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静 《台声》2023,(4):31-32
<正>2月8日至10日,“两岸同心,文化融合”鄂台青年武当文化研学营活动在湖北举行。活动由湖北省台联、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武当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汉台资企业协会、台湾中华创新资源整合发展协会协办。在鄂台湾青年一行24人赴武当山,实地参访道教圣地,聆听道长讲解武当文化,观摩武当武术表演。在岛内的台湾青年通过连线,云参访、云研学、云分享,和湖北台青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增进对湖北文化了解,促进了鄂台青年融合交流。活动期间,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与部分研学营代表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16)
正8月3日,2020台湾大学生江苏实习就业特训营暨第五届宁台大学生青春修炼营开营仪式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南京实习企业代表、台湾实习生代表约160人参加开营仪式。24台摆成环形的高速照相机前,台湾年轻人或高高跃起,或自我摆拍,大屏幕上立即呈现出年轻人4D全景动作回放。这些镜头前争相展示自我、活力四射的台湾青年,即将在江苏开启实习、就业、创业的新旅程。江苏已连续举办3届"台湾大学生江苏实习就业特训营"活动。3年来,江苏面向台湾青年发布了3200多个优质实习岗位,涵盖金融、科教、文创、制造、物流、  相似文献   

3.
两岸交流     
《台声》2005,(8):8-9
台新党开始“民族之旅”,“湖湘文化之旅”:台湾大学生团抵长沙,海峡两岸师生:锦绣江苏夏令营在南京开营,台湾花莲山东同乡会:总干事等赴鲁参访交流,人大赠郁慕明和合图:新党主席赠人大一对南方石狮,两岸4000名大学生北京联欢:20年来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   

4.
孙洁 《两岸关系》2006,(5):51-53
“北京的街道,整齐而干净,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处处可见大卖场和百货公司。北京是一个很现代化的都市。”参加第三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的台湾同学对北京赞叹不已。2006年2月3日,由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办的“2006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大陆行)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等9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为主的28名台湾学生与来自北京大学等7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28名大陆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两岸大学生新闻营活动在2004年开始举办,一年一次,今年是第三期。举办这样的活动,开辟了大陆与台湾新闻界之间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两岸未来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在澳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澳门有关社团充分发挥澳门在两岸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先后举办澳台大学生粤澳行交流营、中华青年民族学习交流营、两岸暨澳门青年教师交流营、台湾顶尖大学学生会领袖参访团等多项澳台青年交流活动,共邀请120余名台湾大学生及青年教师到澳门和内地开展"两站式"参访交流,亲身感受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亲眼见证内地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活动在台湾青年中引发积极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2月16日至20日,由福建省台联、厦门市台联联合主办,石狮淘宝学校承办的海峡两岸青年跨境电商实训营在厦门举办。100多名两岸青年共同参加了实训营。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厦门市台联党组书记、会长苏甦,台湾致公文化总会新住民委员会主委、台中分会会长张云乔等台湾嘉宾参加实训营开班式。梁志强在开班式上致辞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  相似文献   

7.
林国光 《台声》2001,(10):38-38
8月4日至6日,来自台湾慈济大专及在国内外就读的慈济青年、学生、老师和慈济基金会的台湾同胞81人,与江西省都昌县慈济中学的120名高中学生共同度过了“快乐健康成长营”的3天生活。这是江西与台湾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23,(3):50-51
<正>2月8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24位在鄂台湾青年,带着热情与期盼,激动地向着武当山出发,参加由湖北省台联、湖北省台办、武当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汉台协、台湾中华创新资源整合发展协会共同组织的“鄂台青年武当文化研学营”活动。  相似文献   

9.
孙虹 《台声》2018,(12)
正5月25日,由两岸共同主办的2018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光明之城建筑文化体验营在华侨大学开幕,吸引了来自华侨大学和台湾台北市立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中华大学等两岸6所高校的近70名师生参与其中,在创意创新的实践中探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本次光明之城建筑文化体验营以"弘扬海丝文化、共筑光明之城"为主题,要求学生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对泉州江南街道王宫社区进行调研,结合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3)
正1月22日,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台湾洪氏宗亲青少年福建寻根活动营"活动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营。25名台湾南投县草屯乡燉煌堂洪氏(宗亲)青少年,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等多个年龄层,赴闽交流。主办方介绍,活动营主要在泉州、漳州等市县开展活动,围绕姓氏血缘、谱牒文化、闽台宗亲等主题,开展寻根  相似文献   

