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堂     
【男子遇“公厕黄牛”交百元解内急】福州的王先生内急,去客运站厕所,但里面黑乎乎部满了、一个声音从蹲位传来:“给100元就让你上!”付了这100元,王先生又心痛又愤怒。令他想不到的是,当他出来,那人又进去蹲着了,“我怀疑全都是他的同伙”。  相似文献   

2.
邀约(上)     
<正>“你要杀的人是谁?”我问。“我自己。”米切尔回答道。又来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犹豫,说:“我没必要非得清楚你为什么要死。不过,也许你可以考虑满足一下我些微的好奇心。”“我欠了一屁股债,只好用保险费来偿还。剩下的钱,或许还能让我太太和两个孩子过上好日子。”“你确信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吗?”我问道。他毫无表情,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3.
把握你自己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一定会感到好笑。朋友,你先别笑,你还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要说认识的话,那也是表象的你。 毛泽东同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有自知之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认识它。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就势必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在评价某一个人时,人们好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这个人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古希腊山的岩石上刻着这样的几句话: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这段话已经成为人们寻求健康的至理名言。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说“跑步”是变得健康、变得聪明、变得美丽的“金钥匙”,那么“向人请教”就是你通往成功的开山斧,在你没有学会弄懂之前,首先要学会向人请教。  相似文献   

5.
“碰瓷”勒索他人却致同伙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碰瓷”的传统形态是指手托瓷碗,故意与他人碰撞导致瓷碗破碎,借机索财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索取对方财物的“碰瓷”事件时有发生。实践中发生了因“碰瓷”导致同伙伤亡的案件,这就产生了其他参与“碰瓷”者应否对同伙的伤亡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近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与本刊结合典型案例,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对“‘碰瓷’勒索他人却致同伙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成事在天     
谢胜瑜 《政府法制》2008,(22):51-51
事情办砸了,领导责骂下属。下属回道:“你骂过瘾了没有?你不是常说领导是天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成事,人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7.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1,(14):39-39
上海人、宁波人一般都把“面子”称为“落场势”。没有“落场势”,即没有面子,收场比较难堪。今年4月份,吉林有个女司机违规行驶被叫停后,对交警大声咆哮着:“我认识你们领导,我叫你们领导收拾你!”事后,有评论家以为——  相似文献   

8.
成克杰:“没有。” 辩护人:“李平告诉过你她得到了多少好处吗?” 成克杰:“没有。” 辩护人:“你们是否讲过好处是你们两个人的?” 成克杰:“没有。”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狗不可以咬同类的脖子?为什么渡鸦不能啄朋友的眼睛?为什么斑尾林鸽身上没有预防犯罪的这种禁忌?要全面回答这些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一点没有疑问,随着猛兽慢慢进化出危险的武器,这些禁忌也逐渐形成了。为什么所有具备武器的动物都要有禁忌呢?答案很简单。如果狗或狼不管不顾地去咬同伙的脖子,并真的把同伙咬死,这个物种肯定就会灭绝。  相似文献   

10.
逃匿在外的女毒枭,在同伙被公安机关抓获并移送给法院时,竞狂妄地潜逃到法庭旁听法官对同伙的审判。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她却被人民法官法眼识破“天机”,在法庭上被逮个正着。  相似文献   

11.
哈建设 《中国监察》2008,(11):62-62
在有些人的眼中,很难把纪检监察工作同诗情画意联系在一起。就单一从工作性质而论,确实有许多不被人们理解的“枯燥”和“乏味”。然而,当你躬身于内,个中甘苦,个中“心酸”,是从事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18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使我逐渐领悟到,“没有热情的人只能算庸才,而缺乏激情的人总会被苦恼自扰”。  相似文献   

12.
剑雨  杨静 《西部法苑》2003,(4):39-40
2002年6月,当一位被害人亲属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某团叶家找“余兰”算帐时,老实巴交的叶家人才知道上当了。原来一年来东拼西凑花了近2万元钱,准备迎娶进门的“儿媳余兰”,压根就是个骗子。而她所谓的表妹“余倩”、表妹夫“吴刚”,则是她的同伙。这,对收入微薄的叶家来说真可谓是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13.
李开周 《政府法制》2012,(20):31-31
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人,在桂林当市长(始安太守),三年任满,回京交差。他的老板齐武帝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说:“报告皇上,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其他官员说:“裴昭明做几年市长,竟然没给自己弄一套房子,像这样的清官,恐怕是很难找到第二个了。你们去查查历史,看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4.
刘虎 《政府法制》2011,(31):26-27
湖北男子张文华杀人后留遗书假装自杀,然后假冒表哥唐建敏之名抢劫。被当地公检法以“唐建敏”结案并判处、执行死刑。张文华逃亡前检举自己的杀人“同伙”徐浩,徐浩否认杀人,但因死无对证,被判死缓,至今关在监狱。  相似文献   

15.
陈真 《检察风云》2002,(8):26-27
一位逃匿在外的女毒贩,在同伙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移送给法院之时,竟狂妄地潜入法庭旁听法官对同伙的审判。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她却被人民法官法眼识破“玄机”,在法庭之上被逮个正着。  相似文献   

16.
武军 《中国公证》2012,(6):64-64
又是初冬。清冷的风,让人容易沉浸在回忆中。“武公证员.您好,你还记得我吗,我是YY。”这个时候接到这个当事人的电话.说实话.我心里有点不祥的预感。“记得,你好!有事吗,上次的事情顺利吗?”“恩,顺利,已经拿到房产证了。”我其实很想问“你妈妈还好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说出口。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1,(7):61-61
日前,雪碧汞中毒案的女主角刘晓静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终审获刑。法院驳回了刘晓静及为她出谋划策的同伙保安高星原“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晓静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高星原有期徒刑5年。市一中院终审认为,刘晓静和高星原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天津市处理聋哑犯罪嫌疑人103名,其中绝大多数是街头扒手。这些人大多结伙作案,巧扒、会守、能逃。“哑扒”团伙形成的原因生理缺陷使其对同伙更加依赖生理差异形成心理隔阂,致使聋哑人排斥常人,使其社交范围大多局限于同类人群。“天下聋哑是一家”。一个城市的  相似文献   

19.
他是穷凶极恶的杀人凶手,与同伙用极端残忍的手段制造了灭门惨案他是浙江享有盛名的高僧,结识各路名流,屡次赴国外游历讲学。他的两种身份转变间,横亘了17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终没能逃过“清网行动”。  相似文献   

20.
天有九重     
这一招也让审判员吃了一惊,他让柳父和柳淇的嫂子先出去等一会儿,单独给柳淇做工作。“你嫂子和你侄女够可怜了,她们没有居住条件,让她们搬出去是不可能的。”审判员不想让门外的那两人听到,压低声音,用手指关节敲着桌子。“她可以改嫁,嫁个有房的。我始终要求照顾我父亲,怎么可能买我父亲的份额呢?何况我嫂子经常虐待我父亲,她应该搬出去。”“哪有那么容易?你嫂子年龄不小,拖累那么大,人的模样一般,再找爱人何其难。你同是女人,怎么不同情她呢。你说她虐待你父亲,是这样吗?你父亲为什么不跟你住呢?我看是你的脾气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