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达文,俄文名邱贡诺夫,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1920年考入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即专修馆)就读。同年10月在李大钊同志指导下,与邓中夏、高尚德等一起在北京大学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周达文入党后,与邓中夏一起在北京从事工运工作,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之一;而后随邓中夏赴上海大学(于右任办)任教并担任国民通讯社记者,暗中为党中央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及我党与共产国际来往的文件和信件。  相似文献   

2.
《兵团工运》2011,(4):24
<正>邓中夏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党员。邓中夏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3.
陈霄 《廉政瞭望》2015,(3):60-61
傅高义说,邓力群的影响力超过他的职位,他主管着来自从中央书记处到最高领导人的重要的、一天两期的情况简报,他帮助邓小平起草过很多讲话稿,他无惧于表明自己的观点。"改革开放初期,他是思想解放的先锋。"34年后,已入耄耋之年的著名法学家李步云评价自己曾经的领导邓力群。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年表     
从牌坊村到天安门 (1904-1949) 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资料卡片     
伟人足迹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一) 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1915年,入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 1918年,入广安县立中学学习。 1919年秋,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6.
邓中夏退“委任状”: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  相似文献   

7.
张太雷     
《兵团工运》2011,(6):22
张太雷(1898-1927)男,汉族,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共党员。张太雷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  相似文献   

8.
杨其刚,又名杨振刚,1903年出生在衡水徐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明伶俐,酷爱学习,1919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和革命活动家邓中夏的帮助,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后,经北京区委李大钊的推荐,于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在学习期间,杨其刚很受周恩来的赏识和信任,毕业后便留校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一二”政变后,杨其刚避难于故里,但因长期辛劳成病,1930年逝世于北京。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3):123-12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4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  相似文献   

10.
1920年10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发起成立了北方党的最初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邓中夏从此踏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李瑛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森的妹妹,通过李森,邓中夏与李瑛相识、相知,结为伴侣,一起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1928年,邓中夏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不久,李瑛也到了莫斯科。两年后,由于工作需要,邓中夏回国,李瑛因为有了孩子,不便一起行动,就暂时留在苏联。 邓中夏到上海后,组织上分配他担任全国总工会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他被派往洪湖,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此时,  相似文献   

11.
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原名蔡林彬,字润寰,号和仙,笔名和森、振宇(与向警予合用)、H.S、和生等.生于上海工厂,长在湖南农村.13岁起作乡镇杂货店学徒3年.1913年入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同学毛泽东结为相知.1915年秋转学省高等师范学校,入专修科文学部,与邓中夏同学.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5)
正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23年毕业。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与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参与创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邓褵仙,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巴蜀有名的教育家。抗战时期,他曾经义无反顾地救助过一名韩国少女,但这事鲜为人知。邓褵仙生于1873年,又名邓鹤丹,是巴蜀有名的聚奎书院创办者邓石泉的第六个儿子。他留学日本后结识了于右任、程潜、萧湘等,并加入同盟会。邓褵仙留学归来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历任江津中学、重庆联合中学、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泸州川南联立师范学校校长,江津教育局局长,聚  相似文献   

14.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5.
秦祖明 《学习月刊》2014,(24):25-26
晚明利玛窦将西方科学引介到中国,开西学东渐之先河。利玛窦时代正是西方科学革命刚刚兴起的时代,中西科学发展水平差距并不大,仍在同一起跑线上。利玛窦等一批耶稣会士孜孜不倦地向中国引介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16.
正明代学者崔铣,字子钟,又字仲凫,号后渠,世称后渠先生。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因为得罪大宦官刘瑾,于正德四年(1509年)被外放到南京吏部任职。翌年,刘瑾被诛,崔铣很快被召回北京翰林院史馆,一度引疾告归。明世宗即位,于嘉靖元年(1522年)又应召入京。次年,擢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又因议"大礼"冒犯明世宗,罢职返乡,于是他就潜心研治学问。到了嘉靖十八年,他再度被朝廷起用,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5,(7)
▲宜章第一名中共党员,是一九二○年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的邓中夏同志。▲宜章第一个党小组,于一九二四年六月由高静山、李文香、杨子达等同志在近郊区茶山脚开会成立。  相似文献   

18.
正诗画交往增情谊谭祖尧(1902-1927),字述尼,重庆江津高占乡(今江津白沙镇)人。8岁入私塾,13岁考入白沙镇高等小学,对中国画颇感兴趣。他进行了三年的临摹和创作,少年即名播乡里。1920年考入江津中学,一年后转学到重庆联中。在亲朋的资助下,谭祖尧于1922年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李大钊是中共北方区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11)
<正>多松年,1905年出生于归绥(今呼和浩特)土默特旗北郊麻花板村一户普通蒙古族家庭。1923年秋,他从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简称"南高")毕业,进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在革命先驱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人邓中夏、赵世炎的引导下,多松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加入马列  相似文献   

20.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后,根据战争形势发展,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指示,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从黄河岸边跃进至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形势.根据这段史实,画家鲍加于1981年创作了油画《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见封底,180cm×13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