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狄娜 《小康》2024,(6):29-32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近年来,荥经重点打造“五游荥经”特色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了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旅和商业消费是一对“亲兄弟”。《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杨明贵  赵临龙 《前沿》2014,(7):103-107
站在文化的维度思考助推安康县域文化旅游的路径选择,有助于安康县域在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县域历史文化根脉,实现“旅游强县”和“文化兴县”的相依相存、共生繁荣。通过文化视阈下的思考,本文认为安康县域在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树立旅游强县即是文化兴县的发展理念;重视县域旅游文化研究的纵深开掘;依托县域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含量丰富的人文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县域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精心设计县域城市印象。  相似文献   

3.
郑岩 《前沿》2008,(8):99-10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灌注文化为核心,突出辽南乡土特色;以整合营销为重点,打造强势旅游品牌;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最终实现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4.
王府文化旅游节是喀喇沁旗打造王府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打造王府文化旅游品牌又是喀喇沁旗打造旅游文化名旗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喀喇沁旗委、政府在深入实施"三化"战略的同时,把打造旅游文化名旗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了旅游文化名旗建设力度,全旗旅游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3)
正文化惠民,重在有百姓视角。从贫困县到打造千亿元级沿海板块,几年来灌云县经济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为满足群众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的强烈愿望,灌云积极搭建广场文化活动载体,推出了"伊山放歌"这一文化活动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效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2,(20):64-65
近年来,云和县紧紧围绕"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以提升"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县域发展品牌为目标,积极建设品位村镇,发展品牌产业,培养品质农民,全力打造"山水童话乡村"。目前,该县村庄环境整治已实现全覆盖,并通过实施13个中心村培育、12个特色村建设、41个"三沿"村环境整治提升,已初步呈现出"山清水秀、返朴归真"的童话意境。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增幅达20%。其主要做法是:提升建设品位,勾勒建设"山水童话乡村"的发展框架制定特色规划。编制完成《云和县"山水童话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36)
正《小康》: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特色县域经济,您是如何理解"特色"两个字的?杜贤伟":特色"经济应当是体现了本地资源禀赋、体现了本地特有风土人情和特有物产的经济形态。如相对台江而言,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等都是台江的特色经济。《小康》:请您介绍一下贵县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杜贤伟:我县结合本地丰富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宁海县以"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规划勾勒"全域赏花图",通过补齐赏花季、赏花点过于集中的短板,营造四季"花海"格局,为乡村旅游再添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该县桑洲镇积极打造四季有花香的"花语特色小镇"和游客赏花目的地,同时建设完善乡村道路、观景平台、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做深花海品牌;长  相似文献   

9.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业是发展乡村产业的首选。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紧盯发展趋势,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为主导,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融合传统文化内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断挖掘特色传统文化,加强文旅产业互促互融,打造乡村旅游青秀名片。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和以文塑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潘盛俊 《人民论坛》2012,(17):120-121
文化资源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文化资源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发存在诸如受城市文明的冲击、乡村旅游业的商业气息过浓、本位文化产生变异等问题。要采取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并存,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等措施,实现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局之年,破除乡村发展面临的"人地钱"体制机制障碍,是深化我省新一轮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一、优化三类人才的培养、配备和激励机制第一,强化基层激励,打造"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应建立教育、卫生、农业、文化旅游等涉农部门专业人才县域统筹使用制度和乡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13,(12):65-66
<正>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和发展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郧西县大力开发天河七夕文化,推动"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品牌名县"转型跨越,实现文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郧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天河七夕文化被列入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郧西在十堰市"一核多支点"的战略布局中,被赋予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宁海县委、县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宁波市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加快县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征鲜明、富有宁海特色的美丽乡村样本,争做省市大花园中的示范园,打造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2017年,宁海县成功跻身"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宁波市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被誉为"天堂岛"的印尼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热带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以丰富多彩旅游文化产品成为世界岛屿旅游成功典范。为借鉴巴厘岛特色旅游建设成功经验,打造海口市秀英区羊山乡村文化旅游品牌,2013年10月底,笔者一行赴印尼巴厘岛等进行专题调研。巴厘岛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唐铁飞 《群众》2010,(6):20-21
<正>灌云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中的后发县份,目前正致力打造全市创新发展的先行区、苏北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全省创新发展的特色区。致力于这"三区"目标,为新一轮发展注入巨大动力。"十一五"以来,灌云经济与社会初步呈现出又  相似文献   

16.
正昌化江畔木棉红,黎乡风情醉游人。每年2-3月都是木棉的盛花期,"2021年海南昌江春季文化旅游系列推广活动"随花期如约而至。"昌化江畔木棉红"是昌江全域全季旅游"春赏木棉红"的经典项目。本次系列活动在延续往年经典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线下线上"双线并行"的理念进行策划实施。昌江依托春季花开盛景、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美景及黎苗风情,持续打造节庆活动品牌,为游客营造"春天到昌江来赏花""春天到昌江来歌唱""春天到昌江乡村来生活"的文化旅游氛围。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出台的《延平区建设美丽乡村八年行动计划》,拉开了南平市延平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序幕。区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连续三年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不断升级的"品牌",既是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也是区人大常委会三年持续跟踪监督的一份成绩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白沙黎族自治县以创建国家全域型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用"第一景区"的理念打造县城,用"美丽乡村"的理念打造乡村点,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景区主干道沿线,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加快城区景区化、乡镇景点化、乡村景观化进程,逐步形成"一廊、两点、三大片区"的规划思路,通过"百里长廊"和"旅游栈道"把景区、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点有机地串联,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一廊"建设,是指白沙生态旅游百里长廊建设。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县域文化产业支撑,以形成多点支撑格局。近年来,县域文化产业中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特色较为明显,但产业整体实力较弱,处于自发发展阶段,发展动力不强。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县域文化产业迎来较好的机遇,可以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支撑点。要抓住机遇,从扩大文化消费内需、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对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地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精神文明等方面加强分类指导,把每一个美丽乡村作为全域旅游的点,引导村庄根据自然禀赋、文化特点、发展水平,结合村庄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定安县副县长符策表示。自启动美丽新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工作以来,定安扎实推进相关建设工作,通过规划引导、集中投入、重点建设,结合村落风貌、乡村特点及特色文化,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