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日前在财经新闻中向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敬,那是因为袁隆平在创造了水稻亩产上千公斤的世界纪录之后,又正式启动了"海水稻插秧暨中华拓荒人计划",中国因首次进行耐盐碱水稻全国范围试种试验而再创奇迹。如果我国能发展一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这不仅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沧海变良田甚至改变人类命运。上月末,袁隆平带领海水稻研发  相似文献   

2.
袁隆平教授1995年1月自长沙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启程,乘飞机前往北京接受10万港元的何梁何利基金奖,这是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对于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而授予的奖金。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魔稻”,在中国引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考察广西超级稻种植情况。在灌阳县,袁隆平得知超级稻亩产超过800公斤时,连叹"了不得",并欣然挥笔题词:灌阳,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75年,袁隆平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物     
《小康》2019,(31)
正筑梦者袁隆平10月15日,袁隆平通过视频邀请大家尝鲜海水稻,并立下一个小目标:耐盐碱水稻10年内发展1亿亩。袁老说:"每公顷增产2吨,可以增产1亿六千万吨稻谷,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这是我的梦想。"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也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他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届、  相似文献   

6.
人物     
袁隆平要将“小站稻”亩产提高200公斤 新近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首席科学家的袁隆平院士表示,在今后3到5年内,将中国著名的“小站稻”亩产提高200公斤,达到亩产700公斤。袁隆平认为,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气候非常适合粳稻的生长。但近几年,由于产量低以及缺水等原因所致,闻名中外的天津“小站稻”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粳稻种植面积只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与中国名稻的声誉不相匹配。袁隆平表示,他将利用杂交水稻研究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将“小站稻”的亩产从现在的5O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增产40%。  相似文献   

7.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自他离世,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多国政府部门以及全球媒体和网民,纷纷发文缅怀—— "他的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他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这些献给袁隆平的刷屏式赞誉,见证了他及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半月时政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9日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上袁隆平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获500万元奖金。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06,(4):7-7
2006年4月25日,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当年未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在去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一事,谈了自己的看法。 袁隆平为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去年却以全票当选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议论。  相似文献   

11.
时事学习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向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会上还向获得其他项目奖的代表颁奖。 朱基在会上讲话中指出,崇尚科学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他强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依靠科技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注重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在宣传部长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1月10…  相似文献   

12.
新闻事件:7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08年湖南车展上参观时被市民发现,他来为老伴挑选座驾。报道称,袁隆平是一位汽车发烧友,"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了"。之后袁隆平的助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先生表示,  相似文献   

13.
<正>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幅员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人口38万,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秀美山区县。"四香"是柳河标志性的品牌。稻香。柳河是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得天独厚的火山岩土壤结构孕育了柳河稻米的卓越品质。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吉林省有机米生产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为柳河稻米题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2-73
近来。由于农业部去年底批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2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顺应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之举。对待转基因产品,应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质疑和辨析,本刊综合新华社等相关报道,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优秀科学家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获得高产成功,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的大事。然而,"直到1995年在经历了湖南省第四次推荐后,才艰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至今他仍然不能被中国科学院所接纳,  相似文献   

16.
曾有人风趣地说,中国的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那么大。袁隆平的这个梦想也是亿万农民的憧憬,为此他付出了40多年的艰辛努力。虽然这个梦想还没有最后实现,但袁隆平培育出的高产、质优杂交水稻已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袁隆平已经成功培育出亩产可达800多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国际权威人士认为,整个世界的饥饿问题将因此得到解决。为此,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  相似文献   

17.
微头条     
《小康》2016,(25)
正#海水也能种粮食?袁隆平计划3年内海水稻亩产超200kg#@凤凰卫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找到一个新目标:用海水种水稻。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日前成立,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将牵头整合国内外专家人才,计划在3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网友转发量评论:6835206)#红会"收支"拟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头条新闻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提出,红会财产收入和使用情况,不仅要接受民政部门监督,也要接受审计部门监督。(网友转发评论量:462834)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6,(11):4-4
袁隆平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2倍。杂交水稻这一育种途径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近年来,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又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超级稻中稻大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1)
正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中江苏共7人入选。其创新成果格外引人关注: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种出高产"超级稻",水稻亩产量曾达937.2公斤,超过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致力于破解"城市病",在中国首次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量化引导管控方法;南京大学邹志刚教授是我国光催化材料领域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使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转化效率达到世界最高值……  相似文献   

20.
镜像     
《小康》2016,(8)
正李克强向5国领导人赠杂交稻袁隆平讲解3月23日,海南三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共同参观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在国家杂交水稻技术中心展台听取袁隆平院士介绍时,总理向五国领导人赠送了大米,鼓励杂交水稻要优先走进湄公河国家。来源/中新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