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竹 《求贤》2009,(4):29-29
最近,老领导推心置腹地跟我说了几句话,使我受益匪浅。这几句,其实都是生活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他出差在外.不小心将3000元钱弄丢了.那是他家几个月的收入。在电话里.他告诉妻子,刚说了一句:“我把3000元弄丢了……”妻子说:“人丢了没有?没有丢就好……”他愣在那儿,啥也说不出来一其实.妻子非常节俭。她想.既然事情发生了,光是埋怨,只会加深矛盾。  相似文献   

3.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15):50-51
蒙混过关 日前,成都边检站在执行某出港国际航班检查时,一名须发黄卷、身材肥硕的“外国人”来到验证台前。他与护照上的照片似是而非,说着几句蹩脚英语,颇让人生疑。边检官连续发问.该男子最终露出原形。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常对人说,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又说,人如果都不死,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2500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什么样子了呢?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吃苦药、皱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聪明的制药人便想出一个好办法;结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生了病就出较愿意服用“糖衣片”了。“糖衣现象”表明了一种心理,自然使人联想到,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批评方式?帮助下属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成长,是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少领导者在做这项工作时并不顺利。有的领导者说,我一片好心,说他几句,他就不舒服了。而被批评者则说,批评是件好事;但他怎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双方都在感叹,不否认都是“好心”,…  相似文献   

6.
老惯个子不高,估计不到1米6的样子。身型也不魁梧,属于山区农村人干瘦精细的类型。相比面庞不大的脸型,老惯的两只眼睛显得比较突出。而更为突出的是,他的两个腮帮子,在我记忆中,多数时候都是鼓得满满的、圆圆的,似乎稍不注意就会从脸的两边掉落下来。当然,老惯的腮帮子至今都没有掉下来,因为他要靠它们吃饭。老惯是个吹唢呐的,马蹬坝大队的所有人家,谁娶媳妇或嫁女,"嘀嘀嗒嗒"的唢呐一响,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这是老惯和他的兄弟队伍来了。  相似文献   

7.
讽刺微小说村霸“老歪被警察抓走了!”村里人奔走相告,大家都很兴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争先恐后地数落着老歪的种种劣行。张三说:“去年冬天,他带了几个人到我店里喝酒,酒足饭饱一分钱不付,还耍酒疯,把我腿都打折了,到现在也没好利索。”说罢,张三一瘸一拐走了几步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8.
赵亚兴 《奋斗》2005,(4):55-55
不管什么样的世道。大概都有不贤的人,不贤的事。面对不贤的事.当如何时待呢?有的人想起阿Q那句“名言”:“和尚动得.我也动得”。报上登过,一位大学生的自行车丢了.他想,别人偷.我为什么不能偷呢?也偷了台自行车,给保安逮住了,留下人生的污点。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先后包养了7名情妇。落网后,说哥儿们都这么“娱乐”.是“从众心理”作祟.  相似文献   

9.
劳务工大爷     
默默 《当代工人》2011,(17):29-29
人手不够招工凑 “周明远,你们几个今晚留下来加班,把这个急件儿干出来……”刚接到调度派下来的紧急任务,我赶紧安排人。“班长,都是一个班的,为啥老让我们加班啊?他们几个咋不加班呢?”周明远嘟囔着回应了我二句。  相似文献   

10.
本能与本事     
庄雅婷 《求贤》2011,(12):28-28
近日,在书上读到一句颇有哲理的语句: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本能当做了本事: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单位的头,他的下属都说他做事霸道.十分专横。一次,我把这个信息反馈给他,他却笑着说:你不懂,这不叫专横,是工作有魄力!  相似文献   

11.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的谚语里,简单的几个字,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无穷的智慧。像这句"千里井不反唾",起先我还弄不清它的含意,后来才明白,大意是说,一个要去千里之外的人,对于他曾经喝过水的那口井,即使今后再也不喝它的水了,也不该往那口井里吐口水。这句话让人感动之处是,人在现实的利用之外,总得有一份怀旧的情意。这句古谚在前人的诗里,大抵都用于形容离婚的夫妻,好像与"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意思相近。曹植代人作诗曰"千里不唾井,况  相似文献   

13.
读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想这世上,号称是“读书人”的有多少,而真正读懂的能有几个?不说太深奥的,就金庸那种“童话”,很多人都读过,但谁敢说读懂了?要是真读懂了,这世界上许多不该发生的事也不会存在了。基于这种想法,这一次打算向大家推荐《东坡志林》。反正读书的人不用我啰嗦,不读书的人跟他说什么都没用。  相似文献   

14.
感悟生命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人,整天忙忙碌碌,侍弄自己的小菜园。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城市工作,早就要接两位老人去过舒适的城市生活,可是老人却留恋生活了几十年的团场,不肯离开。很多人跟他开玩笑,说他老抠,不舍得  相似文献   

15.
中外人士眼中的周恩来盛永年周恩来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时,他的才能已崭露头角,吸引很多人的注目。周恩来的一位国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学生!”并在周恩来的作文文未批示道:“心长语重,机畅神流。...  相似文献   

16.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7.
位置学     
易水寒 《求贤》2010,(4):30-30
某官员写了一本游记.附有很多插图.均为他在各地游历时的照片,大多是三四个人的合影,但都没有图片说明。照片上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不认识的,根据位置也能判断身份。作者是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中间.旁边的人应该等于或小于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一侧,中间那个人,就应该是厅级或厅级以上干部。我向他询问了几个我不认识的、站在中间照相的人.果然职务都比他高.  相似文献   

18.
早想写一下漯河的李洳波。之所以有这种念头,不单因为他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不单因为他成立了“漯河市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打破了该拳400多年间相互封闭、互不交流的局面.最重要的是因为凡是了解或接触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好人.  相似文献   

19.
诗意王雅石     
许步广 《求贤》2011,(3):39-40
68岁的书画奇人王雅石是塘沽人。说他诗意,不是因为他最近写了两千多首古体诗词.而是因为那些诗词尽管不算完全合乎格律规范,但都源自生活,充满哲思.甚至直抒胸臆;说他诗意.也不是因为他这几年的书画诗词作品连续在文化部等国家级官方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得了16个金奖.  相似文献   

20.
查尔斯小时候常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忙。杂货铺里有一个对妻子不忠的人。伙计们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查尔斯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