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以往20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世人瞩目的高速成长,创造了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奇迹。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成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经济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存在着巨大潜力,但又不能简单认为存在高速增长的必然性,而是需要创造条件,特别是体制条件,才能使这个过程顺利完成。一、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GDP年均达到9%的世界增长奇迹。目前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否就此结束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阶段,今后将进入一个正常的持续增长的阶段?如果中国经济仍然存在高速增长的客观…  相似文献   

2.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源,不能以它本身的特点为依据,要从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去解释。在该机制仍能够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决不会自行转变;而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体制条件未成熟以前,决不会自行出现。只能从连续推进的体制改革进程中,不断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逐渐形成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冲突表现为三个流派:主流观点、反主流观点和非主流观点。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流观点和非主流观点的要害问题,是都没有系统考虑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资源禀赋、市场条件、体制因素等各个约束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及其相互影响这种系统作用,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特殊性在于目标模式与实际模式的变异关系。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模式是目标模式的变异形态,体制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其它约束条件的实现形式的扭曲,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偏离目标模式而歪曲表现为实际模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实际模式向目标模式复归。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东北亚地区可以说是受到影响最大地区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会为世界经济创造出新的成长动力,也会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韩中两国进一步发展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未来、合作创新、互相尊重、共同繁荣,必将会对这一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提供的条件政治经济学具有自身属性和科学内核,导源于自身理论建构、时空背景转化、学科竞争态势以及理论目标转移,政治经济学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就本土实践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当前正处在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转化的新常态,中国的实践为检视多种经济理论的解释力提供了契机,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张茉楠 《求知》2013,(5):23-24
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了中国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和结构将经历深刻变化。有数据显示,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扣除价格因素,2011年我国GDP总量较2002年增长了1.5倍,人均GDP增长了1.4倍。而今,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根据测算,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 想中居首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所需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投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因此,一般地说,实现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首先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投资。而要保证有足够的投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必须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投资条件。下面主要以鹤岗市为例进行阐述。 发展经济所需的投资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地区内部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马凯 《理论参考》2009,(12):10-14
一、着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要正确把握和处理五个关系:一是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既要通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又要通过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多重复合红利创造增长奇迹在过去10年问,中国宏观经济实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组合堪称“世界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或“黄金时代”,是因为在所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如此长的时期内维持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其原因是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间享有多重复合红利。第一,前所未有且今后也不会再有的开放红利。中国加入wTO以来,正好赶上了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持续繁荣(至少延续到2007年),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出口贸易从2002年开始实现超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国庆前夕,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女士接受了笔者的访问,她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事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今年初推出外汇外贸体制改革,实现汇率并轨,取消外汇留成制和上缴外汇任务,为各类外贸企业创造了平等竞争的环境,更大大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外经贸高速增长吴仪谈到今年中国外贸新进展时说,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据海关统计,一至八月,全国进出口总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25-129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主要路径和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历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这个主题的逻辑主线就是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源于现代化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中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两个历史性任务,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未来三十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三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十年,一定要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逻辑,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工作着重点不动摇,任何背离现代化逻辑和现代化着重点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会影响乃至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会延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为起点,在30年的高速增长进程中,政治体制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巨大的内在变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只不过,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采取急进的浮躁方式加以推进,而是始终坚持在积极稳妥的轨道上渐进式推进,这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也为中国探索一条与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这一点,是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工资变化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持续27年的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6%,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快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成为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其2005年的外贸总额达到14221.2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的经济收入水平,为市场化的工资增长创造了可能性和更多的机会,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绝对贫穷人口大幅…  相似文献   

14.
常艳祺 《学理论》2012,(11):142-143
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括社会公平、改善民生、减少贫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层次的深刻内涵,对于一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要求,分析指出我国目前主要存在的"排斥性增长"现象,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及建议如下:一是创造公平发展机会,实现经济的平稳式增长;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经济的共享式增长;三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益贫式增长;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资源配置方式,不但为中国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实际效果,也为世界的跨国公司乃至资本输出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6.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选择作一分析、探讨。 就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在摆脱了自然经济、进入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后,都要经历一个  相似文献   

17.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势在必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实现研产结合,经济增长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国宏观形势展望 据《中国证券报》1999年1月12日报道,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发表研究报告说,对1999年的经济形势作了展望。 历史 经济增长是不断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过程,改革和开放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20年经济发展揭示,经济政策与居民最终消费结合最紧密的时候,是经济实现高速健康增长最快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印度经济改革和发展之比较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翔 《学理论》2008,(8):21-24
中国和印度经济转轨具有共同背景,都选择了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但在改革的突破口、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增长的模式方面却存在着差异。总体上,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和硬件好于印度,但印度的微观经济指标和软件基础优于中国。中国和印度在投资与商业环境方面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它们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需要反思的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什么样的政府更有助于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政治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对经济增长而言,制度是重要的,但或许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期的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回调,但从长期看,仍具备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中国具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较高的资本积累速度、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和创新潜力以及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的深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治理,将为中国赢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效应对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实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和体制机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