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中亚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再度凸现;与此同时,新独立的中亚五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十分脆弱。在此背景下,大国在中亚的一举一动必然影响到该地区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以及俄美中三大国在中亚利益的分析,旨在探讨大国合作对中亚安全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与协调大国在中亚合作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选择伙伴战略 营造伙伴关系——跨入21世纪的中国外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骚 《新视野》2000,3(2):4-7
自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各大国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动 ,都不同程度地调整对外政策 ,在维护和谋求自我界定的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探索彼此利益的共同点 ,寻求互利合作 ,营造名称各异的伙伴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格局发生这次根本变动以前 ,从来没有试图与某一个国家建立伙伴关系 ,也从来没有将本国作为当事者一方的某种双边或多边关系称作伙伴关系。但是 ,跨世纪的中国外交则对营造伙伴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那么 ,中国积极参与大国之间营造伙伴关系 ,与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外交与国际战略思想有什么关系?有哪些新的国际条件促使中…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分化组合异常活跃复杂,世界格局嬗变未定。伴随世界政治关系的重新整合,各国均在经济领域进行调整和改革,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国家战略和国家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政治新格局。因此,清醒认识当代国际政治格局走向,正确应对国际政治斗争的复杂形势,是争取持久世界和平的前提,是贯彻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形成我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动地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杨保筠 《新视野》2005,3(4):78-80
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多新问题。中国坚持以第三世界为外交依托,努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维护其权益和利益,使双方关系在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世界多极化思想是江泽民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多极化是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冷战后的“极”概念与冷战时期的“极”概念有所不同。冷战后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表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欧元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在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的12国正式投入流通,成为它们统一的共同货币,这是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欧元正式流通将对世界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等产生日益重要而又深刻的影响,其作用所及远远超出欧洲联盟本身的范围。一、欧元与世界格局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冷战结束后,欧洲由冷战时期作为美、苏之间主要争夺对象的第三者变为直接面对美国的第二者,人们本来预期这将会大大提高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主要由于欧盟缺乏政治意志,更缺乏军事实…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卫建林同志的著作《历史没有句号》,这是一本颇有分量的研究当代国际政治的理论专著。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了20世纪末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回答了冷战结束后困惑人们的若干重大政治、理论问题。首先,该书阐明了判断世界格局的基本方法。早在198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  相似文献   

9.
论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战略的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国际政治态势 ,各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了“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和“霸权稳定论”等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并指出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在冷战后推行的世界战略是谋求单极统治世界的霸权战略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国家为了在未来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纷纷提出了所谓未来国际秩序的设想。较为典型的是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经过现任总统克林顿加以补充并付诸实践的所谓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即美国谋求冷战后单极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在全球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彼此联系日益明显,从而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问题,一般指的是一国内部的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本不是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纯属一国内部事务。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一股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新浪潮席卷了世界,从而使得一些国内民族问题突破了国家边界的限制,登上了世界政治的大舞台,成为影响当今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年来,西方某些大国借口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以及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实施的  相似文献   

13.
欧盟在冷战结束后开始考虑其在国际大背景下与中亚的互动关系。对于欧盟来讲,中亚是地理意义上的外延,政治意义上东进的方向,还是安全意义上的邻居,经济意义上的能源宝库。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分别探讨欧盟和中亚关系新战略出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的国家利益观是在冷战后,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动以及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江泽民从多维的视角考察影响国家利益变动的因素和国家利益内容,推动了人们对中国国家利益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推进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与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当今国际格局有两大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亚洲金融危机是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下发生的,也会对国际格局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在70年代已初具端倪,苏联解体后日益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格局的结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所谓雅尔塔体制的终结。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个时候加快了步伐,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有其经济的和技术的基础,就是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的急剧增长和资本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也有国际政治方面的条件,就是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冷战时期遏制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新趋势郭震远进入90年代以来,在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转折性重大变化的同时,世界经济也经历着又一次重要变化。一、世界经济经历90年代初期的衰退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1990年三季度美、英等国经济进入衰退开始,到1994...  相似文献   

17.
牧仁 《理论研究》2012,(6):42-46
后冷战时代东亚的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的制衡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美国为主导,以关日同盟为基础的东亚“霸权稳定”格局正在向中关日“三足鼎立”的方向演进。美国“重返亚洲”后,进一步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大国之间的权力角逐产生了新的利益矛盾。中美日之间的大国关系决定着东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一、冷战后国际格局中.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战略地位可以用以下四个词组来表达:1、中亚是地处亚欧大陆多种文明、多种体制之间的结合部,该地区的发展与稳定涉及到上述背景之下的非常复杂的历史与当代政治与经济、人文与军事战略等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涂裕春 《探索》2004,(6):63-65
利益是经济全球化最根本的推动机制,国家利益的博弈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纷纷独立以来,中亚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迅速提升。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与中亚相邻和不相邻的大国在中亚展开了政治上的角力、军事上的渗透和经济上的博弈,而经济上的博弈则更具终极色彩。以争夺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主要目的经济博弈,其手段的高妙、策略的诡谲更非政治的勾联和军事的制衡堪比。  相似文献   

20.
朱宏 《唯实》1995,(10)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矛盾中重新分化和组合,特别是多极化趋势的逐步发展,新的世界格局日益临近,下个世纪头十年内可望正式形成,从而全面结束冷战后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大至可概述如下:一、这个过渡时期将是一个新旧矛盾交织,新旧因素交互发生作用动荡不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