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越喧嚣,远离霓虹,穿过一道道车水马龙,走过一条条城市街巷,远方有一座属于我的村庄。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我梦中常思常念的故乡。  相似文献   

2.
街道没有本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这使得百姓少了一个反映民意、了解政情的通道。如何开辟一条既符合街道实际,又体现民主的参政议政新载体,成为各地街道人大工委思考并为之努力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春节前夕,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党委、办事处10余名新任党政领导赴任两个多月了,可大伙忙工作、忙调研,没有一人赴过公款宴请的酒场,这是街道人大一条建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张晓梅 《群众》2023,(16):61-62
到环保条线工作时,我还是一名刚被借调到盐城市亭湖区东亭湖街道不久的社区工作者,对街道事务还没有完全熟悉,又调整到与所学文科专业完全不同的环保岗位。都说隔行如隔山,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前,我是一名彻底的门外汉。但想着自己还算年轻,不懂就慢慢学,便也安下心来。  相似文献   

5.
来到世界级著名水都威尼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穿着中世纪服饰,划昔小船的水手、飞艇、小挢、建筑……我想,那应该是小时候爱看的连环画—《威尼斯商人》中的场景留下的记忆。当我置身于真实的威尼斯,走上无与伦比的靠岸码头,走过一边是宫殿一边足监狱的叹息桥,穿梭在几百年的古老街道,  相似文献   

6.
外地人到了海口,海口人总会建议他到解放西路去走一走,因为那曾经是海口惟一的商业中心。在解放西路向东走的尽头,还连接着一条老街道,那就是解放东路。解放东路和解放西路像两姐妹,静静地横穿海口老城区,在这两条街道上,有着许多老海口人童年的回忆。解放路,顾名思义是解放后给定下的街道名。在解放之前,解放路只有一个名字——永乐街,而且指的只是现在的解放东路一段。翻开有关海口的历史资料,直到民国时期的道路建设中才出现“永乐街”的字样。海口最早的时候只有东门、西门、北门和南门等几条街道,周围大多为一片汪洋。随着海口港的日渐…  相似文献   

7.
老街     
老街陈源根没有想到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里还存在着一条地地道道的老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无法相信。老街很长,曲曲弯弯,古韵十足。窄窄的街道,清石铺就,古往今来,岁月磨蚀,街道平坦光滑。相传老街兴建于明朝,建镇后成为驿站、码头,一直热闹繁荣。...  相似文献   

8.
随着敲响的喜庆锣鼓,新世纪的帷幕拉开了。当翻过 20世纪厚重的最后一页,回首走过的路,不禁令人浮想万千。 谁能相信,那曾经蒙受“水旱蝗汤”灾难的中原儿女,如今却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山石嶙峋的太行山上,人造天河--红旗渠开凿出来了;在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带领下,豫东的沙荒盐碱地绿起来了;在无数英雄儿女的汗水浇灌下,小浪底的大坝锁住了翻滚的黄龙;中原一根根火腿肠红遍了全国城乡,恢弘的新郑国际机场迎来了八方宾客,一条条高速公路不断向周边省际延伸,一条条铁甲巨龙不断提速…… 说到富…  相似文献   

9.
十月随想     
十月随想张立波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十月了,阳光变得明净,天空碧蓝,城市街道上的法国梧桐落英遍地,一片金黄。童年的伏牛山,秋风吹过,又是漫山红叶,一幅缤纷婆娑的景象。走过炎热的夏天,这如成熟女性般款款风韵、淡泊宁静的秋,似乎漫卷一生的色彩渐入梦境。关于色彩...  相似文献   

10.
独爱小草     
天地之宽广,万物之繁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钟爱。而我偏偏独爱那无名的小草。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片片嫩绿的小芽探出了头,当你用心灵去感觉那一片绿时,紧闭的心灵也在倾刻间释放出无声的赞叹。 小草不像松柏那样四季长青,也不像桃李那样绚丽多彩,它既没有婀娜妩媚的风姿,也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斗志,以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怎不叫人佩服,不令人向往。 小草的本身也是微不足道的。田野里、草场上动辄就是小路一条条,那是人们为了走捷径久而形成的羊肠小径。它既无需特别照料,又…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里,有街道80多条。城市街道,作为政府派驻在基层群众中的办事机构,其职能就是“上传下达”,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保持一方的稳定,造福一方的百姓。街道是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座稳固的桥梁,没有它,或者说,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在这里,把根扎在这里的广大的街道干部,没有他们在一方方土地上的艰苦付出,把党和政府的春风送到千家万  相似文献   

