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摹仿字迹是书写人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抑制自身书写习惯,仿照他人笔迹特征的方法书写而成的文字.由于摹仿字迹形成的特殊性,导致了鉴定人员识别、判断摹仿字迹有一定的难度,摹仿字迹判断失误,被摹仿人受害的案件时有发生.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经济、民事活动日益频繁,当事人诉本人签名被摹仿的案件逐渐增多,鉴定人误判摹仿字迹的情况也偶有所闻.本文以“关于防止误判摹仿字迹的体会”为题发一议论,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申请笔迹鉴定的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日渐丰富。摹仿笔迹在民事案件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尤其在涉及到经济利益和劳动争议的案件中,不少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承担风险,摹仿他人的签名字迹,制作非法合同或协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申请笔迹鉴定的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日渐丰富.摹仿笔迹在民事案件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尤其在涉及到经济利益和劳动争议的案件中,不少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承担风险,摹仿他人的签名字迹,制作非法合同或协议.近期笔者参与办理了三起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经过分析和总结,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模仿他人笔迹、冒充他人签名的案件越来越多。由于签名字迹检验存在可供检验的字迹字数少,相同单字、相同结构的文字较少重复出现,以及个人书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就使得案件中的检材签名字迹真假难辨。还有的嫌疑人为了模仿他人字迹,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甚至达到连被模仿人都不能确定检材中的签名是否为本人所写。在此,笔者结合检验经验,对签名字迹案件在受理、检验和鉴定三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一起套摹签名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套摹是指以被摹仿人的字迹或某种贴本字迹作底样,采用复写、透光填描、印压转描、反转填描等方法,逐划、逐字地进行翻版复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十分活跃,犯罪分子采用摹仿签名作案的方法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这类案件由于检材与被摹仿人笔迹十分相似,检验中稍有不慎便会做出错误的鉴定结论,从而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笔者曾遇一例套摹签名的案件,并运用文检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摹仿书写是学习写字、练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摹仿笔迹是一种常见的笔迹类型。摹仿笔迹书写人的笔迹特征暴露少,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体现较多,鉴定难度较大,因此常常被用于仿造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笔者经过多年鉴定实践,认为在摹仿笔迹的鉴定中摹仿的确认是关键,在分析比对过程中,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笔迹特征,正常书写字迹一般气脉贯通、气势相连,而摹仿书写的字迹呆板生硬,缺乏神韵。  相似文献   

7.
一、签名笔迹案件的特点签名笔迹字数少,笔迹特征数量有限,检验难度一般很大,而且大部分为利用摹仿手法伪装的签名,这种伪装方法暴露作案人的书写习惯比较少,通过笔迹鉴定很难认定摹仿书写人。常见的签名方式有横式、竖式和倾斜式三种。一些人忙于手中事务,不管要签字的文件怎样放置,有时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签上了名字。这样,纸张与签名形成的角度特征极不稳定,利用价值降低。人们在设计自己的签名时,经常会造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了他人伪造自己签名的难度,防止他人伪造自己的签名。如某案中“冯某某”的签名,三个字…  相似文献   

8.
酒醉后签名字迹检验在文检案件中比较少,这种笔迹是书写人在非正常状况下书写,不属故意伪装,笔迹却反映出抖动、弯曲、停笔等类似临摹的一些特征,在检验中易与临摹签名相混淆,造成误鉴.笔者曾遇到一例此类案件,本文就酒醉后签名的特点及与临摹签名的主要区别,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9.
签名字迹是指在公私文书上签署自己姓名而形成的文书笔迹符号。文书上的签名是文书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标志和证明,于是伪造签名也就成为不少违法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尤其在经济犯罪案件中的伪造签名更多。也正因为如此,为了从法律上明确文书签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定文书中可疑签名字迹的真伪和书写人,就产生了签名字迹鉴定。1真实签名字迹的特点(1)字数少,动作的规律性表现不充分。签名通常是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相同单字、组成部分、笔画等整体特征的重复率低,因此,书写习惯暴露不充分,书写规律不易掌握。(2)签名字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民事诉讼及各种经济类犯罪案件中伪造文书证据的情况屡见不鲜,手段也日益更新。利用他人真实签名伪造文件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造假手段,如案件当事人或犯罪嫌疑人利用他人真实签名在原有文件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添加;消褪原有内容字迹再书写新的内容;将文件裁切后在空白处书写内容;利用数字化成像方法采集签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一起摹仿逝者签名笔迹的案件鉴定,初步探讨摹仿少量字签名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伪造少量字签名笔迹特征的基本规律,从签名笔迹的概貌特征和细节特征之中运用辩证的观点做出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江苏省人民法院受理检验的各类案件不断增多,仅1999年收案数就较1998年收案数增加62%,2002年1月至4月收案数已达1999年全年收案数54%。案件类别繁多,检验范围较广,其中以原、被告双方签订合同、协议及债务等经济纠纷案件较为突出,这些案件往往又是原、被告双方对某一方签名的真伪性争执不休,使得基层法院不能及时、顺利地审理。因此,如何确保签名字迹检验结论的正确,更好地服务于司法,是法院系统文检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签名字迹的检验水平,我们针对1999年受理检验且结论正确的105起签名字迹案件作了回顾性分析,其中…  相似文献   

