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日本社会意识历经忠诚于天皇制、忠诚于企业和向个人化发展等阶段.从日本历史传统看,国家主导的“行政的公共性”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从作为文化的社会意识看,日本人传统的以协作团体主义为实质的“集团主义”存在于社会深层,助推了公共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规定了政治忠诚的形成机制及其作为理论形态的基本特征:在形成方式和内容上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在主体上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统一;在构成要素上是知情意的统一。政治忠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它鲜明的阶级性和斗争性,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场则决定了我们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以及思想和理论要求。与一定社会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政党和阶级利益的内在相关性,决定了政治忠诚的具体性和实践性。在我国,讲政治忠诚首先是对党忠诚,并且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有两种政治忠诚:一种是对"道"的忠诚;另一种是对"人"的忠诚。在中国政治传统的主流观念中,前一种忠诚高于后一种忠诚,"从道不从君"是这种观念的一种表达。这个"道"是什么呢?从孔子开始,它就很明确地表达出来,那就是"天下为公",孙中山把它视为共和国的最  相似文献   

4.
日本企业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亲和一致 ,这一观念源自于强调集体主义和忠诚信义的日本民族文化传统 ,又被日本企业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活动强化 ,由此构成了日本企业的内部共同体的团队意识 ,形成其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政党合法性是民众或者说是社会对特定社会既有政治系统的普遍认同、信仰和忠诚,它往往是通过经济因素和社会意识因素这两个基本层面来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略的凶残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研究导致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各种因素也显得非常重要。日本传统的忠诚观念与皇国意识是导致日本对外侵略凶残成性及国内反战活动微弱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统政治忠诚观历经了从"城邦至上"到神权政治,从世俗专制到民主国家的对象变迁,并逐步在价值层面上蕴含和发展了公平、理性、责任、民主等基本精神与政治理念,从而确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忠诚关系的基本价值与原则,架构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英克尔斯的《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研究以检验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动机,演绎出"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的研究假设,以阿根廷、智利、孟加拉、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等六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科学地检验了"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的正确性,从而检验了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正确性。这意味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需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对经验研究的指导,并需要在经验研究中检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对党对人民是否忠诚是考察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基本标准。但在当下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忠诚于领导个人、忠诚于"小圈子"、忠诚于异国他党的忠诚异化现象,容易产生派别,歪曲责任担当,导致党的社会组织力弱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明确对军队提出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2014年10月,他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充分说明,锤炼和砥砺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品格确保我们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结合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努力锤炼党员领导干部忠诚于特色理论、忠诚于党纪条规、忠诚于群众部属、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革故鼎新,在官吏选任上极力推行"制度忠诚"以取代"私人忠诚"原则,不问亲疏,唯才是用,选任了众多优秀官员;重视推动科举制的发展,从制度建设上防范"私人忠诚"选官腐败。他对选官用人的"制度忠诚"的完善,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小说看台湾女性价值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60年代以后,台湾经历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巨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女性价值观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重大变迁.这种变迁在台湾当代文学,尤其是表现女性处境、命运、地位和心态的女性小  相似文献   

13.
一定的战争史观作为对战争与战争历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尺度的.贯穿于日本军国主义"战争史观"的多重价值诉求,源于其传统文化中功利至上的价值观,并由此形成了其实用主义的"双重战争价值标准".从价值观上审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史现",有助于从深层上揭示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和战争历史认识上的价值误区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儒家思想的经典论著《大学》有着难得的亲和性:从主题上看,二者都强调确立本体论支撑的修身律己;从结构上看,二者都以纲目总分的形式展开,并可自圆相契于"八目"递进的逻辑衍伸形式;从内容上看,二者都注重从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德行标准,树立规范高线。加强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对于深入贯彻廉洁自律精神以及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些要求都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到一言一行上,要见态度、见行动、见实效,把精力用在"干"上,把目标定在"成"上,以解决问题干成事践行"两个维护"、彰显政治忠诚。  相似文献   

16.
百年"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从历史维度看,其根植于中国古代变则通思想、自强不息精神与以民为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从时代维度看,其具有先进的价值目标、创新的时代品格与鲜明的实践特性;从理论维度看,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深化了改革发展理论;从实践维度看,其是具有实践指向的方法论,要求改革创新、坚定信念、胸怀大爱;从价值维度看,其是广大党员群众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是根本的政治担当。新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对党忠诚应然之义:忠诚于党的信仰是对党忠诚的精神支柱,忠诚于党的宗旨是对党忠诚的价值指向,忠诚于党的政治规矩则为对党忠诚的行为底线。新时代对党忠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实然之境:既有党章及党内相关规定为基本遵循,也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成果为理论基础;既要应对"四个伟大"的现实要求,也要借鉴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教训。构建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忠诚教育为途径的对党忠诚品质培育体系,实现对党忠诚的"纯粹"与"绝对",是新时代对党忠诚的必然之为。  相似文献   

18.
武铁虎 《前进》2017,(6):25-26
<正>人无忠诚之德不立,国无忠诚之士不兴。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兴党兴国之要举、强基固本之长策。"闻鼙鼓而思良将"。当前,我们党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永葆绝对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受多元价值观、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是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体现了现代性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公民"没有存在的现实土壤,那时候的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决定了民众只能  相似文献   

20.
内心信念在维系伦理道德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功能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与行为规范的总和。这就表明,道德不是靠外来的强制力量发挥作用,而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人们的内心信念的维系而自觉发挥作用的。这就是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式的地方。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能否从“应然”到“实然”,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所起的维系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种评价方式中,人们的内心信念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最为重要。这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