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不断推脱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情,只因这些事情从来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不在他们的日程安排表中,或者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些是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也或者是他们刻板到不能跳出既定的生活常规。  相似文献   

2.
优抚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优抚对象政治和生活上的关心,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做好优抚工作是我们民政人的天职。 在基层,重点优抚对象有很多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虽然年事已高都已退休,但他们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仍然十分关心,对党的优抚政策需要了解,对自己辉煌的过去有着幸福、美好的追忆。 笔者在与这些老同志接触中深深地感到,经过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的洗礼,他们对物质的要求并不高,常常听到他们如此说 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们已经知足了,但他们在精神上有着强烈的追求。尤其是想对我们民政…  相似文献   

3.
安东 《台声》2007,(4):86-86
多年前.曾听父辈们说起过谢雪红,在他们的话语中她似乎是个充满了各种争议的人物,其实对我们这样80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谢雪红生活.工作,革命的那个年代离我们太久远.可能对她周围这些的争议并不能明白.但是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却充满着神秘感和一种好奇心。  相似文献   

4.
纯真、乖巧、热情,我们在谈到小孩子时,脑子里想到的都是这些词汇。但是还有一组词汇也同样适用于他们:顽固、坚定、霸道.还有赢家。如果要和孩子们争论什么事儿,最终获胜的往往是他们.而父母则会败下阵来。很多父母都会对自己说:“我们恐怕现在就得下楼把孩子的玩具小象拿来吧,因为最后我们还是会答应去拿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1,(3):10-15
团聚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春节长假转瞬即逝。随着小辈们陆续上班、上学,很多老人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他们又回到了平常独居的生活状态。在爆竹的余音中,一个问题再次困扰我们:儿女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谁来照顾这些孤独的老人?  相似文献   

6.
元非 《台声》2007,(1):112-113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年昧怎么淡,过年的方式怎么变,不远万里回家团圆,依然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亲情表达方式。在北京工作、生活.学习的台胞越来越多。北京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北京.承载了他们太多美好记忆,也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和人生规划。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北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有些还收获了爱情。他们对在北京的工作.生活.求学、创业.也是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希望自己以后在北京的路.能够越走越宽广。随着农历新年的一天天临近.很多台湾朋友都选择了留在北京过年。虽然在北京过年,却还依旧挂念着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社会,犯罪现象呈现出一种越来越暴力、越来越有组织有计划性的情况,如果警察队伍还是像以前一样不注重警察本身素质的增强,那到最后受伤的肯定是警察们。所以本文在调研了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后,得到了一些结论。通过这些结论,我们发现,只有努力强化警察们的体能和精神能量才能让他们比较安全地执行任务,制服恶势力,让我们普通百姓能够过上比较安稳的生活。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警察体育锻炼的要求,通过这些要求我们就能够对警察进行比较合理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当前,很多青年士兵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在部队的环境感觉压力比较大,对未来就业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奋斗目标.业余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感到茫然、郁闷与无奈.进而影响了训练和工作。这些都是青年士兵缺乏励志目标的表现。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明确志向,引导他们学会赏识自己、激励自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23岁.是一名派出所民警,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轮到我值班的时候.警务工作很多,尽管我也能够处理.但是特别害怕出警.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这种反应比较明显,致使我在值班的前一天就感到心理紧张.这使我很困惑。我们派出所有好几个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年龄也和我差不多。我在闲暇时也和他们聊起过值班出警的这些话题.他们都说害怕的体验不明显,这更让我对自己的感受担忧。  相似文献   

10.
群众的利益,很多是实实在在的“小事”: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我们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些“小事”。地方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也决不能单盯着能创造GDP、财政收入的外商和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11.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10,(10):5-5
很多身高正常的人仍为“海拔”不如别人而烦恼。而就在广州,还散布生活着一群矮小症人士,身高不足130厘米。矮小.令他们很难获得求学、工作、恋爱等机会,令他们只能过着简单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08,(3):46-47
民警来信: 文静女孩变得心烦气躁 专家你好! 我是交警大队的一员.在车管所工作4年了.平时业务很忙。由于我们是窗口单位.平时来办事的人很多很吵.而单位又没有给我们配话筒.隔着厚厚的玻璃和老百姓说话很是费力气.声音小了他们就会一遍一遍的“啊?”声音大了,他们又说我厉害,态度不好。其实他们更可气.只要不明白就大声嚷嚷,而且从来没有秩序,不知道排队,一上来就挤.就吵。  相似文献   

14.
美国“跨性别者”的痛苦与奋争 越来越多的美国跨性别者正在努力争取以他们新的性别身份走进公共生活领域,这些人认为他们生在了错误的身体里,他们的故事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所谓“男性”和“女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岩 《北京观察》2013,(2):57-58
参会期间,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市政协会议的整体氛围。许多新委员与我有同感.我们在讨论交流时,感受到的是一种严谨又不失活力的氛围.这给我们这些新委员很多激励和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作为在明显不同的文化与环境之间飘移运动的“主体”,他们在海外的生活经历就是一种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他们的行为、心态在新的环境中发生变化,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通过对90年代以后大量留学生相关事例的观察。发现很多留学生适应异文化的结果,并不是大家所想的融入英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对待英国及留学的心态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原先的敬仰崇敬变成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7.
坚持     
我喜欢那种拥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的人.并常常被他们的执著深深打动。 人的一生离不开坚持。灿烂的理想、人生的方向、高贵的灵魂、完整的人格、钟情的事业、纯洁的爱情……所有这些美丽构成了生命的意义,它丰盈着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的生活充实、美好;它值得我们固守,需要我们坚持。  相似文献   

18.
他们离开了美丽的香江,负笈内地求学;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勇闯内地创业……内地给他们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提供了广阔的蓝天大地。多年背井离乡.独自在内地的打拼,很多香港青年都说内地的生活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懂得了“祖国”的意义,也懂得了什么才叫“爱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科技强军、人才强军战略的深入贯彻落实.一批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干部不断充实到基层部队。研究生干部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他们活跃的思想、先进的理念,以及独特的视角与眼光,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超越前人。他们的到来.为部队建设增添了新鲜血液,给部队发展带来了清新之风.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人才群体。然而.通过与他们谈心、交流.我们也切实感觉到这些研究生干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顾虑。  相似文献   

20.
康丽 《北京观察》2013,(9):44-47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很简单但很幸福的事情。这些孩子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真的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谈起孩子,朱敏的脸上.是溢于言表的幸福和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