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组织部门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职责。对此,组织部门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新阶段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用党的和谐社会观统领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准确定位、主动作为,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
唐瑾 《民主》2007,(5):33-34
2007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开局之年。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动力与精神根基。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与第七次作代会上强调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作为党的组织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杨正霞 《学理论》2008,(7):22-2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强调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视当前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党的重大任务,也是工会的重大责任;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更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大局中的作为、实现工会工作新突破和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因此,工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工会的各项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密…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智力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有效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8.
梁波 《学理论》2008,(13):23-2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引领社会主流意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包毅 《求知》2007,(3):6-7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真正弄清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党政机关是党执政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挥部、参谋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提高新时期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摆在各级机关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前进的动力。企业和谐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企业和谐文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企业和谐文化是企业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为一体,反映职工对和谐企业的总体认识和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3.
孙宁豫 《求知》2007,(3):22-2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对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构建和谐天津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努力提高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和谐企业的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4.
宋爱丽 《学理论》2009,(4):185-18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杨振宇 《学理论》2009,(14):13-14
政治文化建设不仅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大力进行政治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得到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证社会与文化的关系,引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何谓和谐文化,以及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从而表明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到全党面前,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基层组织是全党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组织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给各级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8.
李晓平 《求知》2006,(11):8-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实的政治保障。更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党曼宁 《求知》2007,(12):36-36
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因此。应把它放在机关建设的突出位置。我们认为.当前构建和谐机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民主开放的自身建设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组织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组织部门服务经济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它昭示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组织工作价值取向的一种引领。对于确保组织部门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