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况与问题 新宪法施行以来,宪法实施保障问题受到了一定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立法(广义上而言)方面,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严格依照宪法规定的职权,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法律及对某些基本法律作的补充与修改;制定了法律;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内容繁多的地方性法规。所有这些,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已颁布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四百多项法律和法规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其中三百多项是经济法律和法规。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上千个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九五四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在当时为了集中进行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加强中央统一领导,加强社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法规具有以下特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的,是从属于宪法和法律的;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国家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地区内具有法律效力,违反地方性法规的单位或个人要受到行政制裁或法律制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停止和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大体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是省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由于制定地方性法规是一项新的工作,从几年来的实践情况看,对什么是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和原则要求等等,很有研究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法律体系是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构成。至2011年2月份,包括现行宪法在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9件,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超过690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超过8600件,形成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规章研究     
规章研究刘凌一、规章的界定及法律地位我国宪法、法律所指的规章,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法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从我国的立法体制来看,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立法权是由宪法与组织...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法治》2013,(13):51-51
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只有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已经做出明确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在没有特殊授权的情况下,不能做不同的规定,否则就是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二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只做原则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做进一步具体规定,只要不违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精神,就不能认为是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宪法的实施,我国法制建设已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适应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需要,正日益成为人们渴求的愿望。为此,我们不仅要坚持以宪法为基础,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而且还要加强已经制定的法律的解释工作,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贯彻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的协调发展。本文试图就法律解释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有的同志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原则,是写在宪法的序言里而不是写在规范性正文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认为,宪法的序言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它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序言规定的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应当加以追究。首先,宪法序言是宪法的一部分,宪法序言和宪法的具体条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宪法的规范性条文是一致的,违反宪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和颁布行政法规。但是,哪一类社会关系应由法律来调整?哪一类社会关系可以由行政法规来规范?宪法和有关组织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分工。这是多年来一直困绕着我国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将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的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从宪法解释的角度,分析和阐述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依据.从而明确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意义,分清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宪法地位,以便得到对行政法规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一、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关系。地方性法规虽然在效力等级上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但仍属于“法”的范畴。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精神,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总的原则,一是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具体实施;二是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三是要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四是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职权范围。以上应当成为处理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关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在立法上的权限分配是一个经典课题,不同的宪法体制可能有不同的解答。在行政机关缺乏民主正当性、且定位为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时,不宜承认其可以直接依据宪法制定法规范。法律的法规创造力原则主张,凡含有法规(法律事项)者,均由法律创造。随着立法机关地位的强化,法律事项的范围也在扩大,法规的界定亦随之扩张。从我国宪法而言,应将一般性规范作为判断法律事项的标准。国务院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律制定执行性的行政法规,或者在法律的专门授权时制定补充性、创制性行政法规。如此,方能在人大制度之下理顺法律与行政立法之间的关系,维护发端于人民主权的自上而下的法秩序。  相似文献   

14.
授权立法是我国在创制法律、法规和规章过程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立法形式。根据我国立法体制,宪法和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规章。但在立法实践中,为了满足紧急情况的需要或者为了解决具体问题等,有立法权的机关往往把自己立法权限内的立法授予同级或下级相关机关或组织制定。譬如,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既有宪法和法律,又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个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鼓励地方人大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促  相似文献   

16.
关于立法解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对法律规范的内容及其概念、术语所作的解答和说明。立法解释和所解释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德效力,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之一。在我国,立法解释有广狭之别。广义的立法解释。是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本身所作的解释,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的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自己颁布的行政法规或规章的解释等。狭义的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所作的解释。本文仅从狭义的角度对立法解释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制定行政法规的根据,是指《宪法》第89条第1款的规定,即制定行政法规要“根据宪法和法律”。但是,这一宪法规定是指制定行政法规可以根据宪法,也可以根据法律?还是指既要根据宪法,又要根据法律?或者还有其他意思?提出这些疑问,并不是咬文嚼字,无事生非。...  相似文献   

18.
从1979年到2000年12月底的20多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从中央层次立法来看,除现行宪法和三个宪法修正案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71个、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5个,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71个。从总体上看,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说,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与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已经大体具备,为建立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982年12月,  相似文献   

19.
新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赋予它依照法律规定维护法律实施的重大责任.人民检察机关的全体干警,必须带头逐章逐条逐款地认真学习新宪法.只有真正学懂弄通新宪法基本精神,才能做到模范遵守、严格执行新宪法.同时,各级检察机关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进行新宪法的宣传教育,使宪法精神逐步为广大人民所掌握,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十亿人民掌握了宪法,宪法就将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新宪法的制定和公布,已经一年多了。新宪法实施一年多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新宪法是一部很好的社会主义宪法,深受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得到了认真贯彻和切实遵守,在我国国家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年多来实施新宪法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