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古到今,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地缘政治上,处于西欧和东欧之间的中东欧地区都十分重要。由于受不同文明的影响和东西方大国的控制,该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自己做主,社会发展带有极强的被动性。这是观察正在集体回归西欧的中东欧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有助于发现其历史发展逻辑和潜在的动因。文明归宿上的困惑和政治定位上的摇摆是中东欧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在其自身认同和同东西方大国对它们的认同上的矛盾会长久存在。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是由来自原东欧、苏联和西欧等三个次区域的17个国家构成。中国学界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主要是服务于中国与它们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认同政治是观察中东欧的一个重要视角,对中国来说,也是制订发展同这个新出现的区域各方面关系的基本依据。在历史的长河中,中东欧的民族关系、国家构建和对外交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外在的文明冲突、大国争霸、国际体系约束和内在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历史恩怨。正因如此,中东欧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认同政治的背离与缺失,在民族关系、国家构建和地区整合上面仍然面临各种的挑战。许多影响中东欧国家政治认同和区域整合的因素依旧在起作用。无论怎样界定中东欧,都需要综合地关注它的认同政治及其影响因素,避免误读,有效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至今,中东欧国家经过十多年的政治、经济转轨,以多党议会民主制为特征的政党制度已初步确立.但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作为中东欧政党格局重要构成力量的左翼政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中东欧社会转轨30年是其社会发展模式全面转轨的30年,各国在政治民主化,经济私有化、市场化,对外关系的西方化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但是,转轨也引发了诸多问题,这不仅反映在各国均呈现的政治极化、经济独立性受损、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疑欧主义兴起、民族主义泛滥,还表现为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显著差异。考察中东欧转轨30年的成效,可以得出的启示有:社会转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法律、制度框架的变革可以短期内实现,制度的巩固却需要长期的历程;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政治民主并不能在短期内带来经济繁荣;转轨的前提与转轨后果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系,政治稳定性与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密切关联,政府稳定性越强,转轨之路越平坦,成效也越好,而政治分裂和政权动荡则会使社会发展遭受曲折乃至发生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5.
15年来,由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分化而来的12国及前苏联解体成立的波罗的海沿岸3国,在东部欧洲逐渐形成一个有某种共性的群体.在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和北约欧盟东扩的背景下,这些中东欧、东南欧国家由于其现代史背景及地缘政治利益类似,更迭后的制度走向趋同,近来日益显现出一些相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上的东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东中欧和东南欧)。经过20年的发展,尽管随着一些中东欧国家陆续加入北约和欧盟,它们"返回欧洲"的梦想似乎已经成为现实,但如今的中东欧国家一方面因国小力微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力量。然而,无论从地理位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大国竞争中,国际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舆论格局并未发生与国际格局相称的变化,国际舆论仍由西方主导,强权政治的逻辑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中国虽然已经成为能够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但对国际舆论影响力不足,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所塑造的中国形象被严重歪曲。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努力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并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认识中国发展的和平性,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消除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负面影响。增进文明交流对话、加强国际舆论引导,要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入人心,使国际社会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价值,阐释好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转轨学曾经是研究20世纪70年代南欧和拉丁美洲国家从独裁政治向民主政治转轨进程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中东欧与独联体转轨研究中的主要理论之一。但是,它本身具有的理论缺陷导致其不能恰如其分地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政局剧变和转轨进程。学者们围绕转轨学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了争论:如何界定转轨学,转轨学是否为研究原苏东国家的主要方法,转轨学是否已经过时。新一代转轨问题研究者面临着重大挑战:开发新的理论工具以解释与南欧和拉丁美洲转轨存在诸多差异的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转轨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中东欧国家中,波兰的国家行政监察体制也许是最完备的.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波兰大大加强了国家行政监督体制,使之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同,中东欧国家近20年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波兰等国的平稳演进型,即政治发展相对平稳、民主制度比较巩固,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比较接近;另一种是除斯洛文尼亚外的前南地区的冲突裂变型,即政治发展受民族主义影响比较大,民主化引发了国家分裂和民族冲突。建立西方式民主制是各国政治转型的既定目标,两种类型都不会退回到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党政治;但民主化并不是中东欧历史的终结,国情的多样性为各国培育新的民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2.
The Care in the Community initiative has resulted in a renewed interest in collaboration between local and health authorities. The focus of such collaboration is commonly on the transfer of long‐stay patients from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andicap hospitals that are due to close, though the extent of local authority involvement in closure programmes varies considerably.

Joint planning typically involves a number of local authority departments: social services, housing, chief executives’ offices and legal services. It sometimes also involves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departments. Joint planning can be very time‐consuming and can call for considerable effort. It frequently gives rise to a good deal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participating agencies. The pay‐offs, on the other hand, often appear to be small. Such plans as are finally implemented tend to be small‐scale: attempts at broader strategic planning almost invariably come to grief. The question then has to be asked, whether joint planning is worth all the effort. In the end, the primary justification for such planning has to lie i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more appropriate services for service‐users.

This paper examines one local authority's experience of joint planning in relation to the closure of a large psychiatric hospital. Despite several setbacks, joint plans were eventually agreed and a number of former long‐stay patients were able to move into the community. The paper considers both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uthority's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lth service.  相似文献   

13.
14.
“新、老欧洲”的概念,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提出的,他把法、德等反对美对伊动武的欧洲国家称为“老欧洲”,把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政策的中东欧国家称为“新欧洲”,并称“北约欧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新欧洲”。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严重的政策分歧不仅使欧盟在共同外交政策上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也使美国和欧洲大陆主要大国的关系滑入了二战以来最深的谷底。2004年5月欧盟正式接纳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后,“新欧洲”成为了美国在欧洲保持影响的首要依托。  相似文献   

15.
Because they have failed to address the fundamental economic imbalances within Europe obscured by the single currency, each effort by European leaders so far to resolve the euro crisis has only deepened it. Without a decisive move toward fiscal and political union, accompanied by policies that push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toward convergence while closing the democratic deficit, the Eurozone will disintegrate. To discuss the way forward, the Nicolas Berggruen Institute's Council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met in Rome on May 28 with Italian Prime Minister Mario Monti. In this section we publish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hat meeting by the former European leaders, scholars and Nobel laureates who are members of the Council.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