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内容中国化,一是形式中国化,即话语中国化。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首先通过译介产生,译介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初始形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与国民革命话语、苏联话语的争竞,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革命"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第一次理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经验",用"建设"、"发展"代替了"革命",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语境下转化、形成和发展的话语体系。从历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包含以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话语(1921-1949)、以生产方式解放为目标的建设话语(1949-1978)、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改革话语(1978-2012)、以梦想实现为目标的复兴话语(2012年至今)。从共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为轴心,积累了一系列"代言"经验:从话语"内化"来看,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辩证统一;从话语原则来看,要坚持党性导向、人民导向、问题导向辩证统一;从话语"外化"来看,要坚持历史视野、时代视野、世界视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革命",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则是"建设","革命"与"建设"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主题"。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是由其"主题"导出的。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提炼出两大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与"建设话语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现代马克思主义"正是以"建设"为主题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三化"理应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新话语体系。探讨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新话语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本文的立论基点。  相似文献   

4.
自我革命这一话语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话语和新时代革命话语的创新性表达,其话语叙事逻辑体现了内在与外在的辩证叙事、历时与共时的时空叙事、宏大与微观的方法叙事。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利用叙事学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叙事的逻辑结构,从话语生产、话语传播、话语创新、话语认同的角度建构自我革命话语叙事体系,是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制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扎扎实实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产物、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程中,延安整风具有里程碑的历史地位,一定意义上说,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自我革命的过程中确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延安整风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破除了教条主义的话语束缚,实现了全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高度认同,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新变化、新要求,延安整风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赵治亚 《传承》2011,(28):6-7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几位中国共产党人之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是其影响思想引领实效性的关键一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的主导话语基本实现了从革命话语到治理话语的历史性转换。从革命话语的角度出发,这种转换的必然性在于革命话语自身的斗争性与党思想引领的"和谐"意向相悖,且革命话语难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支撑党思想引领的先进性。从治理话语的角度出发,则在于治理话语本身对于党思想引领重心转换的适应能力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先进性的有效夯实。革命话语到治理话语的转换仍在进行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正确对待革命话语为总的前提,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总的原则,以构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治理话语体系为总的任务,使话语转换沿着正确的进路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甘肃理论学刊》2011,(2):F0003-F0003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的九十华诞。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90年,是为民族解放、  相似文献   

10.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遵义会议,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提供了多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打破国民党封锁,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外援力量的支持,采取了多种策略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冲破共产国际指示束缚,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党的革命话语影响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实践探索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在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现实启示可以总结为: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内容表达;拓展话语媒介与载体,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坚持与错误话语作斗争,掌握国际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转折性会议,它的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有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弘扬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精神,充分发扬民主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等等,同时遵义会议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范式,这就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遵义会议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具有开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近八十年的战斗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自己的经验 ,确定符合中国具体特点的前进道路和战略策略 ,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是 ,在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历经109年的苦难抗争,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起来”革命话语,广泛组织动员群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来”革命话语的概念意旨逐步明确和升华,覆盖面不断扩大,对国人释放了强大的号召力、动员力、感染力,促使党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的信任桥梁。“起来”革命话语的三种语义既有主旨核心又有辅佐补充,兼具革命目的与革命成效,相辅相成,共同形塑了毛泽东“起来”革命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即是“起来”作为革命话语最贴切的释义与最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1,(1):92-92
王诚安在《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7.
闫志民 《人民论坛》2023,(23):102-105
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的认识,曾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在前进与倒退、胜利与失败的分歧和斗争中,以血的代价换取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逐步觉醒,而后取得全党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其一,从理论上看,是由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共性、一般性所决定的;其二,从实践上看,是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其三,从现实需要上看,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