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8,(1):F0002-F0002,F0003
1947年12月,为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对平汉、陇海铁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以调动围攻大别山的国民党军回援.粉碎其围攻大别山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1937年 7月 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闽北地方组织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并取得成功,成为闽浙赣地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起点。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当局调遣10万大军围攻闽北苏区。以黄  相似文献   

3.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竞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16,(7):8-10
正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我中原部队开始突围。1946年6月,蒋介石在内战部署基本就绪后,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国民党军用于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总兵力约30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中共中央军委为保  相似文献   

5.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竟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6.
兔死狐悲     
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在湘乡县的反动统治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一九四九年五月的一天晚上,湘乡地下武装围攻消灭了谷水镇警察所一个中队,中队长胡桂卿和警士李桂桥、  相似文献   

7.
郑军 《党史文苑》2002,(2):38-40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数十万国民党精锐与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大战于苏中,数度交手,互有胜负,我军以几座城池的代价,换取了歼敌10万的辉煌战绩。1946年11月,为了将我华中野战军聚歼或压迫至鲁南山区,蒋介石又集中11个整编师近40万人的强大兵力,分四路向我华中和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四路围攻,粟裕专挑强敌打按照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薛岳的统一部署,敌四路围攻的兵力编成和进攻计划如下:盐阜兵团:由李天霞整编83师、王泽浚整编44师、黄百韬整编25师和李振的整编65师组成,兵团司令官…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两次军事"围攻"失败后,于1943年春又掀起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军事"围攻",重点进攻建阳太阳山省委驻地和建(瓯)松(溪)政(和)地区。此时,建松政特委与省委失去联系,独立坚持当地斗争。面对重兵包围,建松政游击队50多名指战员在特委书记陈贵芳带领下,与顽军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自卫游击战。  相似文献   

9.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广州后,因战线拉长和敌后八路军的不断壮大,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而将其侵华的主要兵力转向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战场。1938年11月13日至1939年1月24日,日军调动近万人先后对我冀中发动两次大的围攻,我冀中军民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进攻,但敌人又制定了更大规模的围攻计划。为了“巩固冀中,巩固华北”,奉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1938年12月22日,贺龙、关向应率一二○师主力两个团从晋西北岚县开赴冀中,与冀中军区领导的八路军第三纵队会合,到1939年4月连续粉碎日军对冀中的三次大围攻,从而巩固了冀中…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黄河战略”的建构,国共两党即围绕着堵口与复堤、围攻与突破,展开了激烈而又影响深远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以国民党“黄河战略”的崩溃为标志,国共两党完成了强与弱、攻与防、主动与被动的角色互换。本文拟就中共打破国民党“黄河战略”的政治军事斗争及决策艺术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1.
1933年农历七月初,彭德怀率领的东方军在连城集结之后,派出红十九师开赴顺昌准备攻打顺昌城,师部设在顺昌对岸下方五华里处的上凤村附近。主攻的是十九师的五十五团和五十七团。攻城的具体计划是五十五团从吉州方向的西门围攻、五十七团负责从井龙和东门一带围攻。农历七月初五,五十五团团长龚鹤村率领一部人马从上凤进入将乐, 翻山越岭从武坊经过干山,于初七到达大干,准备在大干做好前期准备后开赴吉州,实施围攻顺昌的计划。七月初五这天,国民党顺昌县大干区区长扬言共产党的军队到顺昌一带来了。因有人误传红军已经到了大干,初六这天大干就“闹墟”了。大家不  相似文献   

12.
<正>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调集22万国民党军围攻以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原军区主力分南北两路杀出国民党军重围,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并根据中共中央新的决策,在敌后创建了豫鄂陕、鄂西北两个根据地,不仅从外线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配合了内线战场,而且为转入战略进攻保存了骨干力量。张力雄时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3旅政委,率部参加了中原突围和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的战斗,经过11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抵达苏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共9000余人,奉命由皖南北移抗日,于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顽固派8个师共8万余人的围攻堵截,激战八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突围出去2000余人,其余大部牺牲和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14.
黄禹康 《党史博采》2011,(11):28-30
1944年3月19日,是明王朝灭亡三百年纪念日,重庆《新华日报》连续刊载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认为《甲申三百年祭》“影射当局”,对文章进行大肆围攻:毛泽东则把《甲申三百年祭》视为“胜利时骄傲”的鉴戒之史论,列入延安整风文献,告诫共产党人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1944年3月19日,是明朝灭亡300年纪念日,重庆《新华日报》开始连载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认为《甲申三百年祭》“影射当局”,对文章进行大肆围攻;毛泽东则把《甲申三百年祭》视为“胜利时骄傲”的鉴戒之史论,列入延安整风文献,告诫共产党人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正阳城位于晋东南太行山以西,町店镇居阳城县城北部。一条芦苇河静静从此流过,见证了当年三四四旅指战员流血牺牲、英勇抗日的光荣历史。1938年4月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率该旅配合一二九师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后在长治一带休整,扩大队伍。战前准备1938年6月底,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发起侯马战役。为配合友军在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0,(7)
最早解放的县1949年6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湘南游击武装广泛出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北上先遣队围攻桂东县城,争取了城内500多国民党军警起义,遂于16日解放了桂东,并于7月6日正式成立了县人民政府。桂东县成为湖南最早获得解放的县。(史严)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41年底到闽北来的。当时,省委在邵武的樟树源,不久搬到谢坑。电台和警卫班也搬下来了。1941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在闽浙赣三省边境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共高潮。对闽北根据地、游击区发动了三次军事围攻。省委为了加强对农村和城市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基本地区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12,(22):13-13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位于福建省邵武市城西(通泰街道)熙春山上。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军事围攻。为了保存党的有生力量,更好地领导闽浙赣边区抗日反顽斗争,中共福建省委贯彻党中央的"隐蔽精干"方针,于1941年6月从上饶金竹排村转移到邵武水北二都大山村,同年11月迁至樟树源村。在邵武期间,省委召开了建阳牛栏前会议,  相似文献   

20.
21、1927年9月初,南昌起义军经闽西的长汀、上杭南下广东;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敌围攻失利。起义军的一部在朱德、陈毅率领下第二次入闽,经平和、永定、武平进入赣南。22、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由赣入闽,在长汀县长岭寨首战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歼敌二千多人,击毙敌旅长郭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