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移驻哈尔滨。到1936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此时的省委领导上江、下江、哈东特委及下属地方党组织、地方救国会和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以汤原县汤旺河上游四块石密营为据点,发展和领导以松花江北岸地区为主,以滨北、北黑线以东,与苏联连接的广阔游击区。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移驻哈尔滨。到1936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此时的省委领导上江、下江、哈东特委及下属地方党组织、地方救国会和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以汤原县汤旺河上游四块石密营为据点,发展和领导以松花江北岸地区为主,以滨北、北黑线以东,与苏联连接的广阔游击区。  相似文献   

3.
第一,海伦作为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目的地,是《红灯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沈默君曾经说过,《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历史背景就是北满抗联的西征。1938年初,北满省委开始组织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到1938年底,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都先后到达海伦地区,完成了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部队的战斗故事,有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支援抗联的故事,也有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红灯记》所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西征期间,抗联地下党、游击队和交通员的英雄故事。海伦作为抗联西征的目的地,是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旋涡,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1936年9月18日,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从抗日大局出发,为解决中国共产党对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问题,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抗日联合军总司令赵尚志建议并组织在抗联三军被服厂召开了有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军、六军党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简称"珠  相似文献   

5.
赵文信 《世纪桥》2010,(6):10-12
<正>北满抗联通凤地下交通总站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于1936年冬亲自指示建立的。在支部书记、站长杨春和继任站长杨振瀛带领下,这个站坚持战斗  相似文献   

6.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末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1942年2月壮烈  相似文献   

7.
1937年末至1938年6月,日伪以数千人兵力先后向松花江下游地区抗联各军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围剿。抗联各军后方基地遭到严重破坏,游击区和根据地日益缩小,部队大幅度减员。鉴于形势的急剧变化,1938年6月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通河县境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议。会议决定:北满抗联各军要尽快突破敌人包围,组织人民3、6、9、11各军向西北远征,到黑嫩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为贯彻会议精神,李兆麟在萝北县梧桐河畔麻花林子召开了有师团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军政干部会议。会后,各部队积极整顿,准备远征。7月末,张中孚随抗联11军领导李景荫、于天放等和3…  相似文献   

8.
1936年2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一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抗联)。到1937年秋,抗联建成11个军,队伍发展到3万余人,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抗联坚持英勇的战斗,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威胁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1,(22):29-29
集贤县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位于双鸭山市集贤县七星峰森林公园内。 集贤县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原是典型的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1932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集贤后,开始疯狂掠夺这里的林业资源。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领导下,1936年,  相似文献   

10.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曾任抗联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他指挥千军万马在东北大地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几乎家喻户晓,但他亲自拿起笔杆,"主笔"壁报,开展抗日宣传,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10)
饶河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中下游。在中共北满特委领导下,于1930年3月率先在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党的基层领导组织——中共饶河县委、中共饶河中心县委。其后成立了乌苏里江流域第一支抗日武装——饶河农工义勇军,进而发展为抗联第四军第四团;第二师;第七军。饶河县在乌苏里江流域率先举起了第一面党旗、战旗、军旗,成为三面红旗诞生地。  相似文献   

12.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孤悬敌后,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们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业绩,成为激励后人推动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抗联著名将领的赵尚志理所当然地是其中的一颗明星。赵尚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主要指挥者之一;他曾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他直接指挥的第三军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一支  相似文献   

13.
王家骥 《世纪桥》2013,(2):54-57,64
小兴安岭地处我省东北部,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连绵起伏,地域辽阔,背靠黑龙江,南临三江平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七十多年前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是中共北满省委和抗联三、六军的重要根据地。著名抗联将领赵尚志、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金策、夏云杰、于天放等,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抗联将士们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是名符其实的革命老  相似文献   

14.
冯煊 《世纪桥》2010,(20):16-18
<正>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1,(10)
正入苏整训1940年,东北抗战进入极端困难时期,抗联各部终日潜居在深山密林,缺衣少食,游击活动极为困难。1941年3月中旬,东北党组织和抗联领导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根据第一次伯力会议抗联与苏联远东方面军达成的相互支援与合作的协议,进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他们身穿苏军军服,佩戴苏军军衔,装备苏军武器,按照苏军大纲训练,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2,(10):27-27
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位于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林场四块石。 该遗址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依兰县北境。四块石为县内最高峰,海拔980米。这里山势险峻,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日联军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在此地活动过。1936年,抗联第三、六军在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  相似文献   

17.
奇袭克山     
赵文生 《世纪桥》2010,(16):35-39
<正>1940年,东北抗日战争进入了异常困难的时期。尽管如此,战斗在北满的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队长王明贵、参谋长王钧等率领下,以德都朝阳山为后方根据地,纵横驰骋在兴安山地与松嫩平原的广  相似文献   

18.
正黑瞎子岛:"一岛两国"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版图上的"鸡冠"位置,位于中俄边界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20世纪初的东北,北满铁路由苏联控制,南满铁路由日本人控制。1928年,张学良对东北的铁路主权提出了要求,拘捕了苏联北满铁路局领事馆的官员。这引发了苏联和中国的武装冲突,苏联军队于1929年攻入中国境内,占据了中国的一些重要地区,包括黑瞎子岛。从此以后黑瞎子岛一直处在苏联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9.
毕拉河在大兴安岭南坡蜿蜒流入诺敏河.毕拉河流域森林茂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此设立了不少木业公司、采伐所,在日伪军警的保护下疯狂地掠夺我国的森林资源.1941年7月,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根据中共北满省委的指示,奔赴毕拉河畔打击侵略者,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第一次伯力会议抗联与苏联远东军达成相互支援和合作的协议,从1940年秋冬季开始,抗联各部在遭到巨大困难和挫折之后,便开始陆续过界来到苏联境内。1941年初,为了便于对这些过境部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