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宪政改革”的逐步深入,台湾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宽松,民进党的势力得以快速发展。经过近年的几次选举,民进党在“中央民意机构”、地方权力机构中均占有相当比重。目前民进党正以咄咄逼人之势,图谋在本世纪结束前取得“执政地位”。本文试图对民进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台湾政局、两岸关系发展所将造成的影响加以研究。一、民进党的发展及其趋势民进党自1986年9月28日突破“党禁”抢滩组党以来,其发展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建党到1989年5月取得合法地位为止约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民进党因沿  相似文献   

2.
苏贞昌,1947年7A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1971年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73年开业任律师,并加入“青商会”,后任“青商会”总会理事、台北分会长、总会副会长。1979年12月,“美丽岛事件”爆发后,苏贞昌担任姚嘉文的辩护律师,开始走上从政之路。1981年和1985年,他连续当选两届台湾省民意代表。1985年5月,苏贞昌联合党外14名省民意代表为抗议台湾当局预算不合法集体辞职。此举轰动一时,使其声名大噪。1986年9月,苏贞昌积极参与民进党创党工作,并成为第一届民进党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3.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     
《台声》2014,(8):14-14
“冻独” 7月20日,民进党召开第16届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因此前陈昭南、郭正亮、童振源等人发起在大会上讨论冻结“台独”党纲议题而备受岛内外各界关注。当天一如各界预期,“冻独”等相关提案被送交民进党中执会处理。此次“冻独”提案继去年12月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冻结“台独”党纲案后再度受挫。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吵嚷多时的民进党大陆政策检讨终于露出真容。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抛出了《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先不用看内容,光看“中国事务委员会”作出的“对中政策”,其“否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观点、立场和路线就昭然若揭。民进党从1986年建党的基本纲领到1992年之前的决议等等,用的是“大陆政策”或“中国大陆政策”言词。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1月,民进党在岛内23个县市长选举中,出乎人们意料地获得了12席,在岛内这两项选举中首次以43.32%的得票率超过国民党。有人认为这是该党“地方包围中央”战略和“政治转型”的成功,也有人认为这对岛内政治生态的发展和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调整将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及中国的未来统一增加了不确定性。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演进1.“住民自决”阶段。在民进党成立初期并没有正式成文的大陆政策主张,只是在其于同年11月6日公布的该党纲领中提出“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1987年10月13日,民进党第一届41次中常会正…  相似文献   

8.
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远远没有成熟和成型,蕴含着复杂的变化的可能。目前呈现出国民党与民进党竞争政权的两党制特征。多党联合执政或民进党上台执政的可能性也日益增大。然而,现阶段台湾政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方面,国民党行将失去政权几成定局;另一方面,很多民众认为民进党并不是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政党。民进党也非常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因此期望“转型”;但由于陷入自身的结构性困局,却始终难以脱胎换骨,“转型”之路走得步履瞒规,备感痛苦。这不但将延长民进党走向执政之路,而且也会加剧台湾政局的动荡。(-)回顾从1989年以…  相似文献   

9.
当前台湾局势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8日,台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中,一举击败国民党候选人连战、独立候选人来楚输等,以39.3%的得票率当选为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使得连续统治台湾达50多年的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一朝倾覆。-‘陈水房何以击败国民党民进党经过14年的发展,实力有较大的增长,但从国、民两党的基本力量对比来看,民进党并不具备在这次选举中击败国民党的力量。陈水扁当选,有其非常复杂的原因。第一,在李登辉长期纵容、扶持下,民进党得以逐步坐大。李登辉上台后,一改过去“两蒋时期”对“台独”进行坚决镇压的强硬政策…  相似文献   

10.
10月20日下午,台湾民进党在高雄市品华酒店召开了第九届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代会”先后通过两项重要决议:一是“开创台湾经济新局决议文”:二是党章修正案,此案指出“经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就国家重大政策所做之决议文,视为本党纲领之一部”。这一修正案想解决什么问题,话还要从99年5月8日说起。1999年5月8日,民进党八届二次“全代会”通过了“台湾前途决议文”。该决议文对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作了重大修正。首先“党纲”追求改变现状,建立“台湾共和国”,而“决议文”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9,(4):83-83
身为民进党中常委的台湾高雄市市长陈菊,5月21日-24日率高雄世运(即今年7月在高雄举行的第八届世界运动会)观光行销团参访北京、上海,从而成为民进党现任公职人员中“行政级别”最高的“登陆”人士。参访期间,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上海市市长韩正分别会见了陈菊一行。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所谓的《公民投票法》,这是陈水扁从“渐进”式台独向“实质”性台独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但造成台湾政局混乱,而且把两岸关系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台湾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把“公投台湾前途”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家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1999年5月,民进党八届二次会议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再次提出“台湾是…  相似文献   

