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思考一:专家咨询意见的地位。 首先,各级检察院的领导应高度重视专家们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如果合情、合理、合法,就应予采纳;如果部分合情、合理、合法,就应部分采纳;对不合情、合理、合法的部分,要向专家们说明真实情况,解释法律依据,防止武断,主观和片面。  相似文献   

2.
殷楠  奇佳 《政府法制》2009,(18):27-27
由于经济危机,美国出现20年以来的最高失业率。为了日后容易找工作,失业者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的简历上留下太多空白,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做起了无偿工作。但此举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争议,法律专家认为,商业机构接受劳动者的无偿服务是不合法的。  相似文献   

3.
唐丽萍 《法制与社会》2010,(10):188-188,204
当今社会,经济在发展,但仍有不少人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学法、不懂法,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就如何发挥新闻媒体在法制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简要的论述,以期为做好法制宣传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张玉胜 《检察风云》2013,(19):34-34
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网络便利,借着造谣传谣形成所谓的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他们殊途同归,都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对此法律专家、社会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纷纷指出,对于这些网络“大谣”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还网络以清明空间。  相似文献   

5.
吴意 《中国律师》2005,(6):47-50
在一些律师为游走于社会的边缘而彷徨,一些律师为社会形象不佳而苦闷的时候,本刊记者在安徽采访了这样一群律师;他们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财力去完成与普法相关的社会工作和法律援助;他们为了取证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走几十里,甚至冒着跌下山崖的危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干部普法,帮助他们行进在依法行政的轨道上;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唤起民众对法律的敬畏,在社会的最基层推进民主法制;他们用法律诠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并促使其一一落实;他们用法律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上访事件,让百姓恢复对政府的信任。这些工作在安徽贫困地区的律师们,因为他们的存在填补了律师工作的真空,体现了律师的社会价值。在这里,每位律师都是维护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对社会做出的无私奉献树立了律师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来华苏联法学专家已知有35人,他们任职于重要的岗位,因而能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工作经验丰富,有多年法律工作经历,学术造诣较高,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对苏联的法律制度、法学教育与研究有一定了解,在传授苏联法制经验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来华苏联法学专家从不懂汉语、无中国法制方面研究成果,到研究中国法制并取得成就,除了再次证明他们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外,还体现了他们在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了解来华苏联法学专家这样一个群体后,便不难理解苏联法制为什么能够深深地影响中国法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开放问卷为基础,以151名武汉市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概念,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以及他们主观健康认知等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此来考查心理问题的一般概念和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是否影响自己心理健康的主观认知水平。结果表明,心理问题的一般认知与心理健康认知呈正相关,而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在被试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的形成上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毛磊 《法人》2007,(12):64-68
中国的富人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不安全,所以他们开始给自己构筑一个又一个"安全堡垒",但如果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问题不解决,他们所做的这些努力都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针对代表建议办理中存在的"重答复、轻落实"的情况,去年11月7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第三方评估专家点评会,首次邀请9位本市的专家学者,就本届人大代表提出的4件"不满意"建议进行评估。读了这则消息,笔者对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专家学者评估"不满意"建议的做法鼓掌叫好!笔者认为,邀请第三方专家评估"不满意"建议,可以公正客观地评估建议事项的可行性。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各级人大代表履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些人,不是官员,不是记者,不隶属于任何职能部门,但他们却做着社会监督的工作,而且他们中的某些人无疑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的头衔,是民间反腐者。  相似文献   

11.
法治正解     
陆文英 《法治纵横》2011,(21):44-44
这些日子。香港社会为公民党挑起的两宗官司,无端让港人背上沉重的包袱,付出不菲的代价。港人气非打一处来,最愤愤不平的,是公民党一班讼棍利用他们的专业利便,玩弄司法於股掌之间,操纵唆摆别人出头去钻法律的空隙,为他们一党之私火中取栗,挑战公义公益,冒天下之大不违,与全体港人为敌,撕裂社会,制造麻烦和矛盾,祸港殃民.图谋在乱中达成他们阴险的县的。  相似文献   

12.
主审案件的法院/仲裁庭在裁判文书中解释合同时为解释主体,不主审案件的法院/仲裁庭即使对合同发表看法也不是解释主体。合同当事人对其合同所做“解释”可能有助于主审法院/仲裁庭适当裁判,但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是(有权)解释合同的主体。专家证人、代理律师以及学者在主审法院/仲裁个案的仲裁庭的有权解释中是辅助人,不是合同解释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无奸不商",因为在他们眼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商人之所以为商,其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就是巨大的商业利润。但是,我要说这种观点从古以来就是与实践相背离的,三百多年前的徽商就打破了这个被信奉几千年的商业圣经,他们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来行事。现在正在兴起的浙商同样在继续实践着徽商的那份信念,那份精神。同时,令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广大企业同样在实践着商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专家,因其在特殊领域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享有权威和话语权,并为公众所信赖。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专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从幕后走向台前,发表公开意见和建议。但是专家们也要谨记“预测有风险,开口须谨慎”,因为他们的出言不慎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  相似文献   

15.
李昌钰 《警界科海》2003,(12):41-41
多年前,我远赴欧洲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刑事鉴识专家及法医学者与会,其中很多人我都不认识,他们也没见过我的面。  相似文献   

16.
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返回社会后,常常面临社会不认可、家庭不接纳、工作无着落、生活无来源、交往无朋友的尴尬局面,不能顺利融入社会,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及复杂的社会原因,外界的因素极易诱发他们复吸和重新违法犯罪,形成社会治安中新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如何搞好强戒人员回归社会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复吸和重新违法犯罪率,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强江海 《检察风云》2013,(10):68-70
2013年年初,北京公众营养健康研究所所长李复兴和妻子赵飞虹夫妇在网上火了,他们20年不喝自来水的“非正常”饮水生活引爆了公众对自来水的质疑。随后,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声明,北京的自来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你是否被文章题目震撼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也别担心.因为科技怀疑主义由来已久.柏拉图在2370年前就曾在科技对人类关系的影响上感到过焦虑.1在《对话篇:菲德洛斯》篇中,苏格拉底与菲德洛斯就有这样一段对话,苏格拉底说: 在这样一个情境下,你是文字之父,来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一个他们所不能拥有的品质;因为你的发现会在学习者的灵魂中产生遗忘,因为他们不会使用自己的记忆;他们相信外在的形式符号而不记得自己.你所发现的特征不是帮助记忆的,而是帮助回忆的.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为目的服务的,基于同样目的的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与大陆法系的鉴定制度各有利弊,我们不能以一种制度否定另一种制度。我国的鉴定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暴露出许多的缺陷,急需改革,但究根源在于运行中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在于制度本身。目前我国已形成了鉴定人加专家辅助人的制度,适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没必要引进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这段时间,官员的绯闻就像明星八卦一样频繁出现,此起彼伏:视频裸聊、宾馆开房、微博调情、MM炫富……情节生动,内幕深藏,想不引人围观都难。微博上的人们“奔转相告”,带着“兴灾乐祸”之心、“落井下石”之意,看他们的得意忘形,看他们的笑话,看他们的下场,眼看他楼兴起,眼看他楼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