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生活品质主导文化形态的背景及意义(一)生活品质主导的文化形态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人是城市、社会的主体,生活是经济、发展的要义。生活品质主导从以往更多地关注城市发展,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关注人、生活,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化。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城市环境建设,是城市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城市形象的缩影。因此,研究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及其环境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城市是以集聚人口、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为特征的地域空间系统。城市形象就是这个系统的视角和窗口,是由这个系统内部中的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潜在的与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城…  相似文献   

3.
生活品质意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也就是人们日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和经济关系,包含生活观念先进、生活内涵丰富、生活方式健康、生活环境优越和生活保障健全,是环境品质(包括软环境、硬环境等)、文化品质(包括文明素质、文化氛围、科技含量等)、创业品质(包括经济活力、经济实力、产业档次等)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综合体现。提升生活品质对于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来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如何做到提升生活品质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精神、制度和执行三个层面互动展开。在三个层面的互动过程中,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谈论生活品质,不能不把眼光更多地投入到对文化生活、环境生活和政治生活品质的关注上来。而文化生活作为基础相对较好、城市性质定位内涵(“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就更值得以足够的智力、财力去创意提升。理论制约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把握好推进生活品质与杭州特色文化互动的若干理念,是先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把握好提升生活品质的文化背景和基本要求。提升生活品质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体现杭州人文精神。“精致和谐”要求杭州注重增长质量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推广,关乎城市文化自信力的展现,关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文章通过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梳理,寻找崇州城市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增强崇州城市竞争力提供思考方向和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示语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体现整体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公示语的翻译程度直接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建设。张家口是否能够通过申奥成功举办,提升自身城市形象,提高张家口城市的知名度,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公示语翻译在此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将得体适宜的公示语翻译运用得当,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来接待八方来客,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王胤威 《实践》2006,(4):42-43
任何城市都有其文化的特质,给人们形成的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就是文化形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一个城市吸纳和聚集外部资源,归纳和整合内部的先进要素,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其经济和社会事业。现在人们给包头市的城市形象进行文化定位,有的称包头“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 有的说它是“西部大型城市”。这些定位,因为角度不同,论证的论点不同,所以定义的内涵与外延都不尽准确,尤其都只注重物质方面的内涵,而缺乏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开幕,上海如何展示应有的风采,全面体现“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既有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还应有城市整体文化氛围的塑造。融世博会于上海独特而优异的“海派”文化氛围之中,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精彩之笔。一、实现上海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同步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于城市本身创新。“海派”文化是上海的独特资源,也是未来上海能够塑造独特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上海文化创新要注重在“海派”上做文章。借鉴历史,对今天上海“海派”文化创新很有意义。现在上海“一城九镇”分别进行不同国际风格设计建设,是个很…  相似文献   

9.
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一个城市总体发展 情况的直观印象。它是人们对城市总体面貌 的心理定位和评价。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城 市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境外投资者对该城市的心理感受,从而关系到投资者对该城市的现状评估、发展潜力的理解、城市信誉度的猜测以及投资可行性的推断。所以,城市形象是对外经济交往活动中一个事实性的公关题材。本文试图对宁波城市形象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作一探讨。尤其对如何改进宁波可能存在的城市形象上的某种缺憾,进一步提高宁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重点论述。 一、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 人们对城市形象的传统评价方法,往往依靠纯粹的社会指标体系来确立。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分配及社会稳定等诸项统计数据涉及到经济发展状况,则用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生产力布局和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相应的数字来表示。社会指标体系的特点是全面数据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不足的是过于抽象,况且存在统计口径的国际性差异,需要剔除人为因素,并且要对统计意义的有效性作相应的甄别。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塑造人文精神”、“推进和谐创业”、“提高生活品质”等战略举措,形成了杭州发展特色的三个标志。以提高生活品质作为统领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理念和品牌,体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积淀、现实综合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了杭州的发展定位、发展特色和发展目标。提高杭州城市生活品质,并将之作为统领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理念和品牌,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一、生活品质: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定位第一,生活品质是衡量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将提升生活…  相似文献   

11.
徐文燕 《世纪桥》2008,(9):145-146
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资本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这既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文化资本积累可以通过市场积累、权力积累和教育积累,也可以通过城市资本要素积累来完成。城市文化资源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城市文化资本经营。在具体的手段上,可以通过文化资源的发掘、城市形象的构建和文化产品的设计,把城市文化资本最终转化为经济资本,为城市创造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资本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这既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文化资本积累可以通过市场积累、权力积累和教育积累,也可以通过城市资本要素积累来完成.城市文化资源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城市文化资本经营.在具体的手段上,可以通过文化资源的发掘、城市形象的构建和文化产品的设计,把城市文化资本最终转化为经济资本,为城市创造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焕 《学习论坛》2000,(12):22-23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各个城市由于在形成和发展中,受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人口、民族、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必然具有其独特个性和鲜明特征,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外在形象。形象就是无形资产,形象就是生产力,我们研究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必须加强对城市形象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一、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形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硬件系统部分,指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标识、城市色彩(雕塑、照明等)等,如花园式城市、不夜城…  相似文献   

14.
五年的日本留学生活到底给我留下了一些什么呢?回国三年多来,多次都被身边的朋友问到这样的问题。其实,初到日本时,觉得日本天气变化无常,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密度极高,城市建设也一般,并非想象中的现代都市,但在那块土地上生活过之后,让人惊叹的不仅是日本精湛的工业技术,还有日本人精致的生活品质。生活品质是指人们对生存状况的满意程度,对人生过程感觉到的幸福、舒心与顺畅,它往往与人之主观感受、文化素养及社会发展状态相关。生活品质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也是社会富裕、文明进步的表征和结果。日本…  相似文献   

15.
社会复合主体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以及城市建设实践模式,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杭州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创造性的地方经验和发展模式:在建设理念上,确立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个性理念;在建设思路上,以文化和环境作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两个抓手,进而实现城市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互促进;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通过建构跨部门的社会复合主体实现城市建设的共建共享,带来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6.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包括城市内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部形态及风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和评价的总和。所谓城市形象建设理论,是研究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的规律及特点,推进城市形象优化的战略、机制、途径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形象建设理论,用以指导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当代党员》2008,(6):46-47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展现。在现代社会,城市滨江带是最能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城市形象、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区域,因而城市滨水景观带通常也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地方。国内外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滨江(或河、海)地段的规划建设。如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阿姆斯特丹(沿河、沿海)、  相似文献   

18.
生活品质指的是生活的品位和质量。生活品质的高低是判定一个社会发展健康完善与否的价值尺度,也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升最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原则,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就必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感受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把握,就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对生活品质问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共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了杭州历史人文特色,反映了广大市民的愿望,成为新时期杭州发展中最鲜明的主题。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是以人为本发展思路的体现,更是杭州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实践。一、以人为本理念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思想支撑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反映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指导着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实践,为杭州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杭州作为沿海和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前列的城市,当然也不例外。怎样看待文化多元现象?怎样使之向有利于杭州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的方向发展,这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一、城市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于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1、多元城市文化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微观支持。由于先天禀赋、文化程度、经济地位、身份、出生背景、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生活主体对于文化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只有多元文化才能使更多的“个人”得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