11.
<正>盛夏,由安徽省台办、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海峡两岸(安徽)徽文化交流月活动再度启航。挂着各色船帆的船只,"台湾青年学生徽文化夏令营""皖台青年志愿者交流营""明文化(凤阳花鼓)"研习营、"台湾师生徽州建筑文化研修营",或是经典航路的再探,或是新航路的开辟,这14艘船只,满载着来自台湾53所高校、21所中小学的383位台湾青年师生和100余位安徽师生,开始皖风徽韵感知之旅。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22日,台湾青年研修营一行15人赴大连研读中华经典。来自大连的知名书画家、诗人、学者和琴师等20余人与台湾青年一起听琴、闻香、品茗、挥毫、吟诗、赏花。席间,台湾青年还吟唱了他们刚学会的《诗经·小雅·鹿鸣》。研修期间,台湾青年还参观了连海书院,体验传统书院的学习生活,学习中华经典文读的方法,并用这种读书方法,通读了《礼记·学记》,习练太极拳,参加了书院雅集等相关活动。研修营的台湾青年对  相似文献   

13.
蓝廷珍(1663—1729),是一位对台湾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据《台湾通史·蓝廷珍传》记载:蓝廷珍,字荆璞,福建漳浦人,早在年轻时就追随族祖蓝理从戎守卫海疆,先后任温州镇右营游击、澎湖副将、南澳镇总兵、台湾镇总兵等职。康熙六十年(1722)率兵入台,立下战功。康熙六十一年(1723)蓝廷珍受命治合。他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在台湾、凤山、请罗等县设大乡总4名,乡长26名。实行团练制度,每县各练乡壮500名;县丞巡检各练乡壮300人。实行农忙务农,农闲训练,战时配合军队作战的方针。这一措施对保卫台湾的安全,促进台湾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正>“大陆,我们来了!”跨越千里海峡,3月11日,参与第六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营的青年学子终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相遇。3天的时间里,由台湾里长、乡民代表、社区志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两岸学生等26人组成的“两岸社区治理标准共通调研团”带着各自调研问题,走进最贴近群众生活的社区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正"皖台一家亲、青年心连心",7月至8月,2018海峡两岸(安徽)青年徽文化交流月活动在安徽如火如荼展开。台湾青年学生徽文化夏令营、皖台青年志愿者交流营、台湾大学生皖企暑期实习营、皖台联姻家庭徽乡行等12项活动紧锣密鼓、接续登场,奏响了徽文化交流月的华丽乐章,汇集成皖台青年交流的磅礴组曲,为皖台青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与台湾交流合作日趋热络,一批批怀揣梦想的台湾青年如过江之鲫,畅游到江苏大发展的暖流中。为进一步助力台湾青年在江苏实习、就业和发展,江苏省台办联合江苏省有关部门举办了"手牵手心连心创未来——台湾大学生江苏实习就业特训营"活动。今年暑期,来自台湾100多所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如火如荼地在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9,(21)
<正>7月7日,由靖江市委统战部、团市委主、协办的"青春台美,亲靖江"两岸大学生实习特训营活动,在江苏省靖江市开展。来自宝岛东海大学、岭东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的9名青年大学生及靖江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加了为期21天的实习交流等特训营活动。这也是靖江市首次举办台湾青年大学生以特训营的形式,走进江苏金马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靖江悠味食品有限公司、靖江市179志愿者协会3家单位开展实习交流特训。在靖期间,台湾大学生体验了花艺、书法等传统中国文化,品味了靖江特色美食。  相似文献   

18.
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是远近闻名的“台湾村”,全村2300多人,约60%为台湾高山族后裔,已经在此居住了300多年。邓州“台湾村”聚居台湾同胞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在祖国大陆绝无仅有。“台湾村”的来历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黄廷将军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率十万大军投诚清朝,他在带兵进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垦,最后的5个营在邓州扎营。依那思罗、迪摩达奥、安笃斯且、安达依鲁等5位兵将随军屯垦后,各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并分别改为汉姓陈、周、蔡、黄、林。在3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五姓后裔繁衍壮大,但他  相似文献   

19.
刘笑 《今日民族》2010,(7):F0002-F0002,I0001
7月23日至8月3日,由中华青年进步协会主办的以“亲水·共融”为主题的中华青年民族学习交流营,先后在澳门和云南开展了为期12天的交流活动。来自澳门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代表、香港福幼基金会的青年代表,台湾高山族青年学生代表和云南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代表共120人参加了活动。特别是香港青年代表的首次加入,使本次中华青年民族学习交流营真正实现了两岸四地青年的大融合,为两岸四地的青年朋友创造了交流机会,搭起了友谊之桥。  相似文献   

20.
刘可耕 《两岸关系》2008,(11):48-49
“多少次期待的画面,此刻已实现;这一次相约的地点,充满欢笑的脸……”10月4日晚,在台北“2008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的惜别晚宴上,伴着《阳光海峡》的歌声,闽台两地快乐小天使们临别之际回顾起在台湾度过的6天参访、交流时光,难分难含,依依惜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