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但检察机关当前职务犯罪预防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依据过于笼统、预防的措施单一、惩治自然人犯罪意识重于惩治单位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量刑过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先应完善立法,其次是赋予检察建议相应的强制效力,坚持全面预防,打防结合,抓好特殊预防,提高职务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2.
法苑·检讯     
《检察纵横》2012,(8):41-41
检察、海关合力预防职务犯罪、打击走私 近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与大连海关签署《关于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打击走私犯罪协作备忘录》,共同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和打击走私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敏 《西部法苑》2001,(11):51-53
职务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在整个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司法实践中相当突出,是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真正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必须逐步铲除滋生职务犯罪的各种土壤,有效地遏制和打击职务犯罪,坚持标本兼治,建立一个预防职务犯罪的良性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4.
预防职务犯罪,是以综合各种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控制和减少犯罪及重新犯罪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是指检察机关运用检察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有效途径,控制、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活动。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主要是通过揭露犯罪、惩罚犯罪的特殊预防手段和法制教育、法律监督等一般手段相结合完成的一项任务,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主要应发挥以下作用: 1打击预防。检察机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办案,加大对贪污、贿赂、  相似文献   

5.
思想教育作为犯罪一般预防的重要内容,在职务犯罪预防中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的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教育的实效。为了满足当今预防职务犯罪的需要,应当着眼于以人为本,做到多策并举,从警示教育、忠诚教育、文化进补、加强调适等多个方面,力求提升教育在职务犯罪预防中的“贡献率”,从而使思想教育真正成为职务犯罪的一道坚实防线。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烟台市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中,坚持推行"侦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突破。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全年立查各类职务犯罪嫌疑人224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人、渎职犯罪53人;  相似文献   

7.
钱进  周铁宏 《法制与经济》2013,(10):127+129
文章通过对2008年至2012年某地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的发案原因、犯罪手段、犯罪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摸索出该辖区职务犯罪规律性特点,为今后有效打击职务犯罪,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2006,(6):5-5,54-55
一、中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基本职能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机关作为中国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机关。负责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依法开展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在检察机关内部。侦查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职能主要由反贪污贿赂局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9.
段慧娟 《法制与社会》2011,(23):216-2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理论上对犯罪原因的解释由一元发展至多元,同时对犯罪现象的关注点也开始由惩罚发展至预防,基于此,对任何犯罪的预防机制都应该是相应的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复合机制,职务犯罪也不例外。但是任何一类犯罪又有着其内在的特点及相应的成因,其预防机制又应该是独特的。本文从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论起,在其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职务犯罪的预防机制现状,提出构建"监督机制,法律机制,制度机制,教育机制"四位同步化、一体化的多元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之所以面临重重困境,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检院倡导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预算不合理。为了合理使用有限的预防资源,检察机关应当建立以犯罪分析和预防调查为核心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腐败现象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腐败现象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职务犯罪。要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应从源头上遏制犯罪的发生,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本文论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阐明了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在实践中的现状,提出了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权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有效遏制和预防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近十年笔者所在检察院反贪局查办的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犯罪特点,揭示其犯罪原因,思考源头治理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依法严厉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发挥法律的警戒威慑作用。对查办的一些大要案要通过新闻媒介宣传公布、教育干部、教育群众,从而达到遏制贪污贿赂犯罪的目的。为此,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做到主个提高: 一是建立预防新机制,提高预防工作权威性。可以考虑在检察机关内部成立预防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是目前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如何利用犯罪成本分析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结情况,对职务犯罪的犯罪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对预防职务犯罪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司法职务犯罪是指现行刑法规定的只能由司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地违背其职责义务而实施的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公正、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在理论上,可以将司法职务犯罪划分为司法侵权职务犯罪和司法渎职职务犯罪,第一类犯罪的犯罪原因可以从主客观方面探析,第二类犯罪的犯罪原因包括权力特殊、以权谋私和无责任心;此外,两类犯罪的共同原因是监督不力和惩处不严。预防司法职务犯罪除了要求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和加强教育之外,还要完善法律、健全机制和改善司法条件以及加强监督、加大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6.
王志红 《政法学刊》2011,28(4):67-70
“黑哨”作为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型的职务犯罪,在诸多的犯罪原因中,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原因是引发“黑哨”职务犯罪行为的原动力。“黑哨”职务犯罪主体作为具有正常思维人,他的行为是建立扭曲的需求欲望下引发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文章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中心理与行为分析的理论,从行为主体的意识、需要和动机的层面深层次的揭示“黑哨”职务犯罪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诱因,以预防和减少此类职务犯罪,真正实现体育竞赛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原因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职务犯罪原因,国外思想家提出了权力作恶与分权制衡学说、自由主义理论、寻租理论、性恶论等不同主张,而国内学者却提出了经济根源说、体制根源说、思想根源说等不同观点。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西方学者有关职务犯罪预防理论在深刻性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我国学者在论述这一理论时的系统性更加突出。因此,如果将两者的长处加以吸收也许可以探寻出一条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道路。其实,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既有行为人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原因。要预防职务犯罪,除了加强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使其不想犯罪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公共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制政府行为,以减少公务员心理失衡的诱惑源和可能犯罪的机会,使其不能和不敢犯罪。  相似文献   

18.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防控贿赂犯罪、促进诚信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当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东明县检察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在不断加大打击职务犯罪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到党委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和综合治理总体格局当中,使部门预防和社会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配套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一、 结合预防,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大格局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正本清源,遏制犯罪,就必须在党领导的反腐败总体格局的政治优势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优势下,努力使检察机关专门预防同社会综合预防相结合,构筑…  相似文献   

20.
职务犯罪是公职人员常见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较大,必须加以整治。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对策来控制和预防职务犯罪,越来越成为明智的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从职务犯罪的含义、根源、以及职务犯罪主客体进行法律分析,就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