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到马克思:解开剥削问题的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分解为初始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得到的,不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因此,资本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是剥削,不能滥用剩余价值率来衡量剥削程度。但在现实中,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劳资双方为争取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政府的作为在于用法令缩短工作日,限制剥削,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同样是剥削,只要是剩余价值,就都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当然都取决于劳动.资本作为物质要素,不创造剩余价值;作为社会生产关系,才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职能;而且只是其中的可变资本转化为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剥削作为开发和利用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具有历史的正当性、合理性和进步性;作为分配方式,有其一定条件下的公平正义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可以把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统一起来,这才是解开所谓剥削"死结"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3.
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依然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炳英 《理论前沿》2003,23(7):26-27
剩余价值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承认利润的存在,就要正视剩余价值的存在。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时并存的。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的角度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表现为价值的增殖过程,而所谓价值的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共有现象。  相似文献   

5.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大论题。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只能来自于落后的企业,或者认为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等观点都不恰当,没有厘清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来自于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产生的非均衡状态,还来自于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产生的非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范畴及其新的社会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作为市场经济 ,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然存在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可将其命名为“公共需要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形式 ,因而公共需要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新的社会形式。  相似文献   

7.
资本增殖与剩余价值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利润与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增殖的组成部分.资本的价值增量要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分配.资本增殖与剩余价值的区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主要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十月革命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将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胜利的观点,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创举却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一个“历史难题”,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本文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视角审视这一历史难题求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结合就转化为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在《哲学的贫困》中的初次结合。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的初次结合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而且具体探究剩余价值的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宣言的发表,并且为科学地分析现实的欧洲革命奠定了基础。反过来,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些论述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剩余价值理论向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因为将它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而对它进行道德的否定。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剩余价值向来是从一般与特殊两个方面的含义进行理解。对它进行全面、科学地道德认识,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善”的追求,尽管“恶”可能伴随追求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