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的领导干部修身观,是一个涵盖修学、修德、修心、修行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严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修学是修身的前提基础,修德是修身的逻辑起点,修心是修身的关键环节,修行是修身的根本归宿。关于修学,强调要重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全面系统性和现实目的性;关于修德,强调要通过"三学""三慎",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于修心,强调要真正"心"中有"信",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奉、对党的坚定信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关于修行,强调要举止得体、行为端正,养成和保持"勤""敢""实""善"的工作作风和"俭""雅""净""严"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论语>、<中庸>、<荀子>为基本文献考察孔子、荀子的政治思想,认为二者的政治思想中有一个中心范畴,即"礼",而"礼"在理想层面能够造就一种和谐的政治秩序.但孔子、荀子的达致和谐之法有所不同,前者注重个体修身,后者注重制度规范,但从根本而言,两种路径都是"人治",即都主张以为政者为原点推动理想政治秩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修身"是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目"的核心,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首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用"严以修身"强调以"严"来"修身",这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用"严以修身"锤炼党性,要做到"六重"。一、重学习,提升理论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相似文献   

4.
和建中 《创造》2015,(7):41-42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体现着心系天下、忧国忧党的情怀,体现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担当,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纲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拓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是基础。常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也是干事创业之基,为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严以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如果不能立德修身,不秉持高尚的情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2)
正修身必先立志。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把修身作为终身课业,严修常修、久久为功,如此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忠诚、为民、担当、清廉,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所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当前,领导干部修身要在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领导干部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修身"、"正心"、"诚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当前,我们领导干部要转变、改善作风,践行"三严三实",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官德、人品的修养,从而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一、提高理论修养,端正思想作风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各级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我们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以"严"字当头转作风,以"实"字为先干事业,以"效"字为重求实绩。"严"字当头转作风,必须加强党性修养,补精神之"钙",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必须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要想跳出历史周期律,必须以史为戒、刀刃向内、无惧革命,更好地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维度提出了"四个不容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现实层面以"四个不容易"为戒,不再重蹈历史覆辙,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修身以德、修身以行、修身以学、修身为民。  相似文献   

9.
正"文明礼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国家应该展现的一种形象。"郭乃硕代表建议,应该开展和普及修身教育,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重塑礼仪之邦形象,奠定良好基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最能从行为举止中体现。"郭乃硕认为,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修身是成为士大夫的"最低标准",并最终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10.
杨小草 《前进》2017,(4):52-53
<正>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君子要求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更应该从"君子六艺"中感悟领导艺术。领导干部应具备"礼"所要求的高贵品格和礼仪修养。礼,古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是古人对君子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后经儒家宣扬和教化受到统治阶层关注和利用,形成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1.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治思想曾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它的核心是教人修身律己、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充当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军礼中有一项名为"讲武",起源于先秦时期,即《周礼》所载之"大阅",目前关于讲武礼的研究中一些问题还有含混之处,如对"讲武"与"讲武礼"的区分还不够明确、"讲武"与"貙刘"等礼仪之间存在的混淆等等,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厘清,此外以唐代讲武礼的举行情况为中心,对"讲武礼"举行的时间及程序、"讲武礼"的礼仪功能、军事功能及政治功能、此礼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等问题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13.
做官先做人     
正中共中央党校9月1日举行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修身做人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作为党员干部,当要明白权为民所赋,还须不断强化自我修养,时刻谨记公权姓公,俯身为民才是实现党员干部自身价值的最终追求。"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此警句箴言不仅是外在要求,更是推进党的  相似文献   

14.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称"八条目"中的五条,排序大有讲究,用意也大有学问。就大多数人而言,讥弹时弊,指陈国是,其情志可嘉,但即使有些权位,离"平天下"也差得远。"修齐治平",说的是正心为先,修身为要。先做好自己,然后管其他;先做好小事,然后谋其大;先做好当下,然后虑其远。心思不正,己德不修,做人自私自利,做事偷奸耍滑  相似文献   

15.
正"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要求大家要"正心修身",明确指出,"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德是做人之本,是为政之基。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披露,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处长袁卫华,利用自己的权力做交易,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态度,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不仅如此,"三严三实"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一、"三严三实"深刻的思想内涵探寻"三严三实"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必先明  相似文献   

17.
<正>读了《当代广西》2017年第1期《把"修身齐家"当作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一文,深受启发。党员干部重视"修身齐家",严格自律,约束家人,是关乎党风民心的大事。作为党员干部,"修身"就是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经常自警、自省,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党性修养。在"修身"的同时,还要重视"齐家",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培养清正家风。党员干部只有拥有良好的家风,带动家庭成员积极向上,才能更好推动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党员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三严三实",是因为"三严三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家"是儒家学说的逻辑起点,也是传统中国人"修身"的物理与心理栖息所,人性、伦理和德行的养育场。传统中国国家治理具有试图打通"心理""伦理"与"治理"的鲜明特质。推进具有中国品格、中国气象乃至世界担当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亟待化解"家国矛盾",塑造"家国合力"。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文明委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突出抓好"八礼四仪",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就是在7岁、10岁、14岁、18岁四个重要节点,组织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通过开展"八礼四仪"教育,从生活细节入手,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养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