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陈钟  徐红霞 《中国公证》2004,(12):55-56
学业无成、工作不佳的女儿.又恋上了一名大自己十来岁的男子.并坚决要与对方结婚.她的这种行为遭到身为知识分子父母的不满和一致反对。经过协商.心灰意冷的父母与女儿达成协议.断绝父女、母女关系。就在女儿欲对协议进行公证时.遭到了南京市第三公证处的拒绝。  相似文献   

2.
鲁先圣 《政府法制》2013,(26):52-52
马塔伊,一个出身贫寒的肯尼亚妇女.无论是她普通的父母还是她本人,都没有想到.就因为她1977年在自己家后院里栽下了9棵树,而后创立了绿色环保组织“绿带运动”,在整个非洲发起广泛的植树运动,  相似文献   

3.
1978年,8岁的田佳立在校园中与同学苏叶打“口水战”时,听到了一个关于自己身世的惊天密闻——她并非现在的父母所生!她一口气跑回家中,追问母亲自己是从何而来的,得到的回答依然是听腻了的那个美丽谎言:“从普渡河中捞来的!”懂事的田佳立已不再相信孩子是“捡来的”。她偷偷去问了苏叶的父母,得到的确切答复是:她的亲生父母早已返回上海,现在的父母是养父母。这个答案从此就藏在了她的心中——从那时起,田佳立就萌生了一个计划。  相似文献   

4.
近日.一位老人来到河南省偃师市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原来.老人共有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也为以后对子女有个交待.所以趁神智清醒时想立个遗嘱。遗嘱的内容是处分她与丈夫共有的一处房产,等她去世后,将这处房产中属于她的产权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公证员同老人进行了谈话.得知她的父母早已去世.她与丈夫是原配夫妻.现其丈夫已去世一年多了.只有三个子女。公证员向她解释,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父母、配偶、子女。如果她不立遗嘱.等她去世后.她的遗产应由其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如果她立遗嘱也是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的话.那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讲.公民要将遗产留给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或者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实现。像她这种情况,即使不立遗嘱.也能实现她的愿望。她听了公证员的解释.还是坚持要立个遗嘱公证一下.并道出其中的隐情。  相似文献   

5.
拯救自己     
傍晚,修竹在院里乘凉,一个女人走进来,急急惶惶的。修竹就想:真是的.想什么就来什么,刚想完女人,就来了女人。 这女人进门就“扑通”一下给修竹跪下了。女人说:大哥,救救我!修竹看女人衣衫不整乱发飘飘,就朝屋里喊:妈.有人来了!妈问:谁呀?让她进屋来说话。  相似文献   

6.
来信我爱人从出生就被他人收养,今年三十一岁,由于和养父母关系恶化,意欲解除收养关系,恢复同生父母的关系。现在我爱人与养父母同住于哈尔滨,她的生父母住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审判》2011,(2):53-55
庭审完毕,笔者在审判庭对齐萍萍作了独家专访。齐萍萍说,这是她杀害父母后首次接受采访。 偶尔争吵但从来没有记恨 Q:仅仅是烦吗?你和你父母没有发生过什么争执? A:有。比如,我一直很喜欢唱歌,从小就想往音乐方面发展,但是我的父母不知道什么原因,坚决反对。而且,有时候我在家里唱歌,他们还说:“就你这个样子,一点音乐天赋都没有,还想学音乐呢。”我很生气,也和他们吵过。但吵过也就算了。  相似文献   

8.
正讲一个非常典型的证后调解案例,是我处对兄妹二人因父母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的纠纷启动了调解程序。最初,妹妹和律师向公证处递交了对其父母遗嘱公证及其兄遗嘱继承公证的复查申请。她已起诉到法院,官司打了一年半,是法官建议她来到公证处复查,她要求撤证。当时我接待了她,她情绪很激动,对公证员及法院的公正性均持怀疑态度,兄妹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还有上访的打算。我征求了哥哥的意见,他表示配  相似文献   

9.
葛莘 《人民调解》2007,(12):42-42
去年6月里的一天,无锡市南长区金星街道民政科平静的办公秩序突然被打乱。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人将一个10多岁、瘦弱不堪的小女孩往办公桌上一放,说:"我没办法养活她了,孩子不是我亲生的,请政府负责找到她的父母,并赔偿我这些年的抚养费。如找不到,就请政府收留她吧。"  相似文献   

10.
问:父母离婚,我跟母亲一起生活.因生活非常困难,我高中没上完就到外地打工.父亲从没给过我生活费。现父亲得了精神病不能独立生活.让我抚养他。可我认为,我父母已经离婚.是母亲抚养我长大的,父亲没有尽到抚养我的义务.现在我也没有义务赡养他。我应承担赡养责任吗?  相似文献   

