成为经理人员的收入。①股票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将这一工具借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可以形成一种对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这种制度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目前成为西方国家一种重要的企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股票期权ESO(Executive Stock Option)是指公司授予经理人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一个约定的行权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不能转让,但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决定何时购买公司股票,购买股票的行权价格与股票售出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成为经理人员的收入。即使经理人员在行权后离开企业也可以通过期权分享公司的成长,实现经理人员利益的长期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90年代以来在各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行。据统计,《财富》排名前1000家的美国公司中已有90%实施了股票期权制度。股票期权占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年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股票期权制度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推行了股票期权计划。虽然自去年五月份以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股灾”,股票期权的吸引力有所削弱,但是只要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并且不是泛滥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发达国家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对经理人员传统薪酬制度的补充 ,已成为股份制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本质是基于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一种附条件的财产权利。在其制度构成中 ,涉及股票期权的授予主体、授予客体、行权价、行权期等多种法律要素。目前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试点工作还刚刚开始 ,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尚存较多的法律障碍 ,我们应借鉴外国成熟的经验制度 ,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采取完备的配套措施 ,以顺利推进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证监会于2005年12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之规定,股票期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自证监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目前我国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其中,有2/3的上市公司选择实施股票期权模式,可见股票期权模  相似文献   

10.
试析股票期权计划在我国实施的法律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忠 《河北法学》2001,19(4):102-103
股票期权计划在国外已成为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成功的激励机制。但若在我国实施,该计划却在股票的来源、股票发行的对象、股票发行的方式以及行权的法律后果等方面都存在着重重法律障碍。我国法律工作者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公司证券法律规范,以消除股票期权计划在我国实施的法律障碍,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问题,指出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应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挂钩,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份等分配方式可以继续探索。这说明在国企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完善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股票期权正是完善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股票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是指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这种股票期权是公司内部…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是指受权人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在授权后约定时间购买股票的权利。如果在约定的行权期股票价格高于约定价(行权价),股票期权受权人就会向公司购买股票(行权),从而获得价差收入。股票期权制度实质是让经营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承认了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是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是指经营者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这一购买过程叫行权,约定的购买价格叫行权价。行权后,经营者的收入体现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可以促使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像所有者那样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努力,从而使经营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股票期权70年代诞生于美国,如今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长期激励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许多企业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股票期权计划,不久前中国联通和中关村8…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主要国家董事制度的相关规定 (一)美国 美国公司法推定股东通过选举董事把所有人通常拥有的管理控制权利授予董事会,但股东仍保留了一系列其他权利,董事会则进一步把其权利授予选举产生的或由董事会选任的高级职员,由后者管理公司日常活动。董事会保留监督、替换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票期权实施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的法律规制是一个系统立法。针对现行法律对股票期权实施中的诸多障碍与空白之处,建议适当修改公司法、证券法,制定股票期权的专门规范,建立适合国情的股票期权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以推动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项长期激励的薪酬机制,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既有必要性又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要完善股票期权相关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制度,具有许多优点,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以美国安然、环球电信、世通、施乐财务造假为代表的丑闻事件的发生,许多人开始对该制度产生质疑,甚至否定。本文从优劣两个方面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分析,以使我们真正认识股票期权制度,对该制度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商务与法律》2006,(6):31-31
2006年12月6日,国资委与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同时公布,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由此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拉开序幕。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从2006年12月6号开始实施,境外公司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按照办法规定,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境外国有控股公司有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等股权激励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激励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59岁”现象和短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赟 《河北法学》2011,29(8):138-143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经理人为股东利益努力工作的薪酬工具在上市公司中得到普遍采用。然而在现实操作层面,由于经理人权力能够在公司治理内部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也暴露出期权制度的风险性。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我国方兴未艾的薪酬激励实践来说,有的已经危害到分配机制的公平性,有的可能还是休眠中的火山。分析经理人权力对股票期权操作细节的影响,能够让风险呈现于损害之前,从而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中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留住人才以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是摆在上市公司面前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把公司的前途命运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与技术骨干紧密结合起来 ,是这些公司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