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由两层意思组成:一是社会主义,一是中国特色.丢掉了“中国特色”,就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丢掉了“社会主义”,就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一贯信念,也是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答     
《求实》1993,(4)
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注意哪些重要环节? 答:李鹏总理指出:“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保证了它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引导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当前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搞社会主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坦诚的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可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邓小平同志在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时,不仅从肯定的方面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命题,科学地从内涵上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他还从否定的方面揭示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多侧面地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特征的外延。本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经验证明,我们要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必须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一、“特色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 《邓选》三卷第一篇开宗明义提出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第三篇,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在后面的文章中,他又多次提到这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经济要繁荣,党政机关要廉洁。”这是我们党几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  相似文献   

8.
民主的本意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三大报告中的很多内容都直接、间接地体现了这一精神。诸如:“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等,都是对我国民主生活的创新和突破。我们要努力转变这方面的旧的思想观念,增强民主意识,摆正主仆关系。因为: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在谈到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时,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它源于十五大报告,而又高于十五大报告。在十五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民主与法制两个方面都应加强 邓小平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还强调,我们  相似文献   

11.
《前线》1994,(14)
一、坡空:(每空2分,共20分) l、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的马克思主义。 2、邓小平同志说,()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间题。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10分) 1、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危险。所以,其他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 4、邓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使主观和客皿(),就是( 乏”。 二、透择:(对者刘“了”,每压2分,共10分) l、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要徽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摘这件事一切圈统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邓小平说的“这…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为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观点,不断健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措施。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最有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以上两个条款,确认了当代中国的国家本质(或性质)是人民…  相似文献   

13.
曾黎 《学习论坛》2001,(7):15-16
江泽民同志指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他还强调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历史性课题的认识中 ,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德治国本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漫长的…  相似文献   

14.
周太山 《求实》2006,2(5):78-80
克雷库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缘由有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建诉求,激进青年知识分子的有力推动等。经济形势日趋恶化和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以及执政期间所奉行的政策严重脱离贝宁国情,是克雷库“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启示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之后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发展为够格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三个“重要”,从不同角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表达得更加科学、完整、准确。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的把握更加深化。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三个“重要”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在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1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过去,在“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他问题都是由此而派生和展开的。他还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同上,第63页)这句话说得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科学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是新形势下的伟大的两点论。 “两手抓”主要体现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文明是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的一种新型文明。社会主义——够格的社会主义,必须是高度发达的经济,新型的民主政治和以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中国共产党选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  相似文献   

20.
刘枫 《求是》1995,(11)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