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办公厅于8月5日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加强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范一大 《中国减灾》2012,(5X):24-27
<正>2011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和《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为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规划》紧紧酮绕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强调要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减灾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为此,《规划》专门确立了国家“十一五”期阐.在综合减灾方面的八项建设任务和八大重点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7,(5):23-23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国家综合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参与;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各负其责,区域和部门协作减灾;减轻灾害风险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着眼于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针对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灾害风险管理,城乡社区减灾,减灾科技支撑和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晓宁 《中国减灾》2007,(9):9-9,27
8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在国家全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2,(1):9-9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8.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1,(21):6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社区防灾减灾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在全国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7年9月,民政部制定并印发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在社区减灾机制、应急预案、减灾基础设施、减灾宣传教育和居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相似文献   

11.
陆红 《中国减灾》2007,(10):17-17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相比,前者更加具体和细致,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且进行了指标量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着力加强综合减灾的能力建设,这是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支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作为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  相似文献   

14.
综合减灾是国际主流的防灾减灾模式,是防灾减灾实践必然的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防灾减灾的指示和要求,实现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顺应防灾减灾领域的变革趋势,云南省减灾委办公室拟在推进云南省综合减灾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减灾是国际主流的防灾减灾模式,是防灾减灾实践必然的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防灾减灾的指示和要求,实现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顺应防灾减灾领域的变革趋势,云南省减灾委办公室拟在推进云南省综合减灾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推进综合减灾的必要性、紧迫性一、云南灾情、省情。云南是多山的高原省份,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4%。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云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3,(7):58-58
2013年6月17-20日,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研究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带领由民政部、公安部、地震局、气象局等4部门有关同志组成的调研组,赴湖北、甘肃两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专题座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湖北、甘肃两省民政、公安消防、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7,(10):8-11
编制和实施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8.
李德仁 《中国减灾》2013,(11):18-20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国际减灾十年"以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减灾问题,防灾减灾逐步朝着联邦式、多系统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互利多赢的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和公众对灾害管理的认识也逐渐从单灾种、专业分工和应急管理向灾害链、综合集成和风险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4,(5):18-21
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举,统筹运用政府、市场和金融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吴弢 《中国减灾》2012,(17):46-4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湖北省政府同意,6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鄂政办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