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彦超 《世纪桥》2012,(4):22-25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斗争,大批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R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其英勇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2.
郭红婴 《新长征》2011,(7):62-63
十、隐蔽战线的斗争 东北抗日斗争进入极端困难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情报组织东北青年救亡会,成为战斗在敌人心脏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周保中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来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在此后的14年间,周保中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带领东北抗联战士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特别是当东北抗日斗争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他坚持苦斗,粉碎了敌人全歼抗联的阴谋,带领部队入苏整训,保存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许多骨干力量,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间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将领,杨靖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驰骋在南满、东满大地,开展积极的山地和平原游击战,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日伪当局视其为危及“满洲国”存在的心腹大患;而东北人民却把他看成是“有希望、有信仰、能有把握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①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抗日游击战争,是在孤悬敌后、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能够坚持…  相似文献   

5.
曲晓溪 《世纪桥》2013,(14):4-6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东北大地。东北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抗日,与日本侵略军奋战14年之久。本文回顾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十二团在黑嫩平原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几次典型战斗,希望在梳理战斗经过的同时,能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抗联战士们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学习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6.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哈尔滨以北,松花江中下游广大北满地区的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虽然由于日伪残酷镇压而遭受了挫折,但北满的抗日运动鼓流和教育了广大东北人民,促进了东北抗日运动的发展.(-)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关于执行反帝统一战线及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决议发表.这一阶段的北满抗日运动是以旧东北军和义勇军为抗日主体,其特点是自发性,分散性.虽则声势浩大,但各部之间独立行动,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由此在战斗中易于被各个击破,且自发倾向存在,无长期坚定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7.
马彦超 《世纪桥》2012,(10):18-21
无论是东北抗联各军还是其前身人民革命军成立之后,东北的抗日队伍~直没有建立总的司令部。尤其是在1936年初,中共满洲省委被中共代表团撤消后,东北地区党的组织也失去统一领导。此种情况造成各抗日部队无统一指挥,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相互配合,各自为战,缺乏对敌人合力打击:个别部队出现困难时,不能相互帮助;同时,面对敌人的“讨伐”,如何定位当时的形势,如何抗击敌人的进攻也没有总的、一致的部署;  相似文献   

8.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且没有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和必要的给养,东北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然而,他们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始终战斗在抗击日寇的最前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写在旗帜上抗联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抗日与工农群众日常经济政治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并把民族革命战争提高到土地革命阶段,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1937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入队誓约书把爱护同胞人民作为誓约第二条内容,即:"我必定要爱护同胞人民,决不敢倚仗势力,利用机会欺侮人民,或营私作弊。对于同胞妇女和劳苦兄弟,特别尊敬和保护他们。"这个誓约只有三条,第一条讲忠实抗日救国,第三条讲遵守纪律,保守机密。由此可以看出,打击敌人和保护人民是一致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受后,东北抗日运动风起云涌,抗日武装达北万之众。但由于这些自发的武装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受旧军队及土匪习气影响,而且分散;没有形成统一力量,因而面对强大的日伪反动武装的围剿和分化,仅仅存在一年就相继失败,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反抗日伪统治的主要力量。中共在东北先后创建了盘石、东淄、汤原、珠可、饶河、宁安、较山等游击队。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顽强地战斗着.很大地唤起了东北人民的觉悟,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配合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运动。本文仅对南满第一个抗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奔赴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秋,党中央号召延安的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到敌人后方去",于是一批艺术家辗转来到太行山,在敌后茂密的深山丛林里展开了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他们以文化当武器,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抗日的同时,用文化荡涤人民的心灵,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西北战地服务团西北战地服务团是八路军领导的一支宣  相似文献   

11.
范艳茹 《世纪桥》2005,(9):30-33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伤亡数万人,约百名师以上干部战死疆场,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征  相似文献   

12.
孔令波 《世纪桥》2009,(2):43-46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民族解放斗争做出重要贡献。东北抗联在敌后沦陷区,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极端恶劣的环境,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坚持反满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3.
曲晓溪 《世纪桥》2013,(10):4-6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东北大地。东北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抗日,与日本侵略军奋战14年之久。本文回顾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十二团在黑嫩平原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几次典型战斗,希望在梳理战斗经过的同时,能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抗联战士们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学习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14.
1935年11月22日上午,在日军调动大批兵力对我东北一些游击区进行疯狂的大“讨伐”逆行中,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的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不幸受伤被俘。当敌人初步认定她是一个以珠河为中心,把三万多农民坚固地组织起来的中心指导者时,更是不肯将她轻易放过了。于是,在接下来的5天里,为逼使赵一文招供,敌人对她施行了各种酷刑.尽管赵一曼一次次都疼得死去活来,但她丝毫没有动摇。5天后,赵一曼被带到哈尔滨,关押在伪滨江省警务厅地下室看守所里。这时赶一曼的腿部伤口已经溃烂化脓,生命垂危。由…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11)
正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的胜利给战斗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抗日联军巨大鼓舞。东北抗日联军为突破敌人"大讨伐",开辟新的根据地,与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取得联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西征。他们与主力红军遥相呼应,共同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英勇坚决的斗争。一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16.
吕勋福 《世纪桥》2010,(14):26-30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从弱到强。其中,抗联第一军建军最早且影响最大。虽然抗联第一军指战员面对着艰难困苦的条件,但在军长杨靖宇率领下,他们转战于林海雪原,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坚持开展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歼灭瓦解了大批日伪军,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创造了值得永世纪念、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17.
孔令波 《世纪桥》2012,(14):4-7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各军开始陆续成立,东北抗日战场呈现出新的高涨形势。与此同时东北义勇军在挫败敌人“大讨伐”中,不断发展,频繁作战,顽强斗争,对促进东北抗日斗争大好形势的到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北抗日联军1940年、1941年大部队集中到原苏联境内“野营”整训期间,对东北的抗日斗争并没有停止活动,他们组织小群部队回东北进行抗日斗争,长达4年之久,是东北抗联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苏境派出的和留在东北坚持斗争的小部队,虽然人数不多,活动的时间有长有短,也没有较大的战斗,但是小群部队在东北的抗日斗争活动,体现了抗联主力部队进入苏境以后,仍然十分重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时刻准备重返东北战场;体现了抗联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取祖国解放所坚持的伟大斗争的连续性:体现了抗日联军始终是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救国旗帜。由此可见,抗联小群部队4年多的抗日斗争。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中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45年4月6日凌晨,在日伪三江省通河县城里响起了爱国仿香江组织劫狱,发动被“矫正”关押受尽酷刑折磨的几百名群众,进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激烈枪声.这次起义虽然最后被敌人镇压下去了,但却震担了伪满洲国日伪政权,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不甘屈服的反抗斗争精神,并将永远载入东北人民抗B斗争的光辉史册!起国早在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部队即进入丞河县境内活动,以后抗联四军、六军、八军、九军等部分队伍,也相推到过通河地区,进行抗日活动,给敌人以有力打击.中共北满省委还在通河山里召开过重要会议,抗还各那队在通河按榔沟、…  相似文献   

20.
李元玺 《世纪桥》2009,(2):55-57
抗联三军六师师长张光迪,东北沦陷时期曾在海伦地区坚持抗日斗争五年;日本投降后又在海伦战斗近两年,为光复东北、解放海伦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