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主、科学”与九三学社密切相关,是九三学社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如九三学社的前身是“民主科学座谈会”;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是爱国、民主、科学;《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提出:“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九三学社历届章程中始终强调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九三学社主办的刊物名为《民主与科学》;许德珩回忆录名为《为了民主与科学》,邓小平为之题写书名。  相似文献   

2.
<正>"民主与科学"是百年五四运动的思想旗帜,是成立70多年的九三学社的宗旨,也是创刊至今30年的《民主与科学》杂志的灵魂。《九三学社章程》开篇第一句话: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社章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科技界知识分子。科技界知识分子是九三学社社员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从抗战后期的"自然科学座谈会","民主科学座谈会",到1945年9月3日的"九三座谈会",再到1946年5月4日的"九三学社"成立,九三学社秉承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同宗共源,同气相求。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九三学社与其他民主党派一起参加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正>《民主科学之魂——书画九三学社先贤》是北京九三书画院历时两年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在九三学社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后续的"九三学社先贤"肖像画巡展活动,更是使九三学社先贤们不忘初心、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爱国为民的精神广泛播扬,深入人心。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记者专程采访了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助理、北京  相似文献   

5.
<正>为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于4月16日在广州召开了以"民主与科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和市级组织的负责人和社内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从民主和科学的视角,切入改革、反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议题。一、为民主和科学万死不辞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主委姚志彬说,民主与科学是九三精神的凝聚,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追求。他从历史的沿革,时代的选择阐释了民主与科学精神为什么会作为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6.
值此九三学社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各位代表和九三学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 九三学社是我国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民主党派之一。九三学社成立以后,继承了“五四”运动反帝爱国和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新中国成立以后,九三学社为推进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7.
<正>纵观九三学社历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而勇于担当则是我们的立社基因。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这种担当精神一以贯之,已根植于九三学社的骨髓之中。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传承时代担当,弘扬科学精神"五四运动百年座谈会,意义重大。北京大学和九三学社都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都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历史重任。在五四运动百年的历史瞬间,我们齐聚燕园,重温历史,缅怀先贤,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8.
正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这场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其影响深远,成为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五四精神对九三学社的创建和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尝试梳理五四运动及精神对九三学社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六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祝贺《民主与科学》创刊30周年。从前,《民主与科学》对于我们普通的九三学社社员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因为那是社里的机关刊。直到2015年前后,发现《民主与科学》上的宪政与法律文章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机关刊与我们并不遥远。"民主与科学"也需要法律的跟进和法学的探讨。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为《民主与科学》撰文。每次接到邀请,我都乐意且认真地为《民主与科学》写稿子。一则因为有感情,我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  相似文献   

13.
<正>30年前,九三学社老一辈领导和社员同仁创办了《民主与科学》这本名字响亮、意蕴深远的刊物,并得到了社内外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与支持。正如时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周培源在发刊词中讲到的:"《民主与科学》是一份以知识界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刊物,为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刚才,各位嘉宾与同仁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民主与科学》杂志30年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产生的广泛影响,并给予杂志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包括各位在内的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民主五秩赋新篇谭丙煜我参加九三学社,服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凡四十年。兹值社庆五秩华诞,追溯1944年底,在重庆的许德珩,潘菽教授等发起举行"民主科学座谈会",弘扬"五四"精神、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经常讨论国是,发表政见,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九三学社的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优良传统,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成立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 1945年 9月 3日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建社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积极参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同中国共产党一起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形成了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接受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五四运动无疑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里程碑。它整整影响了中国一个世纪且将持续,它的传统—爱国、民主、科学—至今仍不失为当代主题。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九三学社先贤深受五四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7.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定价70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欢迎购买。亦可从本刊编辑部邮购。有意者请电话垂询:  相似文献   

18.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9.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