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胡锦涛同志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来到西柏坡,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两个务必”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坚持“两个务必”是时代发展和进步需要。“两个务必”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我们党即将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它集中地…  相似文献   

2.
李梦琳  李雪 《世纪桥》2024,(2):1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两个务必”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和发展。“三个务必”能够适用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实现长期执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篇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三个务必”是全党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面对考验的警钟长鸣、是全党奋勇前行的时代号角。“三个务必”体现了党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在成功面前的清醒、面对困难的勇气,是宗旨意识、底线思维、担当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班永吉 《湘潮》2023,(3):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把握时代大势、不断奋勇前进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个务必”,  相似文献   

5.
"两个务必"不断被重温、被倡导,根本原因在于它凝结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两个务必"的时代内涵可以概括为居安思危、加快发展、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向党和人民交一份优异的答卷",是"两个务必"的时代要求.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河北应该在努力实践"两个务必"的时代要求中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6.
林建华 《前线》2022,(11):77-81
1949年,面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新形势新情况,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面对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新实际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务必”的时代论断。“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两个务必”的凝练、传承和弘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全新的意蕴。“三个务必”旨在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了我们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凝结着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刻历史经验,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是实现党的目标和宗旨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了三代领导人关于“两个务必”的论述,并号召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申“两个务必”的深刻含意,切实把总书记在西柏坡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希望贯彻到具体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把“两个务必”落实到每…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其生成具有鲜明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理论上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包含着对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治乱兴衰的深刻镜鉴,同时也是对党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的忧思警惕。“三个务必”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明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追求,“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彰显了党的忧患意识和优良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了党的精神特质和取胜之道。“三个务必”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为了践行“三个务必”,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和崇尚实干的氛围;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斗争本领。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考察和论述“两个务必”及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密切关系,说明坚持“两个务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证党的先进性质,体现党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纲领、任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三个务必”的提出,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基于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迎接各种风险挑战的动员令和总戒律,是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考路上不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将要成为执政党的时候,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的这两个“务必”正点到了执政党作风建设的要害。我们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极其艰难的革命战争环境中,依靠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艰苦奋斗、勇敢战斗的精神发…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命题,其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重要论断具有深远意义,其形成既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又有强烈的现实逻辑。新时代“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包含着敢于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同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同贫困顽疾作斗争、同党内腐败现象作斗争、同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等实践方略。“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斗争精神的当代发展,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托,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兴党强党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发出了“三个务必”的思想号令和政治动员。“三个务必”是已经走过百年光辉奋斗历程的党对历史经验,尤其是自身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这是其历史逻辑;“三个务必”紧密联系、内涵深刻,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这是其理论逻辑;“三个务必”具有宏大的时代视野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相连,这是其时代逻辑。把握好“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是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根本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两个务必”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二者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作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武器和科学理论,二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两个务必”对科学发展观具有引导作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思想保证,二者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之中,科学发展观赋予了“两个务必”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重提“两个务必”前不久,党的新任中央领导向全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牢牢铭记“两个务必”。十六大闭幕后,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河北省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2003年3月2日,曾庆红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要上好艰苦奋斗这一课”;3月21日,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做好新一届政府工作,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并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厉行几个“不准”、“严禁”。“两个务必”是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提出的,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方面,“三个务必”同“两个务必”有着相同的理论渊源、相通的思维蕴含、相近的前景考量;另一方面,基于新时代以来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三个务必”实现了对“两个务必”的创造性发展。诞生于“两个务必”基础上的“三个务必”有利于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赵立纲 《世纪桥》2003,(6):17-18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正确反映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一、李自成起义失败原因的深刻认识是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第一个主体条件。 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历史,并有很深的造诣。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对历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他主张以史为鉴,历史要为现实服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要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两个务必”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这对于全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征程中,经受新的考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创造新的业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西柏坡是“两个务必”重要思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历史性升华。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的根本保证惟有不忘初心,才能永葆“赶考”的清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