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对居民身份证实行实质审查,若银行对居民身份证未尽实质审查义务而至储户存款损失,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网络银行密码泄露,银行与储户是否应就存款损失承担责任及承担多大责任取决于双方对存款损失是否具有过错及各自过错的大小.若双方均有过错,则应根据各自的过错大小分担责任.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法院日前对一起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犯罪嫌疑人使用“木马”程序入侵网站服务器,窃取了网上银行客户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及密码,并利用这些资料办卡窃取储户存款,银行应当向储户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黄贤福  唐峻 《经济与法》2003,(10):53-53
2003年2月7日下午,几名持枪歹徒闯进某省一银行分理处抢走人民币20万元,并将一名正在办理储蓄业务的客户无故枪杀。2003年3月被害人家属以“储户与银行间已形成合法的储蓄合同关系.银行依法应对其在营业期间内办理储蓄业务的储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负责”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银行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合计30万元。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履行合同维护储户的存款利益方面并未违约,要求被告以合同附随义务赔偿于法无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互联网上报道的诸多储户银行存款“失踪”案件进行分析,认定工商银行工作人员的高息揽储行为构成法律上的表见代理;工商银行应当对该表见代理行为造成的巨额存款“失踪”所带来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诸多储户接受银行提供的存款金融服务是一种消费行为,其消费者权益应当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别保护,故工商银行应当先行对诸多储户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银行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其经营的各项具体业务中,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占到了银行负债业务总量的70%至80%。司法实践中,银行存款纠纷案件也于银行涉讼案件总量中占据较大比例。本文仅就银行存款纠纷案件之一类型——储户存款失踪案件的责任认定相关问题予以探讨,并试图以储户存款失踪的可能情形为切入点,清晰在此类案件中银行与储户的诉讼风险以及诉讼过程中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举证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储户持有一张金额为3500元的活期存折到银行取款,银行拒付,理由是储户的活期存款凭条上大、小写金额都是350元,以此证明储户只存款350元,而存折上的金额3500元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失误错填的。储户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经查发现除银行出具的存折外,银行帐页和存款凭条的下部银行结算余额均反映为3500元。就已收集的证据,对这起存折案件的处理,法院内部存在几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本案为借款合同纠纷。理由是储户向银行存款,银行出具存折。储户实际是出借方,银行是借款方,存折则相当于借条,是证明借款关系的凭证。本案…  相似文献   

7.
储户因未到期存单丧失被他人以储户名义提前支取或者存单并未丧失直接被他人用身份证挂失,或者因他人无法准确输入储户设置的密码而申请密码挂失等导致存款被冒领从而引发状告储蓄机构赔偿纠纷案件频频出现.司法实务中,如何确定存款兑付效力及存款被冒领后储户和储蓄机构的违约责任等引起的争议问题较多.本文从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的角度,运用民法理论中对债权之准占有人给付效力的理论,从诸方面对存款兑付效力及存款被冒领后储户和储蓄机构的违约责任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为填补<合同法>立法空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你走进银行,选择了某一种存款凭证,填入相关的内容并交给银行工作人员之后,即是发出了“要约”。银行受理该凭证并据此接受了存款、签发存单(存折)的行为即为“承诺”。储户一旦拿到存单(存折)后,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便宣告成立,同时也都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储户一旦与银行发生纠纷,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  相似文献   

9.
依照商业银行法第六条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利用自助银行和 ATM 机实施的各种犯罪承担防范责任。犯罪分子以在自助银行门禁系统上安装盗码器的方法,窃取储户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造成储户损失的,如储户无过错,商业银行应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原 《法庭内外》2009,(2):35-37
一储户因在存款路上钱被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被法院判决败诉;一储户到银行存款时遭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赢了官司。近乎相同的案件,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请看——  相似文献   

11.
一储户因在存款路上钱被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被法院判决败诉;一储户到银行存款时遭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赢了官司。近乎相同的案件,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请看——  相似文献   

12.
【裁判要旨】电话银行已成为一种普遍、快捷的金融交易方式,而密码在电话银行交易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密码的使用表明银行对交易者身份的鉴别以及对交易内容的确认,从而起到电子签名的功能。银行通过电话方式在审查核对储户密码以及储户在办理银行卡时预留的各种信息准确无误后,可以为储户的银行卡开通、实施新增服务功能,对储户由此而产生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因为银行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储户存单上意外多了5000元,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后,自作主张从储户存单上提取了多存的5000元。于是5000元的存款纠纷使双方对簿公堂,一场风波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14.
ATM机上粘贴了欺诈信息,银行储户取款不成,卡被ATM机吞下,便按欺诈信息留言泄露了账户密码,导致存款被盗。对于储户的损失,在刑事案件未破的情形下,银行是否应担责?  相似文献   

15.
金融系统的事儿似乎越来越多了。最近披露的两件事很可以拿来放在一块儿看看。其一,一个全国先进储蓄所的主任竟然与他人勾结,伪造储户存单,明目张胆地将储户的存款取走!这起罕见的银行内部人员贪污储户存款案发生在北京,日前案件一审已结案,储蓄所主任刘宁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其二,武汉市有关方面规定:劝止戴墨镜、鸭舌帽者进入银行。因为劫匪往往以戴墨镜、鸭舌帽等  相似文献   

16.
吴光平 《刑警与科技》2005,(5A):164-164
报载:一储户到某银行取款,人还未离开大厅,就被歹徒将刚取出的两万元现金抢走,而现场工作人员竟无一人帮忙。近日,该市人民法院判处该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银行赔偿储户8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沈某真于2010年11月至案发,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某县支行柜员、客户经理。2010年12月开始,沈某真以让亲友帮助"拉存款",帮助完成银行存款任务为由,利用其在银行的工作便利,在协助储户办理存款手续过程中,通过偷记或者私留储户密码,并私藏  相似文献   

18.
张驰 《法人》2006,(1):10-12
存款保险制度对储户及金融运行的意义在于,在银行发生危机时,对存款人的存款提供全额或部分的补偿,可以保护大多数中小存款人的利益,维护其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清 《法人》2008,(Z1)
根据报道,一储户到银行在ATM机存入16500元后,存款机放钱处突然合上,并吐出一张空白取款单据。储户见状马上查询自己卡中的余额,发现卡里还是只有原来的90多元,存入的钱没有一分钱到账。  相似文献   

20.
银行的破产和倒闭可能形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和资金链条的断裂以及储户利益的流失。风行于发达国家且时下为中国金融高层关注的存款保险制度也许可减轻我们对银行明天的疑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