11.
我叫张艳.十八年前出生在贵州省思南县一个山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小山村。我家姐弟三人,我排行老大一为了帮助父母早日摆脱贫困,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初中刚毕业,我就主动放弃升高中的机会,向父母提出外出打工的要求.母亲开始说什么也不同意,后来在我的软缠硬磨下,母亲终于松了口。  相似文献   

12.
在父母永不满足的需求驱动下,学习一点点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件苦差事,与玩和快乐对立起来。其实,只要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孩子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是父母的高压、老师的训导永远无法促使其达到的境界。在一次录制节目的现场,一位7岁的小女孩勇敢而急切地举起小手,想要跟我交流,她一点不怯场,也不羞涩,拿起话筒开门见山地问我:“我想问您,我妈妈最怕我厌学了,因为我在学校特别爱玩儿,一玩儿就不好好学了。还有我特爱看一些课外书,一些有图的课外书,我想问‘知心姐姐’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好,学扎实了?”我问…  相似文献   

13.
程玲 《江淮法治》2012,(14):46-47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傍晚,我正在办公室加班.一位面容娇好的姑娘走了进来。她站在那儿,欲言又止。最后.她终于开口了:“我不知道该不该到这儿来,但我的经历也许对那些正处在热恋当中的女孩子们会有所帮助。”说完,她似乎已陷入了沉思中。看着沉沉的夜色,她自言自语道:“他曾经很爱我。但我却为了钱去做了代孕妈妈。生了一对双胞胎!”她眼神开始迷茫起来……  相似文献   

14.
我最敬佩田晓静。田晓静的父母都是教师,她家里有排高大的书柜, 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上小学时,田晓静就会给我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每天放学,我们都围在她身边,听她绘声绘色地讲武松打虎、火烧连营。她讲着讲着,接不下去了,就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小人书,认认真真地看一会。我们大气都不敢出,田晓静看完了,想一想,就又接着给我们往下讲故事。我特别羡慕田晓静的书包,她的书包就像是图书馆,总是有看不完的小人书。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报告受害者张××,15岁,初小文化,随其祖母在北方某地农村生活.父母在福建漳州工作.19××年×月×日其父带她来漳州一起生活.就在离家的当天晚上住宿旅社,被其父亲奸污了.五天后到其母亲身边.到家后第三天才把此事告诉母亲.又过一星期,母亲带她到法院控告此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在法院见到了13岁的小美,小美留着一头长发,长得白净漂亮,却面无表情。她默默地坐在蒙着面纱的母亲身旁,对我的提问毫无反应。小美的沉默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她接连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幼年时父母离异,苦心期盼,终于盼来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却几乎每天都要目睹继父对母亲的拳脚相向。母亲不堪忍受离开继父,继父追到北京,闯入母亲  相似文献   

17.
可悲的自豪     
申纪兰,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早在1950年,她就和李顺达一起创办了山西平顺县“西沟金星农科牧生产合作社”,带领群众走集体富裕的道路。几十年来,无论条件怎样变化.她从不脱离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对于作为劳动模范的申纪兰,我一直怀着一种敬佩的心情。  相似文献   

18.
戚锦泉 《政府法制》2013,(21):26-26
小女孩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有家庭,父母见她生得丑,不愿意理她。小女孩自小得不到多少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加上长得丑,她很自卑,性格越来越内向.见人就害怕。16岁那年,父亲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买下了一家报社。大学毕业后,她进入父亲的报社。担任读者来信版主编,月薪只有25美元。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位年轻律师。两年后,两人结婚了。婚后,她依旧羞怯,常常躲在丈夫后面。在宴会上.她总是被主人安排在不显眼的位置上,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对她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9.
姚婕 《江淮法治》2014,(8):23-23
我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父母等我回家的情景。那天是周末,本应是我回去看父母的日子。转过墙角。看见衰老的双亲并排坐在老屋屋檐下。伸着脖子,凝望我回家的路口,那模样不禁让我酸楚不已。父母含辛茹苦倾其毕生培养了我,现在他们已经老了,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也该是我孝敬他们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心理依赖加生理依赖,使得吸毒者像着魔似地想得到它,或不顾一切,或不择手段,或如痴如醉,或穷凶极恶,或出卖人格……醒悟时分,可能都异口同声地骂道:该死的毒品。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夏某在别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脚步蹒跚地走进来时,我还是禁不往吃了一惊:这哪里像一个35岁的女人呢?满头白发与她的年龄太不相称了,有些秀丽的面容透露着疲倦。她从小在父母兄长的宠爱下长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说起童年往事,她的眼睛焕发出了光彩,她曾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婚姻的失败使她辞掉工作下海经商,两年下来也赚了几十万元,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