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大勇 《求知》2002,(3):7-9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我国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如果把10年前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放之于我国对外开放24年历程中来考察,如果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看做是开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大门,那么,邓小平南方谈话就是把我国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加快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接互补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6)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中国经历20多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面对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将从生产力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四个方面结合实际重新解读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0年前,1992年初春,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各种挑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理论勇气和恢宏胆略,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一重要谈话,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丰碑上。社会在发展,理论在前进。南方谈话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时产生的巨大效应。20年后的今天,重温"南方谈话",我们依然感受得到那意蕴深沉的历史巨响及其对现实震撼。"南方谈话"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如果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时重视社会建设,对社会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协调关系、规范行为,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为广大群众服务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的社会管理仍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南方谈话的精神对今天的中国依然完全适用。中国要继续前进,要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就必须坚持贯彻南方谈话。一、把握时代的变化,顺应历史的潮流从1989年到1992年初南方谈话之前,中国好像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党内的思想也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历次南方视察时都有重要谈话,其中蕴涵着辩证速度、台阶式、全面、和谐、以人为先和重民生的科学发展思想,这六方面发展思想对二十年后的发展新形势有着针对性的启示。当前,研究邓小平历次南方视察视阈下的科学发展思想,不仅是对南方谈话的纪念和思考,对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十二五"规划,也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瞭望》:邓小平南方谈话被称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思想解放"宣言书"。20年前,南方谈话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龙平平:南方谈话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从国际大环境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受到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9.
刘忠祥 《理论视野》2013,(11):15-17
随着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  相似文献   

10.
胡剑 《行政论坛》2012,(5):84-88
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如何使社会管理在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管理与道德建设的结合有待深入;大包大揽和责任不到位的矛盾依然存在;旧的社会管理格局与新的社会生活存在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各种社会不良思想对新时期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满足不了新阶段的社会管理需要;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不能应对新阶段的社会管理实践;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不能契合人主动性、自觉性的发挥;传统的社会管理内容满足不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的新特点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新阶段加强和优化社会管理的新举措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社会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根本方法;健全和完善社会自主管理;构建服务型的社会管理;加快构建公共应急体系和群体性事件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南方谈话” 发表,至今已有十 周年。回顾十年的历程,中国和世界都已发生了重大 变化,尽管如此,今天重温“南方谈话”,仍很亲切,其中的思想原则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能进一步认识两者之间的承继和发展关系, 更深刻认识两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共同特质。“南方谈话”发表的背景条件,和江泽民“七·一讲话”发表的背景条件,有某种相似之处, 两者都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都需要回答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十年前,邓小平“南方谈…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12)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人们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存有的困惑和问题,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南方谈话的许多重要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时至今日,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论述对解决我们当下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等许多重大问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是他的政治交代、政治遗嘱,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20年过去了,他的遗训究竟落实情况怎么样,需要作个盘点。正如他所要求的:“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礼群 《学理论》2008,(5):13-18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的新诠释与再表态,解决了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南方谈话有六个创新点: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验和创新;加快发展经济是解决中国难题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两手抓;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坚信将有更多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南方谈话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分水岭,是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总纲领,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总遵循。南方谈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实现全党在认识上、行动上的统一,完成"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深化改革推动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拯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作为党的十四大报告的灵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开拓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管理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首要之急,从思想政治工作人手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社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服务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不仅推动了全国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浪潮,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最后形成。在邓小平理论中,有许多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的理论命题和论断,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一国两制”理论等等。而“南方谈话”又是一次比较系统和完整地阐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等。可以说“南方谈话”是最为集中地论述和阐发邓小平理论观点和思想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中,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将越沫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生死攸关的破冰之旅。南方谈话消解了中国倒退的可能,为改革开放再一次注入强大的动力,由此而继续取得的开拓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成型,成为这一时代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6,(3):91-96
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管理不仅契合了后者创新的要求,还具备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种条件。具体来说,这一融入的具体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超越传统社会管理,拓展管理领域,建构起社会生态管理场域;二是以生态文明为思想主线,以社会政策体系的协调为主要方式,实现社会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双重生态化,建构起内和谐的社会管理体系。从而在标与本两个维度,推进并完成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管理的崭新任务,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