13.
陈晓钧 《法制与社会》2013,(13):262-263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是实践中较为经常遇到的鉴定工作。它具有字数少、仿真度高、隐蔽性强等特点。因此对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应依照其自身的特点而进行,遵循一定立足整体、着眼细节、符合和差异兼顾等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4.
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的识别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认为,签名真伪决定了文书真伪。司法鉴定实际工作中,事实上签名真伪与文书真伪并不是等同关系。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有许多方法。由于签名真是书写人的笔迹,因此在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的实际鉴定中,鉴定人往往忽视系统检验,从而作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在检验中,应充分根据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不同方法出现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案情分析法、细节特征比较法、图像软件分析法、仪器检验法、系统检验法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还应注意受理案件时的材料是否为原件;案件情况中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焦点;签名是真签名还是摹仿签名。  相似文献   

15.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认为,签名真伪决定了文书真伪.司法鉴定实际工作中,事实上签名真伪与文书真伪并不是等同关系.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有许多方法.由于签名真是书写人的笔迹,因此在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的实际鉴定中,鉴定人往往忽视系统检验,从而作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在检验中,应充分根据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不同方法出现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案情分析法、细节特征比较法、图像软件分析法、仪器检验法、系统检验法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还应注意受理案件时的材料是否为原件;案件情况中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焦点;签名是真签名还是摹仿签名.  相似文献   

16.
签名笔迹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中的难点,案件涉及比例居高,并呈上升之势。此类字迹,字符特征少,书写习惯反应不充分,检验难度大。因此,通过对签名笔迹主要类型、特点、检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探究,来增强对签名笔迹的认识以及提高签名笔迹检验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由于签名笔迹字数少、可摹仿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始终是笔迹鉴定的难点。笔者从不同类型的摹仿方法出发,讨论不同方法下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总结其特征规律。同时要重视笔迹鉴定过程中了解相关案情,为识别是否存在摹仿现象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对比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从摹仿签名笔迹特征反映构成方面系统性地进行鉴定,鉴别是否存在摹仿签名的情况。通过撰写此文,以期对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实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复写套摹签名笔迹的检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办公自动化、财会电算化、银行业务计算机网络化等将人们从繁重的笔耕中解放出来,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生活、工作、经济往来中,签名却必不可少。检察业务办案中,文检技术通过鉴定签名查证作案人,提供诉讼证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侦查都是依靠文检技术对会计凭证、报销单据、银行票据上的摹仿签名进行鉴定,查明事实,打开了突破口。在民事、经济、行政诉讼中,因借条、欠条、收据、合同、协议、证明、担保函、工商登记文件上的签名发生纠纷的更是屡见不鲜。而签名字迹较少,文检难度较大,如果加上摹仿甚…  相似文献   

19.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少量字的签名字迹性质判断具有一定难度,若出现时间相隔久远,同期样本稀少,当事人年龄跨度几十年的案件,要对字迹性质作出准确判断将更困难。本文通过一起经济纠纷案,就三十年前低书写水平的签名字迹进行检材与样本分析、特征价值判断、背景调查、综合评断分析与经验总结,强调在检验中应当全面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材料,对案件事实与鉴定要求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还需要准确把握字迹变化的原因,注意避免因书写习惯的变化性因素而错误评断字迹特征属性,进而做出科学、准确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刑事技术》2000,(3):38-3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采用抑压套摹法在经济领域和其它领域进行犯罪活动的案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抑压套摹字迹和被摹仿字迹非常相似,自身特征反映很少,因而检验难度大,鉴定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作出错误结论.在此,笔者根据数年积累的经验,仅就抑压套摹字迹的分类、特征及检验方法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