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要求人事工作要进行两个调整: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也就是说,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这是人事部门跨世纪的…  相似文献   

2.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机关后勤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座谈会综述本刊编辑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关键的是要尽快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虽然是针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而言,但它表明在社会变革的大调整、大转变时期,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的转变,必然带来人的思想、观念乃至价值观念的转变;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带来人的经营思想、管理意识和经济行为、道德标准的改变。因此,要实现这“两个根本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是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屠春友李鹏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刘学愚孙德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农业中实...  相似文献   

6.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赵志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在于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  相似文献   

7.
论实现“两个转变”的文化条件陈学璞,潘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实质上是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于“两个转变”的切入点罗典苏思想观念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9.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柳州的两个根本转变郭宁李鹏总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提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拟从价格的角度,结合广东实际对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关键的关键。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波动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  相似文献   

11.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峻的现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云南这样一个多民族省份来说,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尤为紧迫。一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中央提出两个转变中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即包括了生产关系的某些变革。在我省民族地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十分突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严重脱节。长期的计划体制,条块分割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投入不讲效益,撒胡椒面,不搞集约化、规模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得不到…  相似文献   

12.
农户行为与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张希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农业要实现两个转变。要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不得不研究农户的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实现两个转变的过程中,中央的对搞活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是“抓大效小”,即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同时要加快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对一般小型企业,要进一步放开、放活”。从宏观经济发展来看,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和“抓大放小”的策略措施,对于调整国有经济结构,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与企业文化建设李正亮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纲要》指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 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进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黄少萍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涉及许多方面和环节,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归根到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相似文献   

17.
加快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系廖任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个根本性转变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到多方...  相似文献   

19.
一、科技进步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构建科技进步动力机制则是实现科技进步的关键中央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而健康地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得到巩固与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劳动生产率这一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上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单靠要素投入增加而实现生产力量的扩张,绝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能着眼于生产力质的提高,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对建国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