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泰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六十年代初是个转折点。此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仅大学本科生(包括开放大学)注册人数,1982年比1960年增长了19倍,平均每万人中的大学生数由15人增至167人。二十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为国家输送大批中、高等人材。现在,教育事业在泰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中,泰国是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剖析泰国教育,以资借鉴,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泰国汉语教育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追溯了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描述了华文教育在泰国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更好地发展泰国的华文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依靠新科技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演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泰国华僑之双重身份》这本书,把华僑在泰国的商业組织、勢力、家庭和團体的生活、教育、国籍與政治兴趣等問題都給予詳細的研究和闡述。在該书的第一章里,高国麟博士提出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少数的华人和泰國人民同化的問  相似文献   

4.
本期发表泰国資产阶級学者猜荣·初察写的《泰国的土地和农民问題》和《泰国的农业合作社》两篇文章。在前一篇文章中,作者企图通过探讨泰国农村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改良农村現状的措施和意见,以图消除泰国广大农民日益不满的情绪,从而继续稳定泰国封建主义在农村的统治,在后一篇文章中,作者把欺骗和剝削泰国农民的所謂合作社加以美化,并建議改善和加强这些剥削机构。前后两文对泰国农民状况都作了歪曲的叙述,对泰国統治者和封建阶级则搽脂抹粉,掩盖了泰国农村阶級矛盾的实质。但上述文章同时也暴露了泰国統治者和封建阶级对农民进行殘酷剝削的情况。可供研究泰国农村问題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后,泰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它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人口而言)已经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出现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大量“过剩”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泰国着手进行国家建设的时候,面临着受过教育,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于是,泰国政府便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70年代和80年代,泰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70  相似文献   

6.
段立生 《东南亚研究》2001,(4):54-61,67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呼 ,全国人口的 95 %以上信仰佛教 ,全国共有佛寺 32 ,0 0 0所 ,僧侣 30万人。泰国宪法规定 :“泰国国王 ,必须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持者 ,才可以登基为王。”佛教在泰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 ,不了解佛教 ,便不能真正了解泰国。笔者利用在泰国任教的机会 ,跑遍泰国 73府 ,考察了重要的文物遗址 ,再参阅、参证中、泰文史籍 ,为各历史时期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和发展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相似文献   

7.
日本与泰国拥有某些相似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分析后,日本把握了泰国的社会及文化特征,抓住了在泰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巧妙地进行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构建,有力地支持了其商业行为,最终在泰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研究日本在泰国软实力的构建过程,分析其中巧实力的运用,对中国政府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进行软实力的构建及市场开拓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泰国华人经济状况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芳 《当代亚太》2001,(9):61-64
泰国华人经济是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华经济在推进泰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泰国华人企业在吸取沉痛教训之后,正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以推动泰国华人经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泰国自1961年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来,经济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的金融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泰国从事金融业的人员达13万。本文主要介绍泰国的农业金融制度。 一、泰国农业的基本问题 泰国是一个农业国,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5,140万,其中65%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约5.7亩。  相似文献   

10.
泰国的双边FTA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泰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泰国在对外经贸政策上发生了由支持多边全球性贸易机制到推行双边FTA的战略转变.这种战略的转变是因多种因素引起的,它给泰国的传统收益与非传统收益带来影响.而对于这种转变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声音给泰国目前的FTA热带来一些反思,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泰国FTA战略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1.
张声海 《东南亚研究》2001,(2):47-50,55
本文利用美国外交文件及有关泰国、日本的外交文件 ,阐述了太平洋战争前后泰日关系的演变 ,指出泰国与日本结盟是泰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计划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战后泰国却得到了温和处理 ,其原因主要有 :战争期间泰国与联合国家的秘密合作 ,美国的支持以及泰国灵活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2.
泰国的地区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的地区发展战略一、泰国经济的活力及其存在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泰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均在7%以上。泰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60年的100美元、1975年的237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1,660美元。与此同时,泰国长期保持了低通货...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由繁荣转入萧条的周期性变化是个必然的现象。泰国的经济同世界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泰国的进出口总值超过了40,010亿铢,占国民收入近一半。由于泰国在国营和民营两个部门仍依靠借贷外资,因此,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和萧条的情况下,泰国如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国家在泰国的投资,以英国的历史为最悠久。远在十九世纪末,英国资本在泰国主要经济部门即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二十世纪初,英国资本开始在采锡业占支配地位。据统计,一九三八年外国在泰国投资共六亿二千四百万美元,其中英国资本占百分之八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资本逐步控制了泰国的采锡业、柚木业,占这两个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呈现多层次、多领域交叉重叠的复杂特性。以往对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侧重区域外大国分析视角,本文从次区域内中小国家视角,以泰国为分析对象梳理泰国区域主义的演进历程及其主导次区域合作的尝试。受历史认知、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泰国一直抱有成为中南半岛次区域中心的诉求。总体来看,泰国的区域合作政策存在参与和主导两种不同的路径。“黄金四角”机制和三河流域合作机制是泰国试图将自身打造成区域中心的重要载体,并且,泰国以中南半岛次区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机制呈现出一种“曼陀罗”结构。泰国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及对主导地位的追求,揭示了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层次互动的复杂性,也使得中国在推进“澜湄合作机制”进程中需注意泰国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地位诉求。  相似文献   

16.
泰国贸易关系史 泰中关系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自从兰甘亨王朝以后,泰中双方交往频繁,持续不断,尽管当时还不象今天这样互派常驻使节,但泰国官方却常遣使团出访中国,直至1942年,因中国内部发生了严重事态,这种关系才一度中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泰国与中华民国于1947年签订了友好条约,于是,在泰中关系史上首次互派了使节和领事。当年,泰国任命的大使被派常驻中国。后来,国民党退踞台湾,泰国驻华大使馆也跟随迁往台北。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泰国已成为东南亚主要渔业国。1977年海洋捕捞量突破200万吨,居世界十大捕鱼国之列。进入80年代,邻国采纳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法规,泰国面临着损失大约30万平方公里的捕鱼区,这些区域原为泰国拖网船队传统作业区。未来十年,若邻国加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管理,泰国将被迫撤回泰国湾及安达曼海等狭小海域,渔业将会蒙上一层暗影。泰国这样一个拥有远洋捕捞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受害者。在联合国第三届海洋法会议上,泰国觉察到自身利益有悖于专属经济区向外延伸200海里,并且曾谋  相似文献   

18.
泰国商业银行的动作以及盘谷银行的案例刘晓东一、泰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起源泰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追朔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前,泰国的商业银行多属欧洲人经营的外资银行,在当时仅有的12家商业银行中,外资银行就占了7家,而第一家泰国商业银行自1888年成...  相似文献   

19.
泰国的纺织业开始于五十年代初,一九五。年陆军军粮厅从国外进口两万纱绽,披帕他那吉贴有限公司从国外输入三千六百纱绽。两年后,华人资本家带了八千纱绽到泰国,以上共三万一千六百纱绽,可以说这是泰国纺织工业的起点。 五十年代前期,泰国政府对纺织业不够重视,没有制订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当时泰国纺织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弱,在巴基斯坦的棉纱大量涌进泰国市场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20.
泰国与印支三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是邻邦,其经贸关系源远流长。然而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后,由于泰国与印支三国在政治军事上出现了对峙状态,泰国与这三个国家的正常经贸关系一度中断。只是到了1988年,泰国前总理差猜提出“变印支战场为商场”的口号以后,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