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这须臾离不开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万古长青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运用这条思想路线,是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用中国的语言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四…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学术界尚未加以深入研究的问题.邓小平对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有三个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这三个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分别构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立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历史起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提供了思想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邓小平理论的建构提供了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实是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反复论证和阐发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对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一,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新概括。邓小平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质等作出了新的科学的概括。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不仅要正确理解为什么党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当作一大法宝;而且要弄清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明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继续解放思想,即把继续解放思想同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中国共产党建立90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根本指针;要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接受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时首先要讲发展;要科学解释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8.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积极解放思想,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手业。要实现思想解放,就要完善制度,提供解放思想的制度环境;转变观念,打破思想解放的精神枷锁;改进作风,增强解放思想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杨世文 《理论前沿》2003,3(16):25-26
所谓党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把它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把它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三种概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历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用中国语言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字,毛泽东是首创者。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两个“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理论创新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解放思想的理论依据。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理论上的突破与实践中的发展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继续解放思想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要坚持发扬民主;要注意排除“左”和“右”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一个新的科学命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尽可能快地发展中国,对十五大为什么要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深入论述。文章认为作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认识上的发展,不是“暂时的退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理论,是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反对“左”倾的理论,是开拓进取、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把这条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以此为指导,找到了中国革命道路,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重新恢复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过程中,结合新的实际,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并且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给党的思想路线注入了新内容。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纳入党的思想路线并放在实事求是前边,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笔者认为,邓小平之所以要把解放思想纳入党的思想路线,并且放在实事求是前边,是有深刻原因的。第  相似文献   

13.
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作出了新的阐释 ,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实是”。邓小平首次深刻提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同时 ,邓小平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作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调,内涵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探索总结出来的重要成果,“五一口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起点;从价值逻辑来看,“五一口号”内涵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与成果、程序与实质等元素,这主要表现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等具体实践上,体现着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民主实质精神和价值理念;从制度逻辑来看“,五一口号”的人民民主价值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奠定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础;从实践逻辑来看,“五一口号”开启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具体实践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5.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的30周年。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解放思想”,是党的十七大的会议主题之一,也是胡总书记“6.25”讲话中的“四个坚定不移”之首。本文作为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会文章,围绕“解放思想”问题,仅就涉及的有关问题以随笔形式进行阐述。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终点,而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起点。因此,我们仍然面临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大任务。这需要我们针对新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突破各种妨碍发展和进步的思想桎梏、体制障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有新的发展。他的执政观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经受了检验,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启示。一、邓小平执政观的理论与实践邓小平执政观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共产党执政要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状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理论特征,是以消化吸收毛泽东的两份历史遗产作为历史起点,以马克思主义精髓实事求是为逻辑出发点,实现了由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变,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突破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建构,邓小平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①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实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如果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邓小平新时期的哲学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精华,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六个字即精髓、主题、结合。 一、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新时期哲学思想的精髓,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邓小平同志讲,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这个讲法有助于我们理解邓小平新时期哲学思想的精髓及其包含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张学森 《理论前沿》2003,3(2):42-43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创新重要性的基础上,强调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认真学习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长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在他卓越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践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信念;在改革开放中恢复利益激励机制是实事求是思想深层次的体现;“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是实事求是思想的生动表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运用实事求是思想的经典杰作;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定是实事求是思想最重要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