12.
有爱才有威     
一只小白兔画了一只小花猫。小松鼠看到后说:“猫的尾巴太小了,照着我的尾巴画得太一点。”小白兔听后马上把猫的尾巴涂抹得又粗又长。小山羊过来说:“猫的脑袋上没有角不好看,快照着我的角添上去吧。”小白兔又在猫的脑袋上添了.一对羊角。刚画好羊角,小白鹅走过来,大声说:“怎么连翅膀都漏掉了呢?快补上去。”小白兔又立刻画上翅膀。修改好的小花猫变成一只张开一时大翅膀、长着一对羊角、拖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大尾巴的怪物。  相似文献   

13.
射阳鹤家乡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相似文献   

14.
多年前,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还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重视时,却已经有了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凭借深厚学养、过人胆略,用珍爱民族文化的拳拳之心,冲破层层阻力,抢救、整理了大量的古籍资料。可以说,没有当年的努力,绝无今天的成果。先行者的开创意义,往往都是由后继者来进行评价的。当后来者在艰难坎坷的途程中,在那充满荆棘的荒野上,突然发现他们正在走的这条路已经有人走过了,而且走得很早,走得很远,为这条路斩过荆棘,劈过顽石,铺过路基,敬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邕江大堤     
童健飞 《当代广西》2008,(10):56-56
邕江大堤,千古功绩;咆哮洪水,唯有叹息! 如今,漫步在南宁市的母亲河——邕江两岸上,看那防洪大堤如长龙卧波般飞腾,衬着绿荫花带、高楼大厦、繁华街道、琳琅店铺,谁不赞美它是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宏大工程,是一条坚固的防洪线、宽敞的交通线和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要了解大西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这简居深山的小镇。假如把躁动着的大西北比作一部雄浑的乐章,那么小镇就是一节扣人心弦的音符。当你走过了一座座大西北的小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老小镇的设置是那么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而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小镇。如果说黄河长江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的曲流就是滋养小镇文明的乳汁。穿梭往来的车辆,朝起霞落,汲水嬉水之间,就把一座小镇同整个大西北人文大背景构织得非常和谐。在新疆西北部塔城地区科克特勒河畔的铁厂沟就是这样一座小镇。街道一律沿河铺筑,几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足可见其对水的依赖。碎石子铺就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幽幽发亮。小街虽窄小,却不失平直简约,不失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在西北小镇的小巷里也同样能使人感受到。  相似文献   

17.
大话斑马线     
赵斌 《观察与思考》2009,(17):24-25
斑马线的前世今生 城市街道上画着的一条一条白线,称之为“人行横道线”,我们俗称“斑马线”。 斑马线历史悠久,早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贝市的一些街道上,马、车混行,交通经常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使人与车、马分离。  相似文献   

18.
高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线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  相似文献   

19.
闻道 《创造》2009,(1):64-65
漫长的30年好像一下就走过来了,没有体会出那漫长的感觉。那天看电视台做的一个节目,让4个家庭主妇从身边事说说她们感受最深的30年的突出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吴金根尊重路”解读闵行区境内有条从黄浦江流向苏州河的竹港河。在竹港河东川路桥北面西岸,沿河有条一公里长、五公尺宽的“吴金根尊重路”。这路名起得好奇怪!好在路牌旁边有块文字说明的牌子,上面写着:“吴金根,闵行江川人,今年58岁,年轻时曾走过弯路。自2005年担任江川街道河道保洁员六年来,不分白天黑夜,不讲报酬收入,用业余时间到拆迁工地拾来废弃的道板数百吨,铺就了这条长一公里、宽五公尺的‘吴金根尊重路’,用自己的行动对‘浪子回头金不换’及‘劳动最光荣’做了最好的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