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江泽民的科技思想中,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精髓。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强调创新,可以说是江泽民科技观的最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问题。他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本内容以及科技创新的实现途径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鲜明思路。  相似文献   

3.
薛玉琴 《党史博采》2005,(12):17-18
江泽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问题.他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本内容以及科技创新的实现途径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鲜明思路.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把它看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思想是江泽民科技理论的精髓和灵魂。他从民族自强、现代化实现、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并强调要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指导方针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主张把自主创新与必要引进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江 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系统地概括了我党八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系统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一个怎样的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为我们全党全国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江泽民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 ,关于科学技术和科技工作 ,也作了许多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 ,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认清新形势 ,创造性地开展科技工作 ,推动区域科技创新 ,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三个代表”与三个创新的内在联系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学习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江泽民如何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对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江泽民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理论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动力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同志近几年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一个国家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国家兴衰成败的高度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围绕这个命题,江泽民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许多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和有关论述,对于在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又回应了时代发展诉求,是我国在新时代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战略地位、实践指向、世界意义三重维度的高度统一。在战略地位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核心地位;在实践指向上,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世界意义上,始终坚持科技为全人类造福,推动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确立了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明确了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揭示了科技创新的建设规律,要求营造科技创新的人才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这些重要论述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的科技思想 ,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科技理论的基础上 ,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 ,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 :把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提到战略高度 ;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把普及科技知识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提出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提出了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阐述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对创新非常重视。他认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的创新思想主要包括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的内涵、创新的源泉等十个方面。江泽民的创新思想 ,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是江泽民科技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部分 ,是我国 2 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从历史规律、全球视野和时代脉搏中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界定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统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工作举措明确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思想逻辑,对于理解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以及科技创新战略与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都将提供思想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汉林 《世纪桥》2007,(9):11-12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他在承认科技对社会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社会对科技的作用。社会需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在社会实现中可能发生异化,社会对科技的支持是全方位的。研究江泽民同志的科技的社会形成观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机构与行政》2022,(7):2-2
6月22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总结成绩,表彰先进,研究部署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李干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人员表示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6.
试论江泽民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长生 《求实》2004,(6):19-22
江泽民的科技思想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继承与创新、微观论述与宏观把握相统一的特点 ,主要围绕科技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技战略、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刻而系统的论述 ,因而对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论断和要求,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逻辑严密的科技创新思想体系。习近平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文化、历史根源和现实需求,并从战略高度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依靠力量、根本原则、现实路径、奋斗目标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答。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于促进当前与未来中国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教育必须创新。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教育创新的思想,把教育创新提高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今天,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初具雏形,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生产部门和发展动力机制。作为知识传播者和人类文明火炬传递者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江泽民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可以说最丰富,最深刻,最具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的创新与发展最明显。 一、把“始终”、“最广大”、“最根本”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宗旨建设的新要求,创新和发展了党的宗旨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奋斗目标提了出来,并把它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可以说是抓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崛起,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结合当今时代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