13.
台湾第七届民意代表选举已经落幕,这次选举以国民党拿到近四分之三的席次,民进党萎缩为四分之一的席次而告终。民进党这次落败的原因众说纷纭。民进党方面有人认为,如果单看民进党“区域直委”得票率,第六届民意代表为35.72%,第七届为38.17%,还有微幅成长,故此次选举只是因选制变更而导致的民进党席次失败。难道真的是单一选区两票制导致了民进党在此次民意代表选举中的失败吗?笔者认为,民进党的失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     
《台声》2013,(2):14-14
登陆1月20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民进党又一位大佬,台南市前市长、民意代表许添财展开为期一周的大陆参访。民进党人士以私人行程的名义赴大陆各市参访已非新鲜事。去年,民进党新北市党部主委罗致政、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立委”萧美琴以及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等人就先后登陆,尤其谢长廷的“开展互信之旅”更在两岸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5.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9,(11):15-16
继国民党召开“全代会”和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之后,2009年10月18日下午,民进党在台北市敦化国中召开了第十三届第二次‘‘伞代会”。民进党‘‘全代会”的主题是要重新擦亮所谓“绿色执政,质量保证”这块招牌,为民进党提名的县市长选举参选人造势。半天“全代会”,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一通演讲,通过了一条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修正案,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断进步的民主进步党”的“全代会宣言”,在岛内外的一片嘘声中匆匆举办又匆匆落幕。  相似文献   

16.
晓沙 《台声》2008,(2):21-23
2008年1月12日,攸关台湾地区政党版图重划和未来政局走向的第七届“立委”选举揭晓。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岛内唯一“超级大党”,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严重的挫败。民进党败选后,党内也展开检讨,有责怪“小选区制”不利选情,有责怪“行政院新三宝”应负责。但怪来怪去,就是鲜少有人责怪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贪腐。 据台湾媒体分析,技术性问题只是民进党败选的部分原因。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表示,这次选举结果表达了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首先是对民进党在统“独”议题上走冒进路线的不满;其次是对民进党执政8年无法给台湾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不满。2008“立委”大选一役,说国民党打败了民进党,不错,但还不够准确。真正打败民进党的是其自已。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以前的几年里,岛内朝野各派政治势力一路拼杀,台政党政治格局中显现出的是激烈的“冲突走向”的景观,即政党间彼此左打右攻、尖锐对抗的互动关系。到了1996年,则出现一反常态的景象:左打右攻,变成了有打有拉,粘粘糊糊;壁垒分明变成了拉拉扯扯,半推半就。从1996年伊始,民进党与新党率先“和解”,组成“在野制密联盟”,到岁末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国发会”上进行政治大交易,达成两党合作“共治”的“默契”,这一幕幕都绝非偶然,是有着深刻背景的新一轮政治生态调整的标志。在岛内连年激烈的政权攻防战中,国民党内斗连连、…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初,在关心台湾人士的集会上,大家认为,“对今日台湾所作的最大胆预测,似乎成为最现实的预测”。这是因为台湾自1986年春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接连不断地发生一系列事件:1986年5月初,国民党主席兼“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指示与党外势力“沟通(时话)”(承认反对势力);9月份党外势力向戒严令发起正面挑战,在全岛连续举行街头示威游行;9月28日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强行成立;10月蒋经国和国民党作出取消“戒严令”和开放党禁的决定;12月,在史无前例的复数政党选举中民进党取得大进步决定开放“报禁”等等。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1999年5月8日,民进党召开代表大会,为迎接台湾2000年的所谓“总统”大选做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替代“台独党纲”指导民进党参加选举。“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共分前言、主张和说明3部分。前言部分声称自1992年进行的“政治改造工程”至今,“已使台湾事实上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因此要“进一步诠释台湾的定位与走向”。主张部分共有7条,核心的是第一条“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其余6条基本上是围绕第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