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了探讨溶菌酶对围产期(产前第21天到产后第21天,表示为-21st~21st d,下同)奶牛免疫抑制的缓解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选择18头围产期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Ⅰ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2g溶菌酶,Ⅱ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4g溶菌酶,Ⅲ组作为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5d。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验牛血清中C3、C4及IFN-γ、TNF-α、IL-6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Ⅰ、Ⅱ组奶牛在-10th~7th d阶段,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血清中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即IL-6的质量浓度从-14th到21st d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TNF-α的质量浓度从0到21st d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IFN-γ的质量浓度虽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Ⅰ组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围产期奶牛的免疫抑制有缓解作用,且Ⅱ组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Ⅰ组,这可能与溶菌酶能增加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和降低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从小鼠骨髓腔中分离获得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并用不同浓度的ORFV129蛋白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s的表面标记物MHC-Ⅱ、CD40等表达及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以及检测ORFV129蛋白作用DCs后分泌IFN-γ、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ORFV129蛋白对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5的水平。结果显示,经10μg与5μg浓度的ORFV129蛋白作用24 h后,DCs表面分子CD80、CD40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ORFV129蛋白刺激后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下降;10μg的ORFV129蛋白极显著地促进了IFN-γ、IL-6、IL-12p4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经ORFV129蛋白处理的DCs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以及使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量显著增加。ORFV129蛋白可上调DCs表面MHC-Ⅱ、CD40、CD80和CD86分子表达,降低其吞噬能力,促进DCs分泌IFN-γ、IL-6、IL-10、IL-12p40等细胞因子,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表明ORFV129蛋白对DCs的成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旋毛虫排泄分泌(ES)抗原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2.4)在不同时间点对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情况,将ES抗原(终浓度为15?g/mL,试验组)、重组小鼠IFN-γ(浓度为1 000 U/mL,阳性对照组)和RPMI 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加入到状态良好的树突状细胞中,并设无添加的空白对照组,分别刺激0、2、6、12、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树突状细胞IDO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各组IDO、IFN-γ、IL-10、TNF-αmRNA表达水平,W 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IDO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S抗原、IFN-γ均能提高IDO在细胞质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且与空白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IDO、IFN-γ、IL-10、TNF-αm RNA及IDO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且与空白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01)。结果证实,ES抗原可刺激树突状细胞表达IDO,且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可能与旋毛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高铜(Cu)对鸡肝细胞NFκB信号分子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进行。体内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48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羽,并分别饲喂对照日粮(Cu 11 mg/kg,对照组)和高铜日粮(Cu 110 mg/kg,高铜Ⅰ组;Cu 220 mg/kg,高铜Ⅱ组;Cu 330mg/kg,高铜Ⅲ组),于49日龄采集肝,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病理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细胞因子(NFκB、TNF-α、IFN-γ、IL-1、IL-6和iNOS)的mRNA转录水平。体外试验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10、50、100umol/L)处理鸡胚原代肝细胞24 h,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并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硫酸铜共同作用于肝细胞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体内与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高铜可致鸡肝细胞损伤,同时诱导NFκB、TNF-α、IFN-γ、IL-1、IL-6、iNOS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硫酸铜单独作用相比,NAC与硫酸铜联合作用可缓解肝细胞的损伤,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高铜可激活并调节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蛹虫草多糖(CMP)的免疫活性,将6种浓度的CMP40和CMP50分别单独或与Con A、LPS混合加入到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后第48小时,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D570nm值)的变化;将5种浓度的CMP40和CMP50分别与Con A加入到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24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IL-2和IFN-γ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多糖浓度在62.5~500μg/mL时,CMP40+Con A组和CMP50+Con A组的D570nm值均显著高于Con A对照组,CMP50+LPS组的D570nm值显著高于LPS对照组;多糖浓度在31.25μg/mL时,CMP40+LPS组的D570nm值显著高于LPS对照组;CMP40在31.25~500μg/mL组、CMP50在250μg/mL组的D570nm值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表明,CMP50协同Con A或LP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强于CMP40。CMP40和CMP50在500μg/mL组的IL-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MP40在500μg/mL组和CMP50在62.5~125μg/mL组的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MP40和CMP50在合适剂量下能单独或协同Con A、LPS刺激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从而增强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黄芪总黄酮(TFA)的体外抗炎作用,通过脂多糖体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黄芪总黄酮的细胞毒性作用,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FN-γ、IL-1β及TNF-α水平,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内NO表达水平。MTT结果显示,10~100μg/mL TFA对RAW264.7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与模型组比较,10、25、100μg/mL TFA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过量分泌IL-6、IFN-γ、IL-1β、TNF-α及NO,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芪总黄酮具有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pVAX1-IL-2和pVAX1-F1L联合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分别将p VAX1-F1L+pVAX1-IL-2、pVAX1-F1L、pVAX1空载体、PBS对照组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KM系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L-2、IFN-γ和TNF-α)、Th2型(IL-4、IL-6和IL-10)细胞因子;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及IL-2、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F1L组,与p VAX1组、PB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VAX1-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IL-4、IL-6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组和PBS组,与pVAX1-F1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pVAX1-F1L+pVAX1-IL-2免疫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F1L组、pVAX1组和PBS组(P0.01)。结果表明,p VAX1-IL-2和pVAX1-F1L联合免疫小鼠,能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p VAX1-IL-2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且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刚地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对山羊的免疫保护机制,将山羊随机分为6组,即E/SA组、E/SA+CpG组(未乳化)、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山羊血清,用ELISA法检测IFN-γ、TNF-α、IL-2、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免疫后IFN-γ、TNF-α、IL一2、IL-4的含量分别为175.40~215.60、89.95~253.80、230.40~301.50、39.20~54.20 pg/mL,而免疫前分男q为14.00~18.75、30.91~42.20、10.75~18.30、20.40~24.60 pg/mL,对照组分别为16.50~36.56、37.75~58.20、11.50~21.75、21.6l~27.60 pg/mL,免疫组在免疫后体内IFN-γ、TNF-α、IL-2、IL-4的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E/SA可引起IFN-γ、TNF-α、IL-2、IL-4水平的升高,说明E/SA免疫后可引起山羊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多糖(GCP)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饲喂添加甘草多糖200、500、1 000和1 500 mg/kg的试验日粮。在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肉鸡,空腹称重,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IgM、IgG、IFN-γ、IL-2、IL-6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然后处死,摘取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并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最后剪取小块脾,用来测定IL-2、IFN-γ、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的GCP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脾、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1 000 mg/kg组和1 500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脾指数(P0.05);添加GCP能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 M、IL-6、IFN-γ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并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和IL-2的质量浓度(P0.05),其中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GCP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较高;GCP能显著提高脾I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21日龄时脾IFN-γ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GC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及免疫球蛋白质量浓度、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和脾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中药提取物对应激小鼠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给10只C57BL/J健康应激小鼠连续灌服中药提取物,7d后光镜下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的数量变化及测定肠黏膜IL-2的水平。结果显示,应激小鼠的肠黏膜IEL和GC的数量及肠黏膜IL-2水平下降;灌服中药提取物应激小鼠的肠黏膜IEL和GC的数量及肠黏膜IL-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未灌服中药提取物的应激小鼠相比,上述检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证实,该中药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应激小鼠小肠黏膜的屏障作用并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增强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